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书记的“三板斧”

2019-05-09苗理洁

源流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滩三板斧村民

苗理洁

从2016年4月开始,至今近三年的时间,扶贫干部李应文到博罗县杨村镇石滩村来扶贫,干了三件改变石滩的大事:“换血”,“造血”,“活血”。三件大事犹如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板比一板猛,一板比一板到位,一板比一板见效。

李应文受命进驻博罗县杨村镇石滩村扶贫,正是阳春三月百花盛开,田野一派好春光之际,而李应文根本无暇看风景。从进村第一天起,就不停在思考,石滩村,是什么原因致贫?又该如何扶?他力求尽快寻找工作的切入点。

石滩,顾名思义令人联想这里的贫瘠。的确,这里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石多的地貌自然存水困难,大多数村民日子捉襟见肘,村委会的集体经济年收入仅两万余元。

李应文逐一找村委会班子成员交流沟通,他要给班子“号脉”,“检查身体”。他很快发现,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创新思维。李应文走访村民叶丙旺、王日云夫妇居住的两间老旧瓦屋,黑暗潮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没有一件电器,夫妇俩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可谓家徒四壁。李应文再深入农户调查,发现类似叶丙旺夫妇这样状况的贫困村民竟然有33户,75人。他震惊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改革开放40年,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在经济异常活跃的惠州,还有这样贫困的乡村和村民!李应文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此时,他找到石滩滞后的结症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石滩村情况明显是“火车头”无力。蓦地,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换血!”

血是生命的河流,一个贫血的人,四肢无力,无精打采,不可能有健康的肌体和充沛的干劲,自然,这个“贫血”是喻物,是石滩村委会。

曾经22年军旅生涯的李应文,练就说干、干就要干好的作风。他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上级的支持。换血需要有新鲜的“血液”补充。李应文听群众反映,村里有刚毕业回来的大学生叶嘉丽正在待业。也是机缘巧合,小叶正跃跃欲试要回家乡施展才华,乡亲们对选她当村干部的呼声很高。此时李应文找来了。坦诚的一番交流之后,李应文心中有了底。小叶在学校是班干部,活泼开朗,积极追求上进,她目睹家乡的贫困有切肤之痛。更主要的是,她有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和决心,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

经村民大会投票,小叶当选为石滩村委会主任,石滩村委会班子其他成员也作了调整。新班子上台,生气勃勃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李应文为班子“换血”耍的“第一板斧”快捷,利索,打开了扶贫工作局面。

李应文在部队养成记工作笔记的习惯。他将每日看到的、听到的都记起来,他要清楚知道村民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调查研究是智囊锦袋。李应文在这个“锦袋”里,摸清石滩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这些人文化程度低,出去只能做体力活,赚不了多少钱。尤其是妇女,赚钱不多还顾不上家庭,所以,他的立足点是想方设法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切底改善村民生活。让“换血”变为“造血”!

也是天随人愿。一日,恰遇广东省国際生命科学基金会引见企业家下乡扶贫寻找商机,李应文如快枪手,一把抓住这个难得机会,带领村委会与深圳东部湾实业有限公司銜接商量,让对方实地考察,最终一拍即合。村民的土地转租给公司,每亩年900元。当年就转租200多亩地给公司,盖起薄膜大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这好比石滩村下“大雨”了。这“大雨”如久旱的甘霖,“滋润”贫困的村民,33户贫困农民大部分进公司当了职工,他们洗脚上田,每天工作可拿一百多元的工资,从农民转为职工。生态农业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集果蔬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农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出路,口袋有钱了,这是多么大的改变!李应文耍的第二板斧漂亮!

石滩村委会“造血”机器快速运转,一扫往日病殃殃的身子骨,壮实起来了。

贫困户开始脱贫,李应文这时心情是兴奋的,但他告诫自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扶贫工作不能松懈,还要再上台阶。这个台阶就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乡村,石滩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作为石滩村的第一书记,要想方设法令村委会这个“造血”机器长长久久活起来,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工作的实践体会,令李应文的思绪越发活跃起来。石滩村还有许多配套的工作要跟上去,比如部分村民还用井水,没有用上自来水,村庄还是泥土路,乡村也没有医疗站……要干的事情太多了,那就一件一件落实好了。那些日子,李应文与自来水公司联系,与路灯所联系,与医疗卫生单位联系,他像一座上满发条的钟,一刻不停地跑。这期间他忙得没有回过惠州的家,古稀之年的老母亲腰疼无法行走,他只能交给妻子带老母亲去看病,自己则四处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各级财政部门扶贫资金。

至今,石滩村已分期分批完成了农田水利、自来水管网、村卫生站、排涝站、公路硬底化、村道绿化、亮化等任务。石滩村变了,是根本性的转变: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油菜花开接着格桑花开,花香四溢,美不胜收,乡村变大花园,加之绿色大棚的果蔬,催生了火热的乡村旅游,吸引了城里一拨拨的游人。人多聚财,村民致富,映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眼下石滩村发生了最明显的三变: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农民变为旅游从业人员,农村变为景区。连石滩村自己人都在梦中笑醒,“这是原来那个石滩村么?美的叫人认不出来呵!”李应文的第三板斧耍出个新石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李应文出色的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但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考虑下来还要继续巩固和完善石滩村扶贫工作。农民经济脱贫了,精神有没有脱贫呢?农村文明亦必须跟上去。培养良好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摈弃陈规陋俗,提高石滩村文明程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李应文,仍然以军人的满腔热血和冲锋姿势,整装待发,听从号令,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会再耍漂漂亮亮的三板斧!

猜你喜欢

石滩三板斧村民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游黑石滩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中国时政报道的“三板斧”
圆石滩车展10大看点
《成仙儿》
写景还需“三板斧”
新余:分级诊疗制度的“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