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ICU床旁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观察效果

2019-05-10王俊侠谢卓洋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血液灌流体外循环护理

王俊侠 谢卓洋

【摘 要】目的:探讨ICU床旁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急性中毒患者5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意识清醒时间短、阿托品用量较少、ICU停留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床旁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具有明显的疗效,护理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

【关键词】急性中毒;血液灌流;体外循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急性有机磷中毒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类急危病症,触发原因在于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吞食大量或者高浓度的有机磷毒物,并迅速与人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反应,导致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人体无法自行排出。有机磷中毒的主要表现症状有恶心、呼吸不畅、头痛、头晕、局部肿胀、呕吐等,由于其进展速度快、过敏反应严重,有些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死亡。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血液灌流已开始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成为当今ICU急性中毒治疗领域中的重要疗法之一。血液灌流主要是通过穿刺等方法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借助循环灌流器进行体外循环,其目的是利用灌注器中的吸附作用来清除内源性、外源性有毒物质,以及患者体内代谢产物,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为了深入探讨血液灌流在ICU急性中毒治疗中的有效性,随机选取本院5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23~62岁,平均(42.77±2.18)岁;中毒剂量(34.21±13.45)mL;敌敌畏中毒6例,甲胺磷中毒11例,氧化乐果中毒10例;入院状态为昏睡状态15例,昏迷9例,能够保持清醒3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5~66岁,平均(44.56±3.23)岁;中毒剂量(32.51±16.89)mL;敌敌畏中毒7例,甲胺磷中毒9例,氧化乐果中毒11例;入院状态为昏睡状态12例,昏迷11例,能够保持清醒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相互比较。

1.2 方法:(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即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洗胃、催吐、导泻,清除口腔异物,补液,反复使用阿托品等解毒药物并防治并发症。(2)观察组则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的方式,并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心理护理:一部分中毒患者属于自杀性质,这些人情绪较为激动,应当积极与其沟通,安抚情绪,必要时寻求其家人协助;對于意识清醒的患者,要为他们讲解医治的大致流程,让其配合治疗;对于意识不清,肢体抽搐的患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约束。②对症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催吐、洗胃、输液、利尿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向患者静脉推注适量阿托品;然后对患者进行床边血液灌流,采用穿刺的方法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利用循环灌流器进行血液体外循环,事先要对灌流器进行处理,将导管里的空气排空。灌注时间2~2.5h,医护人员要控制好血液流动速度,最佳流速150~200mL/min。如果流速过快,会影响灌流器的吸附作用,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③做好监测工作,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中毒患者体征变化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必要时可以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进行呼吸。如果出现其他紧急情况,应当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参数,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恢复意识清醒时间、阿托品用量、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等。②治疗效果: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有机磷清除率、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出现反跳现象例数、死亡例数等。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进行表示,以值和t值对相关数据差异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恢复意识清醒时间短、阿托品用量较少(常规需要用7~10d,第1天用量50.5mg左右,第2天10mg/d,以后根据胆碱酯酶指数逐渐递减)、ICU停留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对照组患者恢复意识清醒时间较长、阿托品用量较多、I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都较长。

观察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快、出现反跳现象的例数少、死亡率低。对照组的患者则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长,反跳率和死亡率较高。

3 讨论

血液灌流是通过穿刺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利用循环灌流器进行体外循环并吸附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流进患者体内。从临床试验中可以看出,血液灌流對于ICU床旁急性有机磷中毒有着显著的疗效。治疗时间短,患者清醒快。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在进行常规的催吐、输液、利尿等方法后,应立即进行血液灌注,在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综合干预护理,包括在血液灌流前准备好相应的器械,利用循环灌流器完成体外循环建立;整个过程中要做好严密的监测并记录;对患者进行口腔等部位清理,避免感染;在患者态度消极的时候,要积极与其沟通,言语要亲切,态度要真诚,转移其注意力,必要时寻求其家人帮助,令患者对生活、对治疗有信心。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具体内容:①有些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低血压现象,伴有抽搐、四肢冰凉等,要及时给患者输血、输液,适当减慢血泵的转速;②在治疗1h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迹象,如果持续发热,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③在进行过血液灌流后,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可能会有反跳的可能,导致患者再次昏迷。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血液灌流。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在ICU床旁急性中毒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霍旋.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中使用长托宁和阿托品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6):150-151.

夏连香, 谢爱荣, 刘初生.长托宁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9):146-148.

猜你喜欢

血液灌流体外循环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