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宽松支撑 粮价企稳反弹

2019-05-10杨景元

黑龙江粮食 2019年4期
关键词:库存大豆补贴

□特约撰稿人 杨景元

春节过后,为缓解农民集中售粮压力,政府部门陆续开启了省级储备收购和一次性收购等支持政策。从而加快了农民售粮进度。进入4月份以来,东北产区基层粮源已经所剩不多。此外,国家政策性粮拍卖延后,使得短期供给压力缓解,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总体上出现了企稳反弹态势。

宏观层面资金流动性充裕 一季度经济企稳

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3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0.4和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234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17亿元,增长7.0%。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90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1~2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1~2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数据显示,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重返“2时代”,并创下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猪肉价格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

4月12日,中国央行发布数据称,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3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6%,创一年多来新高,也高于市场预期。3月份社会融资增量高达2.86万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744万亿,同比提高1.28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累计达到8.18万亿元,同比提高2.34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存量达到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官方数据显示:超出预期的资金供给支持一季度经济走势平稳,尤其是3月份CPI回升较快,也反映出商品价格的回暖。4月12日,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在一季度资金投放大幅增加后,后期市场将更加关注资金宽松的局面是否有会有收紧的可能。

大豆市场大豆供给充裕 近期难有大涨

进入四月份之后,农户大豆销售进度已经快于去年水平,基层粮源所剩不多,抛压减弱。贸易商前期收购较为积极,目前库存水平维持高,收购力度也有所减弱,东北产区经过政策性储备收购,优质商品大豆越来越少。剩余劣质大豆拖累市场价格,南方商品大豆余粮有限,价格相对坚挺。黑龙江种植补贴政策出台,也增加大豆种植增长预期。

一、全球大豆供给充足符合预期

美国农业部(USDA)10日公布了4月份供需报告,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国大豆产量维持在45.4亿蒲式耳,压榨量维持不变为20.9亿蒲式耳,出口也维持在18.7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由此小幅调减500万蒲式耳,至8.95亿蒲式耳,之前市场平均预估8.98亿蒲式耳。大豆库存仍将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从全球数据来看,4月份供需报告的世界大豆部分的数据也未做大的调整。其中,2018/2019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07亿吨,本月巴西大豆产量调高了50万吨,为1.170亿吨,略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162亿吨。阿根廷大豆产量维持不变。中国大豆进口数据维持不变,仍为8800万吨。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预计为1.0736亿吨,较上月略微调高19万吨。

巴西私人分析咨询机构AgRural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迄今巴西2018/2019年度大豆收获进度略微高于往年水平。截至上周五,巴西大豆收获完成88%,高于去年同期的85%。AgRural公司预计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146亿吨左右,比早先预测值调高了1.5个百分点,因为2月份和3月份巴西大豆产区出现有益降雨。

二、补贴政策明确大豆种植预期增加

为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稳定玉米生产”和“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的有关精神,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米豆合理轮作,保障农民种植玉米和大豆的基本收益。2019年,黑龙江省将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不超过270元。具体补贴标准由省里根据国家下达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总额和玉米、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等因素统筹确定。此外,吉林省也公布2019年大豆种植补贴为265元/亩。

黑龙江大豆补贴标准虽然略低于去年水平,但是大部分农户已经备耕完毕,有调查显示,大豆种植面积估计增加10%是完全有可能的。黑龙江省2018年大豆播种面积为5355万亩,若以增长10%推算,预计2019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可达5890万亩。因此,预计2019年国产大豆的产量大概率继续增加。

三、大豆现货南北走势分化

春节过后,东北地区农户大豆销售进度加快,进入4月份以来,总体进度已经与去年持平。有调查显示,目前黑龙江农垦系统大豆销售进度70%~80%,农村基层销售进度60%~70%,部分村屯销售一空。预计后期大豆市场抛压将逐渐减弱。

目前现货市场东北优质商品豆和南方地区蛋白豆货源紧张,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东北地区的劣质豆还是处于滞销的状态。4月份,黑龙江省级储备大豆收购价下调40元/吨,拖累市场价格下滑。截止4月14日,黑龙江过4.0筛商品大豆集中报价3280~3380元/吨,平均价3330元/吨,塔豆装车报价3380~3480元/吨,平均出货价3430元/吨,比4月1日下跌20~30元/吨,且成交量较为稀少。

进口大豆方面,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大豆进口491.7万吨,今年1~3月大豆累计进口1675万吨,同比下降14.4%。截至4月12日,山东青岛港,日照港,江苏南通港、广东港进口大豆分销价3200元/吨左右。

