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说课稿
2019-05-10李盼娟
李盼娟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必修五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我将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说课综述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正弦定理》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一书,是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和三角恒等变换之后,这里我们多次用到正弦函数,进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正弦函数方面的知识加深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学习余弦定理打下基础,因此,《正弦定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正弦定理的定义,学会应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注重正弦定理的推导证明过程,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正弦定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探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发现并证明正弦定理,初步学会应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2.难点:用“作高法”证明正弦定理,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的基本应用[3]。
二、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知识内容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板书、PPT和几何画板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从问题情境创设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再到抽象概括,最后得出结论,一步一步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体会获得知识成果的喜悦。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发现探究法”,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现实中实际例子出发,利用此年龄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认知特点,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眼球,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师生进一步探究,以直角三角形为特例出发,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从而得出正弦定理,并说明它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教学中努力做到锻炼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数学的思考方法,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一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学习过三角函数,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况且这一阶段学生对于前一段所学知识并没有完全遗忘,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并引入新课,探索新知,明确学习目的,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形象,形式多样数学方法,深入浅出,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探究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接下来我将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探究、检验等方法,学习正弦定理的相关知识,从实例出发,寻求解决方法,发现三角形边角关系,进一步分析探究,归纳推理,推导出正弦定理,并加以证明,这正是一个分析和推理的全过程。
(二)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索性实验中以直角三角形为特例,并推广到一般情况,亲身经历定理证明的过程方法。如用“作高法”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证明完成后,分别又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通过直观演示,计算推理,同样得到了正弦定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正弦定理推广到任意三角形的情形中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图1,河的两岸有A,B两点,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处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51°,∠ACB=75°.求A,B两点间的距离(精确到0.1m).
引导学生分清题意,在△ABC中,我们知道一条边AC的长度,并知道两个角∠BAC,∠ACB的大小,求其中一条边AB的长,启发学生用何种方法才能求解。
(二)提出问题,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那么对于上面情境中的三角形,我们能否得这个边、角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如果大家对任意三角形知如何下手,那么能否优先考虑曾经学过边角关系的三角形,即直角三角形。
如图2,在Rt△ABC中,∠C是最大的角,所对的斜边c是最大的边,要考虑边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就涉及到了锐角三角函数.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从已学过的直角三角形出发,因为我们之前学过勾股定理,深入探讨边角关系,得到正弦定理,此时学生会有疑问,这样的等式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推导出来的,那么在任意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仍然成立吗?接下来分小组讨论,我们继续深入探讨[1]。
(三)深入探究,得出结论
1.如图3,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因为CD=asinB,CD=bsinA,所以asinB=sinA,
设计意图:由以上讨论,在锐角三角形中想
到“作高法”构造直角三角形,化未知为已知,进行学习迁移,进一步讨论。
2.如图4,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过点C作AB边上的高,交AB延长线于点D,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有CD=asin∠CBD=asin∠ABC,CD=bsinA.
设计意图:同锐角三角形讨论方法类似,在这里我们仍然要引导学生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同一条边长的不同表示,发现并得出正弦定理。
3.得出结论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每条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比是相等的,即
一般地,三角形中三个角A,B,C与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如果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来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就叫做解三角形[1]。
(四)例题讲解,课堂练习
1.例题讲解
例1.在△ABC中,已知A=32.0°,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
设计意图:在例1中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即可求出另外两条边和一角;在例2中已知两边及一角,此时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要特别注意会出现解不确定的情况,一般可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取舍。
2.课堂练习
练习1.在△ABC中,已知A=60°,C=45°,c=20cm,解三角形(边长精确到1cm).
练习2.在△ABC中,已知a=20cm,b=11cm,B=3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正弦定理的应用后,独立运用知识完成练习,巩固强化概念的生成和应用,将新知识进行内化。
3.解决引例问题
分析:要测量两点A、B之间的距离,所求的边AB的对角是已知的,又已知三角形的一边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边AC的对角,根据正弦定理,可以计算出边AB。
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
(五)归纳小结,知识升华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教材10页A组: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用“外接圆法”证明正弦定理,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适当的作业布置可以使学生在课下巩固所学知识,作业有必做题与选做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学习,亲身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
(七)板书设计
2.证明方法:作高法
3.解三角形:①已知两角和一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板书的设计使学生对上课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并能清楚地知道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正弦定理》这节课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作为探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出发点,并把所得结论推广到任意三角形中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弦定理,采用“特殊—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证明定理,逐步深化学生的认知活动,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按照新课标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并从各种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不断积极探索新知,锻炼学生思维,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造力。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