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9-05-10蔡裕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蔡裕丽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70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cho四边形缝合,对照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子宫切口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64.31±49.71ml,对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905.25±83.73ml,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ho四边形缝合在治疗产后出血中能够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中引起产妇死亡的常见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1]。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治疗产后出血主要是通过压迫子宫及选择性地阻斷子宫血流来达到止血效果,临床常见方法有子宫动脉栓塞术、经阴道宫颈缝合、子宫体部环形捆扎术、宫腔填塞法和子宫压迫缝合术等[2]。为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70例产后出血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比cho四边形缝合、改良B-lynch缝合两种缝合方法中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70例产后出血产妇。年龄22~43(31.25±2.23)岁;孕周36~40(39.45±2.21)。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性别、孕周等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宫缩素药物治疗、宫腔纱条填塞、子宫按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将严重出血部位作为第1进针点,在一侧3~4cm部位选取第2进针点,完成从前壁到后壁、从后壁到前壁的贯穿缝合,之后将缝合线打结。仔细观察产妇子宫出血情况,出血停止后再将切口进行常规缝合处理。

观察组采用Cho四边形缝合,缝合针采用弧形5~6cm的大圆针,采用带0-1号可吸收线。具体方法:在子宫出血最为严重处选为第1进针点,从子宫前壁到后壁行贯穿缝合,在第1进针点一侧3~4cm处,从子宫后壁到前壁贯穿缝合,然后在第2进针点一侧3~4cm处,从子宫前壁到后壁行贯穿缝合,在第3进针点一侧3~4cm,从子宫后壁到前壁贯穿缝合,组成1个方形,然后打结,观察产妇子宫出血情况,出血停止后再将切口进行常规缝合处理[3]。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64.31±49.71ml,对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905.25±83.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止血效果比较,7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各项生命均未出现恶化,无1例子宫切除者,无死亡病例出现。70例产妇经术后随访,患者月经均在40d~3个月内恢复,月经量正常,未出现痛经现象,无感染、宫腔内感染患者。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死因多是由于产妇失血量过多,约50%以上的产妇死亡发生在分娩的24h以内。产后出血的临床发生率约为2~3%。

B-Lynch缝合是最早被报道的子宫压迫缝合止血技术,由于其操作较为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性较高等特点,临床广泛应用,之后在此基础上改良出现一系列如:改良式B-Lynch缝合、Hayman、cho四边形等多种缝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以上所有压迫式缝合中,又以cho四边形缝合相对最为简单,止血迅速,且不容易损伤周围器官,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Cho缝合术是2000年由Cho等提出,是一种改良的局部止血技术,它通过阻断出血部位的放射状动脉及部分弓状动脉,同时机械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加强止血效果。该方法对各种出血原因均可适用,同时不会影响到子宫的整体血供,不影响子宫切口愈合。同时还因为在操作区附近没有重要的血管及输尿管,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其他缝合方法高。为探讨Cho四边形缝合术和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7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Cho四边形缝合术,对照组35例采用B-Lynch缝合。观察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64.31±49.71ml,对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905.25±83.73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在止血效果上比较,7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各项生命均未出现恶化,无一例子宫切除者,无死亡病例出现。70例产妇经术后随访,患者月经均在1.5~3个月内恢复,月经量基本正常,未出现痛经等现象,未出现宫腔内感染患者。

手术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到,虽然子宫是灌注良好的器官,但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还是应该尽量减少术中结扎血管的数量,以免影响到子宫的活力,从而导致子宫缺血坏死等情况出血。同时中治疗过程中尽量先实施保守治疗如药物、按摩治疗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Cho四边形缝合术和B-Lynch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均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治疗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效果显著,但Cho四边形缝合术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炎,董武.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99-100.

王利敏.子宫压迫缝合术与纱布填塞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193.

许云平.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79.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