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干预在缓解脊柱手术围术期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的作用分析

2019-05-10邵楠王淑朋王闪闪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围术期

邵楠 王淑朋 王闪闪

【摘 要】目的:针对认知行为干预在缓解脊柱手术围术期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3例脊柱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27例)和对照组(n=26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来说优势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焦慮情绪、抑郁情绪和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脊柱手术;围术期;负性情绪;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在脊柱手术的围术期,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的不良心理情绪,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更加不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脊柱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1]。因此,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进行治疗的53例脊柱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的SAS、SDS、VAS评分进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就诊的53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27例)患者年龄为25~68岁,平均年龄(46.5±6.1)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13例。对照组(n=26例)患者年龄26~70岁,平均(48±6.2)岁;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11例。通过对比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为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的讲解和教育、康复训练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认知行为进行干预。第一: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对患者讲解在脊柱手术结束后会出现的问题和感觉,例如排尿、翻身等问题,让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有心理准备,进而对出现的问题能够以正确的心理情绪去面对。第二: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进而使其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第三: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在一个时间段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进而有效的缓解焦虑情绪和转移患者对疼痛的关注[2]。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SAS(焦虑)、SDS(抑郁)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高。②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3d、6d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SAS、SDS评分、VAS评分采用 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患者在脊柱手术的围术期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不良心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严重的影响,而且不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患者处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状态时,体内的内源性镇痛物质组织胺、缓激肽等就会逐渐的减少,是患者的疼痛程度加重,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脊柱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来说,之所以会出现负性情绪,是因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匮乏,在治疗过重会过于担心,进而产生负性情绪。认知行为干预在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认知行为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通过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来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而改变其不良行为和心理,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治疗的方式,在护理中应用可以帮助患者从正确的角度来分析病因,进而使患者能积极面对,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3]。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主要是因为患者可以通过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来深入对疾病以及治疗方式、康复训练的认识,进而矫正其不良认知。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有正确的看法,对康复更加有信心,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尽量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对脊柱手术患者来说,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以及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璟,饶巧莹,尹志勤.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减轻脊柱手术患者焦虑、疼痛效果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4-16,17.

张月安, 朱利军, 曾晓霞,等. 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1):62-64.

李微, 周郁秋, 张佳媛, 等. 围术期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失眠、疲乏症状群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20):1841-1846.

赵凤娜, 秦柳花, 彭虹菊,等. 心理干预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 24(23):2203-2205.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围术期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