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分析中的价值分析

2019-05-10张昌林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癌前病变诊断

张昌林

【摘 要】目的:探究消化內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分析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早期食管癌80例,分为参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给予参照组白光镜检查与外科剖腹手术,给予研究组消化内镜技术与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检出率与治疗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应用消化内镜技术,可有效提高检出率,联合实施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诊断;消化内镜技术;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1

前言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症状为初期为进行性咽下困难,接着是干性食物难以咽下,随后半流质性食物下咽困难,最后水和唾液无法下咽。但食管癌的早期无特异性症状[1],常需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临床将食管上皮内瘤变疑似恶化视为前期病变。目前,临床诊断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常采用消化内镜技术,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将以我院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早期食管癌8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2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参照组,男女分别为29例与11例,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53.71±3.6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7例与13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53.62±3.31)岁。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差异呈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白光镜检查与外科剖腹手术:使用白光内镜进行检查,若发现可疑病变,行剖腹外科手术进行切除,并行病理活检诊断。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消化内镜技术与窥镜下黏膜切除术:行静脉麻醉,使用内窥镜检查,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与微细腺管的病变情况,染色处理,并标记病灶周围约2mm处。对肿瘤粘膜下浸润深度机芯判断,并对其消化道早癌与胃肠道间的质瘤进行鉴别,行诱导手术,操作如下:取肾上腺素液(1:10000),靛胭脂(2-3ml/点)注射于黏膜下层,若病变隆起,运用圈套电凝法或透明帽法行切除操作,随后进行病理活检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予以T值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出率比较 比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消化道早癌由早期大肠癌、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组成,指病灶亲润深度低于黏膜下层,对于早癌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对提高生存率与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采用白光内镜诊断消化道早癌[2],通过观察黏膜颜色改变与血管纹理改变进行诊断分析,但其在普通光下区分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不明显,极易出现误诊与漏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应用成熟,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白光检查基础上与电子或化学染色法相结合[3],使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诊断率明显提高。色素内镜技术是通过运用染色剂对病变黏膜染色,方式有直接喷洒等,区别正常黏膜颜色,提高诊断率;电子染色是运用光学成像技术使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对比度增加,操作简单,无化学染色剂不良反应。同时联合内窥镜黏膜切除术,实现消化道早期分期与治疗,有效提高生存率,同时减少多种不良反应,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中,比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

综上所述: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应用消化内镜技术,可有效提高检出率,联合实施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靳晓彩.NBI-ME对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BNIP3/Beclin-1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

杨亚玲,文黎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特点及诊断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1):199-200.

庄耘,陈建平,孙静, 等.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6):404-407.

猜你喜欢

癌前病变诊断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