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定位及艺术技巧

2019-05-10栾丽曼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栾丽曼

摘 要 解说是电视纪录片有声语言中重要元素,它让纪录片更真实、更完整。配音员在电视纪录片中对文字的“二度创作”,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水准。文章从解说如何在纪录片找准定位和运用配音艺术技巧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解说的定位;真实准确;有声元素;平等交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177-02

纪录片是是社会生活“客观”的“再现”,呈现事实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表露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也是生命力所在,本文所指的纪录片为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当前最流行的是“格里尔逊”模式,也就是“画面+解说”的经典样式,在这种模式的纪录片风行的情况下,配音的作用和地位逐渐显现。随着纪录片配音地位的提升,纪录片配音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新中国初期纪录片多为形象政论片,大多承担着意图明显的宣传教育功能,配音风格表现为站在较高角度,表现出说教意味直接表明创作的态度。配音员语调高亢有力,语气庄重,吐字归音圆润集中。

新世纪初我国纪录片年产量还不到10部,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关注,这部纪录片的解说风格也成就了纪录片的成功。可以说纪录片解说风格的变化表现出了社会整体思潮的变化,现在纪录片的解说越来越倾向于与公众平等交流的姿态。解说风格更趋于平实自然、平缓自如。

1 平等交流,确定真实准确的配音基调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也是纪录片的原则和魅力所在。但所谓的“真实”,从哲学角度是相对的真实,这里所谈的真实是指观众對作品与现实关系的判断是否客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主观色彩的态度。纪录片的题材,内容决定作品的基调。但在当今纪录片的流行趋势下纪录片记事离不开叙述。纪录片的解说词,与纪录片的画面相契合向观众传达客观信息,使受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的内涵。

配音员在纪录片创作前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要按照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大意及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感知、细节把握。应该说配音员在纪录片解说中是代替编导进行语言表达的一个实践者。

为保证这种相对的真实性,配音员应该秉承着做一面“关照自然的镜子”的创作态度进行创作定位。从事配音工作20余载的李立宏,在《舌尖》之前长年给影视剧人物配音,但他给食物做解说还是头一回。面对陌生又熟悉的食物,李立宏说,自己配音的时候向来都很投入,可是前两集录完,导演陈晓卿和李立宏都发现“放松”对于美食纪录片来说并不是最合适,似乎还缺少了什么东西。因此配音工作不得不重新确定配音的基调。在停工了十来天之后,陈晓卿告诉李立宏说,食物离中国人的生活很近,食物也是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特殊通道,要时刻保有好奇心,才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李立宏说《舌尖上的中国》所说的食物一小部分东西是他知道的,大部分东西是他不知道的,他确实是很好奇。最终李立宏把《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基调确定为“好奇”,这种配音基调的定位是真实客观的。

2 配音要做镜头叙事的补充者和助力者

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而解说词为了避免这种画面上传达信息过程中的偏差,讲述事实成为了解说词的基础作用。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在当今纪录片创作发展方向上,记录故事化,故事发展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一个重要的走向。它把镜头语言串联起来,从而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提高纪录片的可观赏性。

《河西走廊》没有采用学者专家访谈的模式,放弃了专家解析的方式重现历史脉络,而是用解说与画面牵引观众。该片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枯燥古板的历史事件重演。

在第四集纪录片《根脉》中,解说词写道“对于专心治学的人来说,马蹄山和临松薤谷是个可以潜心修行的地方。大学士郭瑀已经在这里度过了整整20年的时光。从马蹄山上望下去,远处的群山郁郁葱葱,万般世相,尽收眼底。但,在他视线之外,中原正在经历着血腥而混乱的剧痛。”

这些富有画面感的解说词,起承转合及时准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配音者洗练、沉静的配音基调,娓娓道来地配合画面推动了故事的向前发展。

所以解说要定位为叙事服务。它确实为“配角”,是为配合画面和同期声讲清楚事情,补足画面中无法表达完整的信息。在强调画面叙事的今天,较之以前,配音应该给其他声画元素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做好信息补足的配合工作。

