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误区,学科实践活动如何有声有色
2019-05-09周松涛
周松涛
2015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市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明确规定“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许多学校开始进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下面,以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世纪演说家”课程为例,谈谈如何跳出误区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1.不能忽视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生搬硬套,生硬移植
实践中一些学校常把他校成功案例移植过来,致使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水土不服”,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学校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忽视了自己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应服务于两个目标,一是学校育人目标,一是學生发展需求。唯有将学科实践活动与学校育人目标有机结合,才能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其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因此,实践活动课程也围绕如何培育学生的中国灵魂,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展开。语文学科将课程改革与学校办学理念有机结合,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系统建构起符合学校实际的十二年一贯制“世纪演说家”课程。
2.不能将活动等同于课程,为活动而活动,丢失学科本质
学科实践活动是从属于学科课程框架体系的活动。它强调根植于课程标准,本质化地参与,而不仅仅是开展一些活动。在实践中,一些学校由于观念上认识不清、实施上缺少规划,为活动而活动,本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内在联系的学科实践活动变为单纯的活动,丢失学科本质。
要想使活动成为课程,需要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化。“世纪演说家”课程在调研基础上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出发,制定了学校《十二年一贯制“世纪演说家”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保证学科实践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保障。
3.要有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实现全程育人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加大了课程开发设计的难度,因缺少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许多一贯制学校的实践活动仅某一学段课程化,而不能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全程育人。
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要体现年级梯度、学生差异、实践层次。作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构建“世纪演说家”课程时,根据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将课程分为四个学段:1-3年级为故事课程,4-6年级为主持人课程,7-9年级为演讲课程,10-12年级为辩论课程。同时,完善跨学段教研机制、课程协同机制,根据课程纲要研编各学段课程方案,保证学科实践活动的系统性。
4.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
学科实践活动要设计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挖掘并提升活动的育人价值。当前,不少学校并未着眼于以人为中心建设课程,而是为学科课程体系的“高大上”而建设活动实践课程。
“世纪演说家”课程基于语文学科素养而设计,其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言语交际的基本知识,进行口才表达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言语交际能力、沟通交流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学校制订了课程分段目标,保障学科素养的纵向衔接。
5.要有操作策略与步骤,不能重设计轻落地、有活动无效果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普遍存在重设计、轻落地的现象,或者是活动热热闹闹而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时间保障和适用教材,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课程落地需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至少10%的学时是时间保障。课程实施需要课时,“世纪演说家”课程通过每周1节的兴趣班课(小学学段)、选修课(初中学段)、社团活动课(高中学段),保障至少10%的课时。
其次,教材编写是有效依托。教材使课程实施有章可依。“世纪演说家”课程分学段共有编写故事、主持、演讲和辩论4种校本教材,同时,开发电子学习资源,探索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
第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是活动高效的保证。为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世纪演说家”课程融教、学、说、练为一体,通过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和比赛锻炼,使学生在言语交际、勇气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构建情境式教学模式,设计多种话题情境,形成立体式口才教学情境。
第四,教学评价是反馈和调控的有效工具,但目前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往往评价角度单一、评价要素不科学。“世纪演说家”课程建立了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每节评价和单元评价并行。其中,每节评价包括纪律、参与、任务质量;单元评价包括学习能力、意志因素、基本技能、综合技能。
最后,课程普及与“高精尖”引领相促进。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让每个学生普遍提升的同时,还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为先进生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世纪演说家”课程通过授课练习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系统的言语表达训练,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同时,学校开启“小故事家”“小小主持人”“超级演说家”“我是雄辩家”晋级赛,让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并通过活动的辐射效应和晋级选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更多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课程中提升自己。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