APP下载

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

2019-05-10杨燕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

杨燕

【摘 要】目的:探析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就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腹腔镜患者80例,采用奇偶数法分两组处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气腹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同时段的生命指标值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气腹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气腹5min后,对照组患者PERCO2、RR降低,SpO2、HR、DBP、SBP升高,与观察组患者相应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检验值存在确切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腹腔镜手术中全身麻醉较硬膜外麻醉能使患者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减少严重应激反应提高安全性。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微创技术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及发展更加迅速。其中,腹腔镜手术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其手术过程中应当如何选择麻醉方式仍然没有得到共识[1]。因此,手术中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就我院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总结如此。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患者80例,采用奇数偶数法分两组处理。其中,对照组40例,男女比为26:24,年龄范围在22-56岁,平均年龄(38.56±2.03)岁;观察组40例,男女比为20:30,年龄范围在24-59岁,平均年龄(40.21±2.04)岁。在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发现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术前半小时,医护人员给予患者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实施硬膜外麻醉,在胸12~腰1或腰1~2间隙穿刺。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与1%罗哌卡因的混合液,控制阻滞平面低于胸6。其次,患者气腹前再用30mg氯胺酮,接着泵入丙泊酚,完成注气后持续泵入丙泊酚[2],直到放气腹。

观察组: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药物主要为阿曲库铵、芬太尼、丙泊酚,用法用量分别为0.5mg/kg、2μg/kg、1.5~2mg/kg;将上述三种药物通过气管内插管进行全麻,后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控制在8~10ml/kg,维持麻醉的药物选择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3]。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为有效观察到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笔者将对两组患者临床气腹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同时段的生命指标值进行分析与比较。

观察患者麻醉前和气腹5min后患者相关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pO2)、舒张压(DSP)、收缩压(SBP)、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RCO2)、心电图(ECG)及心率(HR)。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卡方(x^2)检验方法;所有计量数据均以()模式阐述,τ检验方法,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气腹 、手术及清醒时间对比

气腹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值变化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值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在气腹5min后,对照组患者PERCO2、RR降低,SpO2、HR、DBP、SBP升高,与观察组患者相应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检验值存在确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机体应激反应不仅仅与免疫系统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等均存在直接影响[4]。因此,其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有研究人员提出在腹腔镜手术中,应该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而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气腹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长于對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值比较上(P>0.05);但在气腹5min后,对照组患者PERCO2、RR降低,SpO2、HR、DBP、SBP升高,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检验值存在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且应激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游丽鑫.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饮食保健,2018,5(46):46-47.

陈齐亮.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35).

周利,严厚福.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8(07).

王建花.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西藏医药.2017(05).

猜你喜欢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