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05-10赵金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老年优质护理

赵金媛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参照组,采取医院普通护理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除一半护理外,加之采用心理饮食、环境护理等。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经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效果,可在临床以予以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由于各种原因诱发的慢性支气管演变而成,中老年群体高发[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需得到更为密切的关注。为了探讨有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护理效果的评价,本研究选取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老年患者作为对象,对比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差异,具体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_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包括患者45例。一组为观察组,其中有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65-82岁,平均年龄(71.36±.8)岁。另一组为参照组,有男24例,女21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3.5±8.2)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表示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与进一步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中不包括合并有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并且均了解本次研究的流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用医院普通护理):医护人员于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完善患者的多项检查生化指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恢复护理进行管理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在医院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还包括:(1)环境护理:保证患者安心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空气中的过敏性物质给患者刺激呼吸道。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每天的消毒,保证患者能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2)心理护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炎发病时间久,并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理不适感,患者经常产生紧张、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产生阻碍。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对发现的异常心理状态及时溯寻原因,疏导缓解。指导患者如何应对治疗患病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相关知识,让患者更有信心面对疾病,积极參与治疗护理过程中[2]。(3)饮食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予个性化的膳食指导。保证饮食结构正常,膳食比例合理,鼓励其多摄入新鲜果蔬,及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少使用生冷、刺激性食品[3]。注意患者不要刺激呼吸道,避免引起患者咳嗽。(4)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知识,使其了解治疗和护理的相关过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呼吸训练,如慢跑、健身操等,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帮助改善通气,调整心肺功能[4];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他们如何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及时予以反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3 效果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的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变化。用FEV1和FEV1/FVC对患者的肺功能状况进行常规评估;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大满意度。

1.4 统计分析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2.0作为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定性资料使用(n,%)表示,用检验进行统计处理。定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观察组FEV1护理前(1.56±0.53)L,护理后(1.80±.45)L;FEV1/FVC护理前(51.9±4.2)%.护理后(66.4 ± 3.9)%;参照FEV1护理前(1.54±0.44)L,护理后(1.58±0.54)L;FEV1/FVC护理前(51.963±.82)%,护理后(58.54±.22)%。两组相比观察组数据在护理后明显大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差异显著。

2.2 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3.45±.6)分,参照组患者为(70.53.±9)分,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差异显著。

2.3 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填写的满意度问卷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25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的患者非常满意10例,满意26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0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进展缓慢,治疗周期长,如未进行有效治疗与护理,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发展为呼吸衰竭等更为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5]。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该病治疗的重点,护理干预对该病的预后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的优质护理的患者,相较于一般传统护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生活质量提高,且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增加。表示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肺阻疾病的有、预后有一定的效果,可在临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李娜,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5) :161-162.

周美华。对住院的老年慢性肺阻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2015(14) :70-71

王园。优质护理干预老年慢阻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 :166-167.

李军华,杨永静。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7,10 (2): 209-210.

葛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 : 107-108.

猜你喜欢

老年优质护理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