四、下游需求偏弱拖累价格

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预计2019年我国饲料产量将下降1%~2%,预计2018/2019年度国内豆粕消费减少400万~600万吨,料将抑制大豆价格。

据卓创资讯统计,截止到4月12日,全国油厂大豆库存在392万吨,环比上涨4万吨,豆粕库存在62万吨,环比小幅增加8.5万吨,合同量增加10万吨左右。目前现货基差对应09合约,日照在负70左右,华北在负110左右,预计短期内继续下行空间有限。

截至4月12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量约135万吨,去年同期约137万吨,五年同期均值约103万吨。国内食用棕榈油库存量约76万吨,去年同期约71万吨,五年同期均值约67万吨,显示油脂市场供应比较宽松。4月预计到港750万吨以上的进口大豆,远高于去年同期我国海关公布的492万吨,预计5月也将到港8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后期大豆集中靠港,将迫使油厂维持较高开机率,国内豆类油脂市场将继续承压。且油脂市场在清明过后逐渐进入消费淡季,预计油脂市场供应过剩格局短期难改。

五、期货价格处于震荡走弱

4月份,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整体趋弱走势,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继续保持震荡下跌走势,美国大豆库存维持在历史高位,虽然中美达成增加采购大豆意向,但目前美豆出口仍然不及预期,截止4月17日,CBOT大豆5月合约收盘报878.4美分/蒲式耳,创下年内低点。走势看,短期仍有进一步下跌挑战前期853美分低点的可能。

图1:CBOT大豆期货5月走势图

国内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也呈现震荡下行走势,截止4月17日,黄大豆1号主力1905合约收盘报3315元/吨,较3月末下跌近30元,走势上看依然处于均线系统压力之下,预计短期仍将维持弱势。

图2: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1905合约走势图

玉米市场无视利空纷扰 玉米回暖反弹

进入4月之后,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一轮反弹走势,随着产区政策性收储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玉米售粮进度明显加快,目前市场上余粮已经所剩无几。加之国储拍卖推迟,市场资金面宽松等因素支持,使得玉米市场行情开始回暖。但当前市场上利空因素仍然较多,玉米价格能否进一步上涨还有待观察。

一、产区余粮见底推动价格反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截至4月1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0099万吨,同比增加848万吨,且已超过去年9831万吨的总量水平,5日收购量也维持在300万吨以上。东北地区玉米收购量已明显超过上年,当前东北三省一区农户手中可销售的玉米已不足一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也显示,截至4月7日,东北三省一区农户玉米销售进度为90%,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92%,同比持平;吉林8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辽宁94%,同比慢1个百分点;内蒙古90%,同比快6个百分点。随着市面的余粮见底,大量粮源转至贸易商手中,但其手中存货因成本高而多持粮待涨,加之临储拍卖延期,且受底价提高传闻影响,玉米价格积聚上涨动能,带动玉米价格整体回暖。

二、消费需求增加供应缺口扩大

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1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4212.9万公顷,总产2.5733亿吨,同比减少174万吨,减幅0.67%。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份《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也显示,2018年我国玉米产量持平略减,消费需求继续增加,预计2018/2019年度国内玉米市场负结余继续扩大,当年度结余为-2210万吨,负结余同比扩大673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份报告显示,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8293亿吨,同比增加503万吨,增幅1.8%,与上月预测值持平。其中饲料消费为1.85亿吨,猪肉消费将呈明显下降趋势,预计饲料粮需求整体仍将下降,但高粱和大麦进口总量预计减少750万吨左右,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玉米消费。预计2018/2019年度玉米工业消费为7800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幅6.8%,预计玉米深加工产能在1.1亿吨左右,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玉米工业消费将继续增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份预计,2018/2019年度我国进口玉米350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增幅0.9%;比上月预测值调增50万吨,增幅16.7%。

三、利空纷扰玉米现货涨势受限

进入4月份以来,受政策支持,余粮见底影响,加之国储拍卖推迟及底价抬升预期,市场传闻今年拍卖有可能推迟至7月后,投放量维持周度300万吨,其中拍卖底价比去年提高150元/吨。东北、华北玉米市场价格出现一轮上涨,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小幅上调。但当前阶段限制玉米价格的因素仍然较多。

一是市场传出中美贸易协议中可能大量进口美国玉米和相关替代品。传闻称中美协议可能包括美国乙醇、玉米酒糟粕、高粱、以及猪肉等,因我国继续对玉米实施配额管理,不排除放松对美国DDGS进口的限制。

