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5-10张行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心理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张行云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0例: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3.33%、4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胃癌根治术;负性心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胃癌根治术属于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胃癌根治术可破坏胃脏生理结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担忧手术疗效可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30例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与30例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w后,患者负面心理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围手术期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比例为9:6,年龄在51~72岁,中位年龄为(63.15±1.12)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比例为17:13,年龄在53~75岁,中位年龄为(63.25±1.11)岁。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行病理检查符合胃癌临床诊断标准,征得患者、患者家属同意后,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语言交流障碍患者。(2)排除合并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1)护理人员根据天气、气温变化情况,适当调节室内温度,保证病房内室内温度恒定在24摄氏度,湿度在50%左右。清洁人员每日采用专用消毒液对病房内地面、医疗器械表面进行消毒,病房每日开窗通风,通风后使用紫外线仪器对病房内空气进行消毒,从而为患者创建舒适的病房环境。(2)护理人员循医嘱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并密切监护患者生命指征,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疼痛护理,若患者VAS量表得分在0分至3分,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转移患者对躯体疼痛的关注,对于VAS量表得分超过3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循医嘱给予镇痛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合理计算患者每日所需能力,并结合患者体质选用肠内营养支持或肠外营养支持,以保证患者术后机体所需能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嘱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进餐习惯,日常生活中避免食用质地较硬、辛辣、油腻食物。

1.3.2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护理人员应提升患者住院舒适感,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科室病区环境,于接诊前台放置绿色植物,夜间适当降低报警铃声,从而为患者创建安静、温馨的住院环境。(2)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患者家属做自我介绍,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对患者、患者家属焦虑、恐惧表示理解,向患者讲解内科治疗的必要性,结合既往工作案例,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良好案例,从而缓解患者对内科治疗效果的担忧,与患者友好、和谐的护患关系。(3)护理人员在患治疗中应每日查房,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耐心回答患者、患者家属临床诊治相关问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委婉的言辞鼓励患者正面疾病。除此之外,给予患者认知干预,促使患者、患者家属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剩余的时光。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恢复情况,本次研究参考症状自评表(SCL-90)以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显效:患者护理干预1w后SCL-90量表得分在0分至2分,SF-36量表超過80分。有效:患者护理干预1w后SCL-90量表得分在3分至4分,SF-36量表得分在60分至79分。无效:患者护理干预1w后SCL-90量表得分超过4分,SF-36量表低于60分。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量数据,两样本百分数用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恢复情况,具体情况,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3 讨论

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耗时长,传统医学认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形成说明了临床护理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胃脏属于人体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脏器之一,胃癌根治术患者担忧手术治疗效果,术后难以正常进食,在疾病折磨下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单纯循医嘱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忽视患者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联系。心理护理干预即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住院陌生感以及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担忧与恐惧[3]。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普遍负面心理应激反应低,生活质量高。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李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128-129.

汪燕芳,林月,邹丽玲等.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147-149.

李卓丹.对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9):250-251.

猜你喜欢

胃癌根治术心理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对比全阻断(隔)胃癌根治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临床有效性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