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模因在动画中的应用
2019-05-10杜恒
杜恒
摘 要 除了让建模越来越复杂,贴图材质越来越高清,还有许多方法可以提高动画的魅力。当下,动画、漫画、游戏和电影,种种介质的娱乐方式相互影响,人们的娱乐手段变得多元化,创作动画的方式也随之呈现多样化。资深的动画迷或影迷一定不会对影片中玩梗、致敬等元素感到陌生,这些都可以视为“挪用艺术”在流行文化中的应用。本文中将以模因(指代)在影视动画领域中被挪用的桥段,探讨如何运用模因来提高动画的可看性。
关键词 梗;模因;动画;电影;挪用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1-0179-02
1 模因,动画中挪用艺术原型的代名词
在艺术领域,借用既存作品中的元素进行加工和变形,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对于这样的创作方式,人们给予了专门的术语“挪用”(appropriation)。挪用艺术从诞生至今一直饱受非议,其代表人物之一杜尚送到沙龙展上的那件《泉》(fountain)更被当时的艺术评论界视为离经叛道。时至今日,挪用艺术伴随着媒体的发展,悄然融入了对人们影响深远的流行文化中,以玩梗、致敬之名出现在了各种影视动画作品之中,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当周星驰在《食神》中一脸严肃地说出“黯然销魂饭”几个字之时,时下的观众会说这里使用了金庸的梗。挪用艺术在喜剧类作品中的大行其道,尽管挪用艺术在影视与动画中除了搞笑还可以达成很多丰富多元的效果,但人们更倾向于以玩梗或致敬来指代这种手法,而这很明显是在以偏概全。有关梗这一用法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起源自英文中笑料(gag)一词,因此梗被认为是gag的音译;二,梗与曲艺术语中指代笑料的“哏”一词发音接近,是哏一词的变异。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是,梗究竟是源自gag还是哏,很难界定,但综合这两种解释,不难得出梗偏向于喜剧意味这一结论。
模因(meme),原意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在当今文化环境下,在很多非正式场合被等价于梗,表情包和包袱来使用,但与梗不同,根据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观点,模因具有“遗传”,“变异”和“选择”三大特性,而这三大特性正与挪用艺术被挪用的桥段相吻合。
第一,遗传这一特点既含有延续生命的意思,也说明了模因具有易于被模仿/挪用的属性。动漫形象特征鲜明且易于被二次创作,因此易于被被挪用,且在挪用完成时,原作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第二,伴随着遗传,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而在动画领域,为了规避版权纠纷或创作者风格与原作不同,被挪用借鉴的元素在新作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观众对于被重复利用的元素也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解读。
第三,有学者用病毒现象(viral phenomenon)来形容模因的传播过程,因为模因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被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那些被挪用的动画元素能否得到广泛的扩散,取决于自身的辨识度与受歡迎程度,而这也是一种弱肉强食的自然选择。
因此,在本文中,秉承着与时俱进和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神,将借用模因一词来指代当下文化环境下挪用艺术的原型,即被挪用的桥段,以便于下文深一步探讨挪用在动画中的作用。
2 模因作用的原理
当创作者撷取一个模因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时,所产生的效果是原作与新作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情况类似于俄罗斯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即两个镜头的组接,“不是两数之和,更象两数之积”,一个单独镜头不具有的意义,两个镜头放在一起就会产生第三种含义”。以喜剧为例,当一个模因被放入新片中,而被挪用的模因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色彩上与新片反差强烈,观众在识别出模因时,会感受到原作与新作原本都不具备的荒诞感,进而模因的喜剧目的被达成。这便是meme作用的原理,通常的蒙太奇产生于镜头的并置,而meme产生作用时发生的是meme的来源与新作两者间的蒙太奇。
从该过程中不难看出,meme发生作用的前提是观众能够识别出被挪用的meme。一旦观众不能够认出meme来自于什么动画,或来自于什么文化环境,那么剧情的传达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当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植入meme时,一定要有充足的把握——目标群体能够顺利识别出meme。