3 配音要与纪录片其他有声元素“共舞”

纪录片中有声元素的构成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旁白解说、主题配乐、访谈对象的独白以及为增强现场感的环境音响和与画面相匹配的人物动作音响。这些有声元素共同作用影响和强化作品的主题内涵。因此,电视纪录片解说时不仅要注意声画结合,声随情动,情随影动,还要紧密配合其他有声元素的配合。

被豆瓣评分为9.5分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其中的配乐功不可没,西方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的混搭奏鸣,丝路古道气息扑鼻。风起,埙鸣,雅尼的《河西走廊之梦》响起,西域一幕幕壮美恢弘风景划过,在苍凉壮阔的音乐中,低沉醇厚的男中音响起:“2154年前,在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宫,侍从官张骞,郑重地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这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

从声音配合角度讲,在这部纪录片中,配音是与音乐犹如共舞,围绕叙事结构、画面营造的纪录片情绪轴线而舞。绮丽的音乐、低沉的解说,将观众深深拉入悲凉寂寥,深远辽阔历史的大潮中。同时,纪录片解说要与纪录片同期声、人物访谈、特殊音效相结合。纪录片往往因为同期声带来了的听觉真实。这些在拍摄过程中收集到的原生态的声音给纪录片带来强烈的冲击力。有些纪录片在重要环节,导演为了突出效果,会加入特效音响。如果配音员在前期能做到提前沟通,配音时就能及时直接地调整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达到间接影响声音、气息的控制。

电视纪录片中的配音艺术地位越来越显著,创作者要想更充分地表达纪录片的内涵。笔者从亲身实践的经历认为创作者要在日常积累上做好几点。

1)吃透读懂纪录片谋篇布局和解说词。这一点有点老生长谈,但真正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说有一些纪录片,因为题材或语言表达方式等原因,解说词是有些拗口的,甚至在文字体现上是思维跳跃式的,因为纪录片是综合手段共同作用的作品,不可能只通过文字就全面展现纪录片精髓。在这种情况下,配音员要看懂导演的布局设计与撰稿内涵。配音员要掌握全局而逐步释放,要研究观众对下一秒的“期待”,要和导演一起,让观众陷入未曾察觉的设计感。同时,配音员要吃透文字,将难以理解的文字用自己的重音、停顿来缓解解说内容与观众理解力之间的沟壑。

2)创作时要体现配音的代入感。在这是从声画关系角度来探讨的。配音作为纪录片信息和情绪双方面的补充,要体现解说词的顺水推舟,量势而入。应该避免因为将自己定位主导者,导致纪录片传达出“介绍”和“说教”的藩篱。当画面进行到观众需要新信息的时候,或者需要进一步情绪的时候,解说,经常就会充当这样一个补充信息的角色——至少我见到的大部分时候,解说是后于画面进入的。配音者以客观真实的姿态带入新信息或新情绪,可以缩短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感。

3)解说要形成自己的个性。这里所谓的个性,不是完全与众不同,而是指找到自我风格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音表达方式和擅长的纪录片类型。每名配音员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构成了不同的人格魅力。我们需要注意本来不同风格的纪录片和配音放在一起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吸众家所长。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伴随着一个配音员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一起完成的。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

4 结论

综合来看,配音艺术技巧锤炼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好的配音藝术的确可以成就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而劣质的配音则会导致电视纪录片的黯然失色。笔者认为,配音者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第一步要明确自己在片中的角色定位,找准配音基调,然后吃透读懂导演意图,加强代入感的体现。只有在以上前提下其他的艺术技巧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任姝玥.电视纪录片配音解说变化趋势的原因[J].科技传播,2013(11):1.

[2]张利.浅论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作用及配音方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2):93-98.

[3]姚爽.纪录片《河西走廊》中“情境再现”手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07(14):273.

[4]王同.在《声音的重量》纪录片配音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d12a90102vlq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