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例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强反应临床分析

2019-05-10胡海霞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胡海霞

【摘 要】目的:探讨卡介苗接种致腋下淋巴结强反应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8年24例患儿,这些患儿在出后24h内就接种卡介苗,经B超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对确诊的患儿给予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胶囊3个月。结果:2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在15-30d后腋下肿物伤口愈合好转;4例患儿死亡,其中2例确诊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1例合并重症肺炎,另1例为合并脓毒血症。结论:对患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仔细观察患儿出现的各种反应,并实施早期治疗,进行核酸检测并积极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强反应。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淋巴结强反应;临床观察;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初次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会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但是只要保护局部清洁,不受污染的话这些症状都会很快消失,但是一旦出现局部污染而且诱发感染或淋巴结化脓,对于一些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来说,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多发性结核性淋巴结炎[1],起病大多都是从周围淋巴结开始的,后期范围逐渐增大,或成为溃疡,最后可能逐渐累及整个淋巴系统,严重的甚至会迁延为不治之症,所以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就必须要到接种的医院或结核专科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早期治疗。淋巴结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2],所以一旦淋巴结受损,可能会导致患儿的免疫力出现下降,细菌、病毒等感染后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率升高。通过卡介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结核病的发生,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临床不良反应,针对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强反应进行有效治疗,大部分可以好转。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018年24例患儿,24例患儿中有20例为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化脓,其中14例进行了破溃并清创引流,6例单纯红肿,服结核药后缩小好转;2例为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为左上臂淋巴结肿大;1例诊断为全身卡介苗播散性结核病,患儿发病时间为2月-11月间。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24例淋巴结强反应的婴幼儿到医院就诊后,首先进行B超检查,观察淋巴结的性质、大小以及是否具有一些临床炎症,并进行PPD试验、血T-SPOT、胸部CT、腋下肿物切开引流并取脓液培养分枝杆菌等,确诊为卡介苗强反应。

1.2.2 治疗方法 24例患儿均确诊为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强反应,在此基础上,对确诊的患儿给予口服异烟肼(10mg /kg/qd)和利福平胶囊(10mg /kg/qd)*3个月,其中20例患儿左侧腋下肿大淋巴结化脓,14例进行了破溃并清创引流,约1周左右可以拔除引流条后伤口愈合好转,6例单纯红肿的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经口服结核药后缩小好转,其余4例患儿也给予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胶囊。

2 结果

2.1 淋巴结强反应发生部位及发现时间 共选取我院24例患儿,均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疫苗,发生的部位为左侧腋下淋巴结20例,2例为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为左上臂淋巴结肿大,1例诊断为全身卡介苗播散性结核病。淋巴结肿物的直径介于2-5cm之间,淋巴结强反应发现于卡介苗接种后的2-11个月。

2.2 治疗效果分析 在选取的24例患儿中,进行治疗,2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在15-30d后腋下肿物伤口愈合好转;4例患儿死亡,其中2例确诊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1例合并重症肺炎,1例合并脓毒血症。

3 讨论

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卡介苗接种后会出现淋巴结强反应这种不良反应,而淋巴结强反应发生部位大多为左侧腋下淋巴结,针对淋巴结强反应采取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也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卡介苗接种均比较安全,但需注意有免疫缺陷病家族史的新生儿,需排除有无免疫缺陷疾病后再接种卡介苗。

结核病传染性较高,有一定的死亡率[4],尤其是对于新生儿,他们免疫力低下,又没有对结核病的抗体,所以感染结核病的新生儿死亡率非常高,结核病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因此控制传染源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而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以及卡介苗接种,每位新生儿需要进行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疫苗,接种的目的主要是使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接受一次减毒结核菌的人工感染,从而获得对结核菌的人工免疫,接种一般越早越好,从而更早的获得对自然结核菌感染的免疫保护,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5]。新生儿从来没有感染过结核病,是结核病感染的高危群体,进行早期接种、早期预防并早期治疗,降低机体后期结核病的感染并提高患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卡介苗接种时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的现象,但是在两到三天内皮肤会呈现红色,但是无肿块,在数日后会消退,但是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的话,在3-4周后会开始出现接种处溃疡尚未收口且溃疡较深,直径在0.5cm以上,腋下淋巴结超过1cm或伴随皮肤变红,有脓疡形成或溃破,就可能出现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强反应。而针对这一不良反应采用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胶囊3个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增加了新生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祖伟清.卡介苗初种后淋巴结强反应37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10-111.

陈红卫. 57例结核菌感染者微卡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2, 26(10):729-729,731.

李静,詹学.儿童淋巴结结核166例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3:019.

謝喜原.2012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1):135-135.

常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3(9):1109-1110.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