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2019-05-10胡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肠粘连

胡辉

【摘 要】目的:分析讨论两种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差异。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胆囊结石患者7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7例,1组为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手术;2组为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 结果:手术后,观察组发生肠粘连患者3例,占8.11%(3/37);对照组发生肠粘连15例,占40.54%(15/3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567,P<0.05)。 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肠粘连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开腹胆囊手术;腹腔镜胆囊手术;肠粘连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通过手术进行胆囊切除,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可使用的术式较多,在微创技术的支持下,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临床首选方案。但在胆囊结石手术中,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肠粘连等,而且还会根据患者不同会出现粘连部位和程度不同[1]。肠粘连会出现多种不良表现,轻者出现腹部胀痛,重者排气不畅,危及生命[2]。我院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对比肠粘连发生率,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胆囊结石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7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23/14,年龄39-58岁,平均年龄(46.6±3.7)岁;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25/12,年龄37-60岁,平均年龄(46.7±3.8)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开腹胆囊手术。患者保持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右肋缘下作斜切口,暴露腹腔,剥离胆囊管,摘除胆囊,缝合胆总管接口。

1.2.2 观察组 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保持仰卧位,身体向左倾斜,全身麻醉,在脐下作小切口,建立气腹,并置入腹腔镜。用10mm Trocar在上腹进行开口,用另外2个5mm Trocar在其他两处腹壁下作切口,使用低电压电凝进行解剖,在腹腔镜帮助下使用特制手术钳分离并钳住胆囊,游离后摘除,破碎结石后,从切口处取出胆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发生肠粘连患者3例,占8.11%(3/37);对照组发生肠粘连15例,占40.54%(15/3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567,P<0.05)。

3讨论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摘除患者膽囊,取出结石,但如果术后出现肠粘连,则会影响患者康复。通过长时间研究发现,为了减少肠粘连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手术完成后要清除腹腔积液、积血等,防止异物刺激导致肠粘连发生。(2)手术过程中要严格贯彻认真原则,避免钝性剥离出现,而且要尽可能减少肠管暴露在外时间,出现浆膜损伤要及时修复。(3)术中合理运用抗生素等药物,防止出现炎症。(4)对于出现肠粘连患者,可以采用中药治疗,使用一些活血化瘀药材进行血管疏通,缓解肠粘连症状。(5)在患者腹腔内部使用腹腔膜剂,增加药物吸收和讲解,减少肠粘连发生。以上注意事项在腹腔镜手术出现后已经不再是问题,该术式优势明显,充分贯彻“微创”理念,大幅度减少创口长度,使得腹腔无需暴露在空气中,能有效降低肠粘连发生[4]。

通过手术可以有效摘除患者胆囊,消除炎症,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术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肠粘连出现,甚至引发肠梗阻。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5],在胆囊摘除术中,肠粘连的出现属于正常现象,但该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康复缓慢,并且出现不良预后。行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患者在出现肠粘连时,往往需要进行促进小肠粘连松解治疗,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肠粘连,则需要二次手术。再者二次手术同样存在风险,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发生。传统开腹胆囊手术的出现与腹腔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有直接联系,为降低肠粘连发生率,需要准备大量工作,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传统开腹胆囊手术的弊端,与传统开腹胆囊手术相比,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速度快,而且可以避免钝性剥离的出现,减少肠管暴露时间,而且手术器械入口与肠粘连多发区域相隔较远,可以很好抑制肠粘连发生。本文研究表明:手术后,观察组发生肠粘连患者3例,占8.11%(3/37);对照组发生肠粘连15例,占40.54%(15/3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567,P<0.05),腹腔镜胆囊手术可以有效避开肠粘连多发区域,并且肠管暴露时间较短,肠粘连发生率有所下降。与吴俊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肠粘连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牛海刚,朱福义,张国锋等.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092-1093.

黄宇,吴克松,吴振宏等.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6):39-40.

林灏.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分析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92-93.

徐亮.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出现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5):142-143.

吴俊.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观察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8.

猜你喜欢

肠粘连
胆囊息肉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影响因素
阑尾炎手术后肠粘连是怎么回事
导致肠粘连的原因有哪些
肠粘连的治疗及预防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手术对胆囊切除后患者肠粘连治疗临床分析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肠粘连的围术期指标观察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