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个性护理对超声电导透皮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
2019-05-10暴雨杜晶
暴雨 杜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吉林 长春 130000)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呼吸道被病原体入侵并逐渐通过支气管、气管蔓延至肺泡的一种炎症反应[1]。超声电导靶向给药技术是近年来运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一种新型给药方法,通过物理手段,使药物快速有效的进入病变器官组织[2]。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通过量化评估进行护理的差异性策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3]。本文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个性护理对超声电导透皮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超声电导透皮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54.25±6.12)岁;病程5~20 d,平均(11.29±2.54) d。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18~68岁,平均(54.31±6.16)岁;病程6~19 d,平均(11.38±2.48)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者[4],并有X线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2)发病至医院的时间≤1周;(3)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4)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2)支气管异物或者呼吸衰竭;(3)合并有肺部其他相关疾病;(4)依从性差,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流程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个性护理,具体如下:(1)病变程度量化评分,拒食,呼吸困难,嗜睡为高度,计3分;呼吸时鼻翼扇动、有呻吟声为中度,计2分;烦躁不安、呼吸增快为轻度,计1分。根据量化评分结果,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总分<9分为轻度护理风险;9~12分为中度护理风险,>12分为高度护理风险,之后对其出现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2)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恐惧的心理,促进其积极性,另外患者在进行超声电导透皮治疗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提高其治疗的配合度。(3)呼吸功能的护理,保持病房舒适清洁,对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及时清理,病情严重时,进行雾化吸入以及吸痰等辅助性治疗,以降低其肺部淤血以及肺不张出现的可能性,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诸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吹气球等针对性的锻炼。(4)告知患者及家属要少食多餐,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流食,禁止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心理情绪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疼痛评分标准[6]: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肺功能指标测定[7]: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德国 MS.dIffusion)对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测定,测定均由同一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重复合格测定3次,取平均值。
1.4疗效评价 参考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3]:(1)无效,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逐渐加重;(2)好转,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憋屈和喘息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肺部啰音减少,体温基本恢复正常;(3)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憋屈和喘息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肺部啰音减少,咳嗽明显减轻,体温基本正常;(4)痊愈,经过X光检查显示肺部阴影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憋屈、喘息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总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喘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0.547、5.157、5.110、11.15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
2.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VC肺功能指标升高更为显著,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注:对照组组内比较,t=13.805、11.855、9.215,*P<0.001;观察组组内比较,t=23.775、21.331、22.206,△P<0.001;治疗后组间比较,t=12.588、10.569、14.947,○P<0.001。
2.3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2.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有效率68.7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93.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846,P<0.05)。
3 讨 论
支气管肺炎病死率、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采用超声电导透皮治疗,可以将药物通过人工生物通道直接性的进入病变组织器官,快速有效的在目标位置发挥高浓度的药理作用,具有药物不参加血液循环、减少药物用量、局部药物浓度高、给药速度快等优点[8]。同时避免了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9]。但患者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相对较低,影响治疗效果,给予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肺功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11]。对其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定的护理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临床病情,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方式,建立了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的减轻缓解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在进行超声电导透皮治疗的同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烫伤的问题,通过向患者讲述其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烫伤情况发生,消除了潜在的威胁,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12]。对于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进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转移其的注意力,进行适当的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避免肺部淤血以及肺不张的出现,加重病情;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咳嗽,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改善其呼吸情况,提高其肺功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有效的避免患者因进食出现呛咳窒息,提高最终的护理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