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探讨

2019-05-10邱智军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应对策略大数据

邱智军

摘 要 文章在论述大数据时代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具体影响,提出提升新闻投放的速度和精准度的可行策略。新闻传播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受众获取和阅读方式的新闻传播机制,是保障新闻传播行业的时效性,优化传播效果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大数据;新闻传播;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052-02

1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征

麦肯锡在大数据研究报告中将其定义为“用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作为内涵和外延丰富的概念,大数据通过整合海量数据来突破小数据集对决策的限制,深化对数据价值的洞见并创造源源不断的新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数据存储量以几何级速度增长,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人类发展思维和行动方向。单位数据有效性降低,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形式更加多元是大数据时代的显著标志,新闻传播作为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引导价值观的重要行业,其发展格局在大数据时代发生改变。随着数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新闻传播由“需求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对数据的开发程度决定着新闻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城市化进程和生存压力的增加导致用户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呈现“碎片化”倾向,单纯的文字信息难以满足用户阅读期待,综合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的新闻更能吸引用户的关注。在大数据时代,内容过剩要求媒体行业加快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和服务融合,使传播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帮助用户借助新闻信息理解和把握事实。高融合度、宽受众面、移动互联和个性服务是大数据时代传播的主要特征,新闻传播机制亟待变革。

2 大数据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 保障新闻来源丰富性

传统新闻传播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严格,导致新闻素材来源狭窄。由于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难以预测,短期内能获得的信息有限,还要受到记者专业素养影响,因此新闻传播效率低下。大数据时代有效拓宽新闻工作者获取新闻素材的途径,新闻事件依据就近原则被当地媒体采编和发布,经过互联网高效的传播性被其他媒体获取,经过二次加工成为新的新闻。时政新闻、政法经济新闻、国际新闻等要求信息来源可靠,先进的移动联网设备可以减轻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促进信息共享,从而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民生社情新闻在内容上锁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琐事和生存状态,以平民视角、人文叙事而形成广阔的覆盖面。这类新闻素材的内容庞杂、采编方法多样,可以在大数据时代保障丰富的来源。当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普及率高、传播性能突出,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实时热点和热门话题,在海量素材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事件发展趋势梳理出明确的时间线并完成新闻采编,由此生产出兼具盈利能力和社会效益的新闻。随着数据的广度和深度被不断探索,新闻素材获取难度降低,受众和新闻生产者间的身份界限被打破。个体既可以是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也可以是获取新闻信息的用户,使得新闻产品的议题内容和类型风格更加多元。用户积极参与新闻传播,由此保障新闻来源的丰富性和稳定性。

2.2 实现新闻传播全时性

及时性是传统新闻传播的价值所在,新闻工作者需要及时采编、发布新闻事件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介的反应时间缩短,作为资产的数据可以依赖网络平台实现全天候按需供给,由此推动新闻传播由及时性向全时性发展。要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赢得叙事优势,提高新闻质量,必须确立全天候新闻采写思想。把握新闻事件的主次关系和相关信息,拓展新闻容量,促使用户在海量的信息冲击中快速抓住要点,激发用户对新闻的持续关注兴趣。大数据支撑下的新闻全时化、全历史、全过程采编成为可能,宽带和移动互联技术加快原始新闻数据的传播速度,新闻采编过程可以突破媒体机构工作时间的限制,生产效率由此提高。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需要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流程复杂,成本较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新闻传播带来新的渠道,生产端和用户群体间无需建立固定联系就可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实现新闻信息的精准投放,显著升级新闻传播体系。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变革,全时性既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也增强用户与媒体的黏性,有助于确立服务在新闻传播中的中心地位。

2.3 增强新闻营销互动性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横行的大数据时代,用户对新闻的需求不断变化,必须重视分析和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才能提高新闻传播效力。从技术层面来看,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用户与新闻传播的联系更加紧密。用户可以自行在互联网中搜索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进行评论和追踪,提出问题,回答其他用户的疑问。从社会关系来看,以受众为中心是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核心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在网络空间的行为数据,评估每位用户浏览新闻时的偏好和习惯,从而准确测量用户的网络身份并将其划分在不同的受众层次中。用户可以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两种身份间自主切换,在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发挥参与热情,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和意见,同时将自己掌握的素材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中,推动相关事件的解决。当用户接触到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时,可以将其标记为“不感兴趣”或“不再推送类似信息”,媒体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每位用户的反馈后即可进行点对点的精准推送。新闻传播领域在大数据时代愈加关注用户身份的定位和参与激励,大数据技术使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尊重,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改变新闻信息的单向灌输,充分发挥数据在新闻传播中的指导价值,增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

3 新闻传播领域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策略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冲击不可小覷,顺应高效、个性的新闻传播趋势,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探索可视化新闻的发展道路,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树立服务理念,是大数据时代维持并提高新闻传播效力的必要策略。

首先,新闻工作者要自觉转变角色和工作方法,加强与用户的直接沟通,拓宽新闻素材的获取渠道。按照主流阅读习惯改变新闻编辑风格,适当缩短新闻篇幅,增加图片、图表的比例,根据新闻类型调整语言风格,提高新闻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传统媒体要加快转型,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其自身用户体系,实施对比性数据解读以挖掘新闻包含的深层意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借鉴对方优势加快融合发展,依托互联网打造开放式的用户互动平台,剖析年轻网民的精神需求,用沉浸参与开发用户对新闻传播的能动性。构建跨媒体、跨行业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质量过硬、创新性突出,精准吸引用户的大数据新闻产品。

其次,社会舆论在大数据时代的导向性增强,意见领袖通常影响着普通用户的评价,同时微信朋友圈、微博、地方生活服务平台等移动终端成为用户参与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作为难以运用的双刃剑,社会舆论容易因发酵过度而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社会安定。新闻传播领域要重视社会舆论的把控和引导,打造用户信任的权威信息平台,发布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国际新闻和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遏制假新闻和恶意评论。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梳理意见领袖的参与和影响舆论的轨迹,对有不当言论或恶意引导行为的意见领袖进行警告和惩罚,净化新闻传播环境,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用户选择接收新闻的渠道日益丰富,但其无法判断各种渠道的可靠性,因此新闻传播领域要定期评估各类平台的公信力,取消公信力不足的平台运营资格,在丰富信息展现方式的同时保障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需要做好创新工作,在抓住社会热点的同时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流量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培育高忠诚度的用户群体。

4 结论

大数据技术让媒体更好地掌握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同时为用户参与互动提供支撑。随着新闻来源更加丰富,新闻传播实现全时性和互动性,整合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改进新闻传播机制以提高新闻传播效力成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方向。正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环境存在的弊端,合理适度地利用技术,坚持舆论调节,加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精确性研究,促进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路明,田松.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力[J].传播力研究,2018,2(28):57.

[2]王莹.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18(16):15.

[3]刘兴宇.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5):86.

[4]朱金莉.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颠覆与嬗变[J].学术论坛,2015,38(1):152-155.

[5]郭玉佳.大數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应对策略大数据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