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tri网动态工作流在矿业公司OA系统中的应用

2019-05-10张建平

中国锰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库所变迁发文

张建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人工和机器结合以及应用程序和工具交互,完成现代矿业公司信息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工作流技术解决了针对业务过程处理的自动化问题,对日常工作业务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图形化模型,国内外较多研究专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研究和应用主要有4种建模技术:基于Petri网建模、基于活动网络、基于状态和活动图、基于语言行为理论。总的来说,Petri网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异步的、并发的计算机系统的图形化、数学化模型方法,Petri网旨在描述变迁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由此构造时序,并可对工作流及工作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避免了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矛盾性,同其他技术相比,Petri网成为主要目前主流的建模技术之一[1]。 近年来在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系统建模时,在描述和分析对象过程中有其独到的优越之处,OA系统的业务流程中形成了一个实用可靠无环的工作流网,petri网能够实现完全或部分自动化的过程。

1 相关技术

1.1 工作流技术

工作流技术(Workflow)是把计算机技术在工作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工作流从繁琐的业务过程逻辑处理中找出一种统一的解决途径。将工作活动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进行执行和监控,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且将任务、角色、规则以恰当的模型表示,实施计算。分析工作流和Petri网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研究如何使用Petri网建立OA系统模型,并进一步做了可达性分析。工作流技术主要解决的是:为了实现业务目标,利用计算机在多个对象之间按预定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和任务。

1.2 Petri网工作流建模技术

Petri网是一种系统模拟与分析的工具,只要用来对系统设计、系分析和模拟,对工作流的控制流维度建模的Petri网被称为工作流网[2]。采用Petri网对系统分析的文献很多,但在Petri网模型建立方面,大多文献通过对系统的理解凭借个人经验手工建立Petri网模型。人工建立系统的Petri网模型,特别是复杂系统的Petri网模型,不仅仅效率低,而且其准确性也值得商榷,因此系统的Petri网的建模方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1.3 工作流网

Petri网中,用方框表示变迁,用圆圈表示库所。Petri网是库所、变迁、以及接库所和变迁的有向弧3部分构成的有向图。找工作流过程模型到工作流网的转换方法:节点对应于变迁,路由边对应于库所。同时工作流需要一个起始库所和一个终止库所,所以需在开始节点对应变迁ti前增加起始库i,并把i和ti通过连接弧连接[3]。同时在终止节点to增加终止场所o,并把to和o通过连接弧连接。

2 Petri网在工作流系统中应用

以某矿业公司OA系统为例,分别以公文处理子系统和审批子系统来组建Petri网工作流网模型,其中OA系统的Petri网模型分为收文管理模块、发文管理模块和审批管理模块,以这3个模块进行建模过程[4]。图1为OA系统的整体模型。

图1 基于Petri网工作流的OA系统模型

2.1 收文管理建模

收文管理的流程模型,实际上是一种活动网络图,其中流程起始是登记收文,办事员收文后发送给相关上级部门,等待上级部门领导和主管审批,然后返回到办公室处理,流程处理完结后进行资料归档整理,完成了一个工作流程[5]。图2是对收文管理进行建模形成的工作流模型。

根据图2的系统模型和流程分析,得出收文管理的Petri网工作流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t代表变迁,p代表库所,工作流从库所p1启动,流程结束于库所p8,每个过程业务任务表示一个变迁。在等处理业务中文件在业务p1中,称为一个托肯,在此过程中p1的资源被t1消耗;在p2中形成新的托肯,t2开始运行。如果在p3和p4中产生了一个托肯,则t3和t4立刻执行,当t3和t4同时运行时,t5启动运行。变迁t5保证平行任务的执行正常,生成了处理完成的文档到达在p7中,再经资料归档t6后,最终到达状态p8。

图2 收文管理工作流模型

图3 改进后的模型

2.2 发文管理建模

图4为业务流程中的发文管理。基于Petri网发文管理的工作流模型,展示了发文过程中发生的操作和状态的改迁。工作人员在公文起草数据库中撰写公文,提交后进入业务流程,文件流转在发文流程中,文员根据发文请求,让文件以动态并行或串行方式进入会签流程,形成正式文件,结束流程并签章,也可返回至起草人修订,在发文全部过程中,审批员时时查阅、打印流程跟踪表[6]。

图4 业务流程中的发文管理

依据工作流网的定义分析其正确性如下。

1)如果在该模型的终点位置 o 和源位置 i 之间增加一个变迁t*,即t*={o}且 t*′={i},则所得到的是一个强连接的Petri网。

2)每个节点x∈P∪T都属于从i到o的一条路径上。

3)该模型运行过程中没有死锁,每个任务都能被执行到。

因此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型是可行的。

图5为改进后的发文模型,增加了一个变迁返稿G,将该稿件未过状态利用循环结构重新设置为修订状态,变迁B在条件选择结构或连接状态“(OR-join)”下工作,此模型符合Petri网理论和发文流程的实际情况的逻辑[7]。深入分析该模型:不难看出此模型采用自由选择的Petri网模型修订,依据理论分析可知:随意变迁t1和t2,若∀t1*∩t2*≠φ,必有 t1*=t2*,如 G*=D*=C*。同样可以判断该模型图5是合理的结构。

图5 改进后的模型

3 Petri网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Petri网模型的合理性是建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影响这整个建模过程。简而言之,Petri网模型满足建模的合理性要求,认为其是有效工作流模型。合理性的验证方法采用的是获取过程模型几个特性,进行验证,如模型的可达性、有界性、合理性等等,分析特性间相互关系是否正确。下面采用融合多种特性对我们建模分析、验证。

可达性分析是在Petri网确定后,建模过程的可能行为就是唯一的,现以图3收文管理做可达性分析,在此建模中,Petri网活性可以通过不变量分析方法建立状态方程,M=M0+CU来求解[8],经过转移迁移变量,整个过程从初始标识到终止标识,该网是可达的。

有界性分析是转化为方程∃y>0, CY<0后,求解。该建模方程满足上述条件,Y 有零解,不是有界,对其改进后如图5和图3,在原模型中增添了业务虚拟过程7t和G,模型的开始到结束可以循环执行,转台方程有无穷非负解,改进后是有界的。

上述的分析验证可知:利用Petri 网技术将符合WFMC 定义的模型转化为 Petri 网模型[9],即是合理的又是自由选择,结构化特性在工作流分析方面非常重要,也可以利用 Petri 网的数学模型仿真,求解出工作流模型的系统特性,得到符合要求的工作流模型。

4 结 语

针对矿业公司的OA系统为例,利用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通过对矿业公司OA系统中子系统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以及审批管理为例,完整地优化了OA办公系统工作流建模,并对其进行改进。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还需对Petri网工作流模型的在矿业领域推广,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库所变迁发文
小渔村的变迁
基于Delphi-模糊Petri 网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基于Petri网的单元控制系统及编程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的Petri网建模方法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基于CPN的OAuth协议建模与分析①
清潩河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