二是自4月1日起,铁路部门下浮货物运价,取消和降低部分货运收费。“铁路让利”,有利于增加东北粮源运至华北地区的数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华北玉米价格形成压力。

三是加工企业库存高企、猪瘟影响饲料消费下降。据调查,目前深加工行业整体库存较高,东北深加工企业存粮普遍在2个月左右,同比增长近1倍;而饲料企业受猪瘟疫情影响,接货能力不足,尽管生猪养殖利润转好,但疫情风险及仔猪短缺导致养殖户补栏短期难有大幅增加。目前大型饲料企业库存仅维持在1个月左右,企业大规模建库意愿较弱,贸易商手中粮源向下游传导困难。这些因素短期仍将限制玉米上涨空间。

四、补贴政策出台稳定种植预期

4月10日,吉林省补贴政策出台,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86元/亩,较2018年下调8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水平265元/亩,较2018年提高41元/亩。黑龙江省也出台政策,将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不超过270元。由此推算,玉米生产者补贴应在每亩25~70元之间。另悉,今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计划调整到9000万亩以上。补贴政策的明确,有利于稳定玉米种植面积。

五、港口库存充裕价格回升

截止4月12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478万吨,广东港口国产玉米库存为98.4万吨,进口玉米库存27.3万吨,合计125.7万吨,南北港口总体库存比较宽松。

价格方面,截止4月17日,锦州港地区水分15%容重700以上18年新粮1790~1810元/吨,容重720以上1820元/吨,平舱价1838~1858元/吨。鲅鱼圈地区水分15%新粮收购1755~1805元/吨,水分15%容重700新粮收购价格1790元/吨,平舱价1818~1838元/吨。广东蛇口港地区水分15%玉米主流成交价1890~1920元/吨。

六、玉米期货价格持续反弹

图3:大连玉米期货1909合约走势图

进入四月份以来,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反弹明显,基层余粮见底,贸易商持货待涨、国储拍卖延期抬价等利多因素短期盖过了进口增加预期和饲料消费减少的利空因素。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连续反弹走高行情,截止4月18日,大连玉米期货主力1909合约收盘报1895元/吨,较月初上涨51元/吨。此前最高值1917元/吨。预计短期内仍将维持偏多走势,重点关注临储玉米上市时间和进口政策的变化。

水稻市场粳稻南北倒挂 期待国储拍卖

4月份,东北产区稻谷价格在经历了前期的持续下跌后开始触底反弹,主要原因是基层余粮紧缺。受国家清仓查库部分大型仓储企业积极补库影响,黑龙江市场上粳稻粮源基本上被收购一空,导致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南北方价格已经严重倒挂。加之国家政策性拍卖推迟,使得东北米企多数停工,市场购销基本停滞。

一、粮源短缺价格反弹

受国家清仓查库以及国储中晚稻、粳稻尚未开始销售影响,市场流通粮源十分紧缺,东北产区多地价格出现上涨。4月初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周边三级粳稻收购价格在1.36~1.4元/斤。4月10日,哈尔滨周边地区新粮价格已涨至1.5元/斤,齐齐哈尔地区新粮价格已达到1.47~1.48元/斤。市场价格大幅高于国储收购价格,且粮源十分短缺。

二、消费淡季米企开机下降

进入四月份后国内大米消费已进入传统淡季,虽然今年国家临储拍卖延迟,但大米市场依然表现低迷。由于当前稻谷库存高企,市场主体普遍认为今年国家将加大政策性稻谷去库存力度,对国储降价拍卖的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稻米后市料将难以摆脱低迷行情。因此,加工企业普遍持谨慎开工态度。

三、后期关注国储拍卖政策调整

因今年国家将去库存重点放在稻谷方面,稻谷的拍卖政策的变化将对后期市场走势起到决定性影响。据悉,今年的定价政策可能改变往年的全年一次性定底价的方式,改为根据拍卖情况可调整底价的方式。此外,当前东北地区大部分米企因缺少原料,处于停产状态,都在等待国家政策性稻谷拍卖。如果初期投放数量不足,也可能导致大家竞相抬价,因此,对拍卖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

四、去库存背景下价格总体趋弱

当前阶段稻米市场消费总体偏淡,南方销区大米价格也普遍偏低,接下来国储拍卖底价预计不会过高,否则将会抑制米企购买热情,不利于去国家去库存政策实施。而从当前销区大米价格倒推来算,黑龙江当地米企如果想维持企业正常经营运行,稻谷采购价格就要大幅降低。而低价的大米又会冲击终端消费市场。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稻谷去库存的背景下,稻米价格料将继续维持下行趋势。

猜你喜欢

库存大豆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