3 meme案例分析
在动画作品中使用meme的方法千变万化,最常见的是挪用来自著名影视动漫作品中的经典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视觉上的,如经典角色的造型、姿势或者动作,也可以是听觉上的,例如发动魔法时角色念念有词的咒语,或者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此外,meme也可以来自现实中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等。
3.1 人物meme
人物对于动画成败的意义毋庸置疑,一个帅气的角色能引导一部动画走向成功,一个无聊的角色也可以毁了整部动画。在漫画《爆漫王》中,作者就曾借剧中人物新妻英二之口宣布过——“我根本不需要构思故事,只要让人物们按自己的性格行事就对了!”虽然有失偏颇,却强调了人物对于动画的重要性。
挪用既存的人物形象作为新片中的meme,可以为人物设计提供灵感,提高设计的品质,并且令观众不自觉产生爱屋及乌的情感,将对于原有人物的喜爱之情转移到新生角色身上。例如,井上雄彦著名的《灌篮高手》在设计主人公樱木花道的形象时,参考了著名NBA篮球明星丹尼斯·罗德曼的外形特征和其在比赛中的经典动作。作为一部以篮球运动为核心的动漫作品,其受众读者中必然不乏篮球爱好者。当罗德曼的粉丝见到樱木花道将头发剪短成与罗德曼一样时,搭配湘北赤红的球衣,很容易就会将对于罗德曼的情感转嫁到樱木花道身上,进而提高作品的人气与话题性。
类似的实例还有好多,且不仅限于动画中。拿与动画联系紧密的游戏行业来说,不少著名的格斗游戏中都有模仿已故著名武打影星李小龙而创造的人物,如《街霸》系列的飞龙,《铁拳》系列的洛氏父子,《生死格斗》的李剑等。
3.2 引用社会现实的meme
如前文所述,meme的来源也可以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在动画中引用时下人们关注的话题与现象,可以提高作品的时代气息与被关注度。最佳的例子当属美国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推出的《南方公园》系列动画。这部系列电视动画以乍看简练到近乎简陋的画面与及圆乎乎的人物,对美国文化和社会时事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肆无忌惮地嘲讽和抨击。比起盯着电视新闻中主播一脸庄重严肃的发言,这种风格显得更加辛辣而劲爆,因而自开播起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收视一路飘红,获奖无数。
然而《南方公园》这种以热门话题为模因的创作方式也有着不能忽视的弊端。与经典作品经典或人物不同,热搜话题的热度来得快降得也快,随着话题的讨论度下降,作品也会很快被人忘记,正如没人会去读前年的报纸一样。
日本漫画家安达充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据他所说,在他创作漫画时,会刻意减弱画面的时尚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他的经典作品《棒球英豪》和《四叶游戏》中,大多数时间主人公穿着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棒球衣和高中制服,因此即便在出版好多年后,他作品中的人物也不会显得过时。而根据《棒球英豪》改编的动画即使到了近年还不时会被电视台重播,且收视率还很不错,要知道这可是一部80年代的动画。
3.3 meme的盛宴
动画与纯艺术领域不同,杜尚可以直接拿着小便器参加艺术展,但对动画而言,挪用的成分不能成为作品内容的全部。模因在动画中就像人们做菜时放的调味料,作用是提高动画的附加价值。因此对于模因的使用不宜过多——但这只是通常而言。在电影领域,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从头到尾置入了无数的模因,不但没有讓观众被调味料呛到,反而好评如潮,媒体对其的评论是:一封斯皮尔伯格对影视动漫游戏爱好者的情书。
《头号玩家》全篇充满了来自不同媒体经典作品的模因,从开场便抓人眼球的金刚,到剧情铺陈开之后形形色色的著名角色,再到片尾大战仅出场30秒就引发无数尖叫的高达。对于全片上百个meme,没有哪位观众可以在观影过程中独立识别出来。如上文所说,被观众识别是模因产生作用的前提,不能被观众识别的模因容易对观众理解剧情产生阻碍,更何况是那么大量的模因。然而得益于剧本故事的得天独厚,对于《头号玩家》来说,观众很清楚那些光怪陆离的各色人物是剧中人物进入游戏世界后的虚拟造型(avatar),因此没被认出的模因丝毫不会阻碍人们对于剧情的理解。观众们大多都聚精会神在片中寻找着自己最喜欢的人物会不会被挪用,而不会去纠结那些自己不认识的角色是谁。
虽然《头号玩家》不是一部动画,但它为我们在动画中使用模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4 结论
挪用模因作为一种提高动画附加值的手段,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部作品的价值但是如果运用得宜,不失为创作人才气和匠心独运的一种表现。况且,在当前的环境下,人们乐于见到自己喜爱的元素被成功地二次创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体即按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