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期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2019-05-10常安韬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肾结石

常安韬

【摘 要】目的:探究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二期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中,随机选择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一期手术均为单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均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经过CT或者B超复查发现患者均存在结石残留情况,结石直径范围为0.7cm~2.8cm。 二期采用经皮肾镜手术的同时给予患者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结石清除率达到了90%(18/20),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情况,剩余2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结石减少。结论: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二期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具有优越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结石。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肾结石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1

鹿角形结石具有复杂的结构,位于肾盂位置,取石难度较高,因此结石清除率较低,术后结石极易复发。临床上多采用经皮肾取石术,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存在结石残留情况,对于如何提高结石清除率是泌尿外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对将我院鹿角形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二期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收治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中选择2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纳入标准为:患者的鹿角形结石直径超过2cm;患者的肾盂伴有多个肾盏结石;患者没有手术禁忌;患者未伴有心肺功能疾病;患者没有凝血障碍和肥胖症状;患者的肾积水为中度以下。患者中有11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在28岁至70岁,平均年龄为(43.9±4.2)岁,病程为2d~6年,平均病程为(5.3±0.5)个月。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的一期手术均为单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手术时麻醉治疗方案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通过输尿管镜的引导在患者的患侧留置输尿管导管F5~F6,同时留置导尿管,将截石位改为俯卧位,通过超声的引导,建立经皮肾镜手术通道,将Fr18-24管鞘置入,然后将Fr8/9.8输尿管镜置入,应用钬激光进行碎石,功率为2.0J×20Hz,并通过输尿管异物钳以及灌注泵脉冲将碎石冲出体外,手术结束后需要将双J管置入,同时留置肾造瘘管[1]。术后1d对患者进行CT平扫或者CTU复查,对比术前监测结果,以确定患者体内结石残留的情况,在术后1周~2周进行二期手术,采用经皮肾镜手术的同时给予患者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采用与一期相同的麻醉方式和手术体位,手术时需要将输尿管硬镜置入患者的膀胱中,同时需要将一期手术留置的双J管拔出,然后在 患者的输尿管中置入导丝置,然后将F14扩张鞘置入,以扩张患者的输尿管,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输尿管纤维软镜置入,精准进入患者的腎盂后,对肾盏中结石情况进行探查,将200um的光纤置入,然后连接钬激光,控制好输尿管软镜,采用10W~20w的钬激光进粉碎结石,并通过手动冲水将结石冲出或者用过套石篮将结石套出[2]。改为俯卧位,将肾造瘘管拔出,成功置入经皮肾镜以后,将碎石冲出患者体外,手术结束后需要给患留置双J管,同时还需要置入肾造瘘管。术后3`5d复查CT平扫或者CTU查看结实清除情况[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取石情况, 比较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资料,计量资料均使用表示,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通过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一期手术均为单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均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经过CT或者CTU复查发现患者均存在结石残留情况,结石直径范围为0.7cm~2.8cm,结石主要残留位置为肾下盏,小部分在肾中盏。二期采用经皮肾镜手术的同时给予患者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结石清除率达到了90%(18/20),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情况,剩余2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结石减少。

3 讨论

鹿角形肾结石由于结实的负荷较大,临床上多选择取石效率高的经皮肾镜手术,但是因为该结石分布十分复杂,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无法完全取净结石。虽然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留肾结石方面有一定的的效果,但是取石效果与肾盏颈的尺寸以及结石的成分密切相关,若肾盏颈细长,会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4]。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输尿管软镜在食疗肾结石方面的临床作用逐渐凸显。由于在输尿管软镜下粉碎结石,钬激光光纤细,承载的钬激光功率较小,对于体积较大,尤其是质地坚硬的结石,碎石时间长,碎石效果不明显。逆行输尿管软镜在治疗直径低于20mm的肾结石方面,具有优越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在治疗直径为2~3cm的肾结石方面,也同样具有优越的清除效果,但是鹿角形肾结石结石除外。联合应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以治疗复杂性的肾结石,能够有效的提高取石效果。经皮肾镜对于负荷较大的结石,具有极高的碎石取石效果,但术后通常会有负荷较小的结石残留,逆行输尿管软镜能够弥补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不足,有效清除负荷小的结石残留,而且输尿管软镜盲区小,能够有效的处理肾盏内结石,以及经皮肾通道周围的结石。在一期进行经皮肾镜治疗结束时会给患者留置双J管,而双J管能够扩张患者的输尿管,在进行后期输尿管软镜操作时更加的方便,患者在一期术后存在结石残留,在进行二期手术时,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术者不需要重新建立手术通道,操作时可以利用一期建立的经皮肾通道,以及患者的生理通道,手术操作更简单,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了再次穿刺潜在的损伤和出血风险,术者有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确保了手术的质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二期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结石清除率达到了90%(18/20),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二期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具有优越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结石,且治疗的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程跃,谢国海,严泽军等.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7(2):127-130.

安宇,黄建林,廖勇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女性鹿角形肾结石[J].山东医药,2016,56(3):68-70.

黄志明,伊岱旭,卢东明等.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彩超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5):19-22.

彭志春.Ⅱ期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4(11):98.

王锋,赵淼,周大宏.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16,30(6):464-465.

猜你喜欢

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肾结石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研究
探讨经皮肾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观察
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单发大结石的疗效比较
低位单通道M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