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编辑思维

2019-05-09方虹元

今传媒 2019年4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思维

方虹元

摘  要:互联网高速发展,给新闻界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在具备移动性、即时性、融合性、社交性等优势的同时,内容单一、优质内容缺乏,虚假新闻、有害信息泛滥以及公关、炒作等问题也相伴而生。那么,作为“把关人”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编辑怎样审视这一环境,找准自己的位置就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思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编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4-0128-02

3G、4G到5G,手机、iPad、谷歌眼镜等移动终端设备相继出现,宣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这一变革感受最明显的是新闻媒体,一方面,新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活字印刷术之于报纸、无线电之于广播、光电效应、图像分解之于电视,互联网之于新媒体,都是如此。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是技术进步的推动者,为抢占先机,新闻业总能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的新闻样态,获得受众注意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形态越来越多,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手机的功能也逐步扩展,从最初用按键机浏览新闻网页到目前用智能手机从“两微一端”获取各方信息,多样化的融媒体产品也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受众还可以轻松地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给新闻界带来了颠覆式变革,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和隐忧,对于新闻从业者,尤其是承担“把关人”角色的编辑来说,机遇挑战并存。

那么,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编辑如何实现传统思维和新思维的融合?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特征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传播者、傳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均有新特征。

首先,传者和受众的界限渐渐模糊。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把关者。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信息;另一方面,在一些开放的交互式网站、客户端,“用户生产新闻”已成为趋势,如BBC网站里有“HERE YOU SAY(你来说)”模块。

其次,就传播媒介而言,种类多、更新速度快。如今活跃在移动端的共有两种媒介,一种是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等客户端,另一种是官方微信微博,即“两微一端”。在这些端口,新闻以文字、视频、声音、图片、动图等形式呈现,融合了电视、报纸、广播等不同媒体的优势,给受众以丰富的视听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信息传递已完全实现线上“社交媒体+大众媒体”模式,尤其是微信,一个APP囊括社交和新闻传播功能,满足了受众多种需求,也扩展了传播渠道。

其三,就内容而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正在加快,同一条新闻,既在传统媒体发布,又以不同形式呈现于新媒体。在以往将新闻分作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或原创新闻、转载新闻基础上,以新闻客户端为例,新闻内容的生产也有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AAC(算法生产内容)之分,在海量信息迅速传递的今天,新闻已不只是内容之新了。UGC以原创性实现了众多的阅读和下载量,用户的忠诚度和粘度极高;PGC则以新闻信息的专业性著称,而且,这种模式下新闻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面出击,影响范围更广;而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客户端则以其大数据优势为用户青睐,针对性地满足用户需求。

其四,就效果而言,移动客户端通过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了解受众性别、年龄、喜好等,实现分众化传播。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反馈也更为主动,不仅可以实现否阅读浏览,还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表达观点。通过二次传播,信息、观点的传递范围更广泛。

在这些基本特征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业也隐藏着弊端和隐忧,主要表现在:

其一,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把关人”容易缺位,虚假夸张信息,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就会大行其道,而互联网的匿名制使得寻找信源异常困难,信息场、舆论场难免混乱。

其二,传统媒体、新媒体并存,信息同质化,个别媒体甚至不加处理,直接将纸媒的文字或电视、广播的声音、图像转移到“两微一端”上。这时,尽管信息很多,但受众很难抓住核心,优质信息严重缺乏。

其三,伴随着移动客户端的蓬勃发展,很多广告商瞄准了这块“肥肉”。 社交网络和新闻客户端的结合,使得炒作、“软文”广告、虚假和冗余信息大面积泛滥,无论在信息场,还是舆论场,都是不良存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界的新特征让“把关人”有了更大的责任和要求,思维是行动的先导,编辑如何融合传统思维和新思维,适应互联网的媒体生态,便尤为关键。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编辑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需具备诸多新思维:

首先,实现 “纸媒思维”的“数字思维”结合。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步流动,因此新闻作品的完成和设计要符合传统媒体的特征,更要符合新媒体的特征,绝不是将内容完全平移。如果在纸媒、广播、电视中更多体现详细、全面、严肃的风格;那么,新媒体一定要突出核心信息,用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同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体验。总之,不同媒体产品要符合不同媒体的特征。

在以上思维指导下,“中央厨房”式的大编辑部模式便有了用武之地,一次采集,后台制作,多种呈现。这种模式需要新闻从业者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新闻采集过程中,抓住不同媒介的特征,技术人员则要尽早介入。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努力成为“多面手”,不仅能够编辑版面,更能够编辑公众号推送,制作H5等,这样才符合时代需求。

其次,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想最先获得信息已比较困难,寻找形成新角度便更为重要。特别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如何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再通过深度报道、专业评论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体现公信力和专业优势,设计新形式,就会在纷繁的短平快信息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未来,跑得快不一定能成功,挖掘新思维、新角度方能占据制高点。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效性也有了不同。这里所谓“时效性”,不再是传统媒体思维下“抢新闻”那么简单了,而是筛选信息的能力:何种信息对受众更重要,受众何时会打开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受众喜欢怎样的形式。一方面,这是受众思维的体现;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引导舆论。

对于新闻编辑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意味着抛弃“传统”,传统的编辑思维和方式对解决隐患依然行之有效。

其一,时刻做好“把关人”。新闻编辑一定要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诸如核查信源、数据准确性,以及文字表达等规范性等。时代在发展,这些要求也应成为公民作为“准媒体人”应当具备的素质。

其二,新聞专业主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烟消云散。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尤其是新闻编辑,均应加强自律,保证观点和信息的客观、真实、公正,尽量不让媒体为商业、政治力量左右。

其三,不论媒体形式如何变化,新闻编辑都应当树立“内容为王”理念。在创造和学习新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按照采写编评的具体要求把内容做到实处,把公信力落实到每一次新闻报道中,更持久地吸引受众。

三、小结

移动互联网使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从表面结合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中央厨房”从无到有便是明证。新闻编辑也应当具备融合思维,在全面认识新媒体的基础上,树立“数字思维”“大编辑部思维”“受众思维”“时效思维”等;同时,不忘传统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坚持内容为王,在未来的工作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锐.再造新闻业:移动新闻内容的中国路径与业态变迁[J].编辑之友,2014(10).

[2] 李东,蔡亮慧.移动新闻内容对新闻业的再造研究[J].出版广角,2015(5).

[3] 李明毫,曹云霞.互联网时代新闻业的变革与挑战[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S1).

[4] 朱灵.理性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变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1).

[5] 肖瑞玲.用互联网+ 思维下的新闻编辑工作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6(22).

[6] 唐绪军,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思维下全球编辑部转型与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4(11).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