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8届亚太肝病研究学会年会纪要
2019-05-09朱传武
朱传武
朱传武,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 江苏省苏州市 215131
核心提要:在第28届亚太肝病研究学会年会上,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不像往届是会议讨论的热点话题,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在会议上给与了高度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病谱的变化、抗病毒治疗的进步和对晚期肝病提高疗效的需求.
0 引言
2019-2-20/2019-2-24,第28届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APASL)年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亚太地区以及欧美国家的数千肝病专家和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当前肝病领域研究的进展,探讨各类肝病诊断、治疗和将要解决的问题.APASL会长Shiv Sarin教授,前任主席Masao Omata教授,现任主席Diana Payawal教授,APASL 2020候任主席Rino Gani教授,APASL秘书长魏来教授,以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现任主席Michael Fried教授、候任主席Jorge A Bezerra教授,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秘书长Tom Hemming Karlsen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Soaring to New Heights in Hepatology”,意为要将肝病研究与治疗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数千万肝病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作为本届年会的参会者(图1),并且在一个专题研讨会上做了关于“乙肝病毒相关肝衰竭处理”的报告(图2),因此,有幸对亲历的学术活动作一简单介绍.
1 委员专家报告
在这部分报告中,报告人都是来自于APASL委员会的专家们(Faculty members),因此,报告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届年会所关心的议题.在为期5 d的会议期间,这些委员专家们共作了93个大会报告,内容涉及到病毒性肝炎、肝脏肿瘤、肝衰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遗传和代谢性肝病、肝病与结核病、胆汁淤积与自身免疫性肝病、人工肝、肝移植、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肝病非损伤性检测等等.其中在大会报告中,数量居首的是讨论NAFLD的专题,共有20个报告,说明NAFLD对亚太地区甚至全球大众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肝病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其中来自新加坡、美国、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4位专家重点对儿童NAFLD的自然史和预后、发病机制、评估与治疗、病理学特点等做了介绍.因此,可以说APASL对NAFLD的重视已经是从儿童抓起了,这可能对今后在控制代谢综合征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越南、马来西亚、蒙古、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分别介绍了NAFLD在其国内的流行和诊治情况.关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报告有19项,居于大会报告数量的第二位.说明目前在处理终末期肝病方面,肝病专家们对HCC的基础研究、诊断和治疗仍然非常关注,仍有大量需要面对的现实需求.在病毒性肝炎方面,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大会报告有11项,丙型病毒性肝炎3项,居于大会报告数量的第三位,与往届APASL年会相比,报告的数量大大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乙型肝炎在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案上暂时没有新的突破,而现有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在稳定病情、控制疾病进展方面还是可以实现的;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的状况是治疗药物可及,抗病毒方案成熟,对各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的治愈率至少在95%以上,甚至接近100%.因此,大会报告的内容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总是以病毒性肝炎为讨论的热点话题.
另外,在93项大会报告中,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学者的报告共有26项,反映中国肝病专家在APASL年会上的活跃身影和突出贡献.
2 大会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
除了大会安排的委员专家报告以外,在多个分会场和海报展示区共交流肝病学术报告710项,内容涉及肝衰竭、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其他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炎与肝硬化、肝损伤与炎症、基础与临床纤维化研究、纤维化的影像学与非损伤性评估、肝脏外科学与移植、HCC、其他肝胆肿瘤、代谢与遗传性肝病、NAFLD、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并发症、儿童肝病、肝病基础研究等等.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数量分别都在120项以上,HCC、NAFLD和肝硬化等报告分别在100项左右.来自中国两岸三地专家的报告共有222项,其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报告有一半以上均来自中国,说明诊断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仍然是目前中国肝病专家和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这可能与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仍然最多,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也很多,面临的挑战也最多.其次,在肝衰竭、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半数以上的报告也来自中国.
3 会议奖项
本次年会设立了首批以APASL冠名的杰出奖项,以表彰对肝病治疗和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亚太地区肝病学者.我国台湾大学高嘉宏教授荣获了“APASL Okuda-Omata杰出成就奖”,此奖主要授予在肝病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发挥重要影响的杰出专家.荣获“APASLPowell-Sarin杰出服务奖”的是日本千叶大学Osamu Yokosuka教授,此奖主要授予为APASL机构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专家.我国台湾高雄大学庄万龙教授荣获“APASL Sollano-Lesmana杰出导师奖”,此奖主要授予为培养APASL年轻一代肝病医生和研究者做出非凡成绩的杰出专家.来自埃及开罗的Mohamed Alboraie医生荣获“APASL明日之星奖”,此奖主要授予40岁以下积极参与APASL活动,奉献于肝病研究领域的专家,需要在APASL刊物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5篇以上论文,其中包括3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
图1 本届年会的参会者.
图2 关于“乙肝病毒相关肝衰竭处理”的报告.
另外,在2月22日颁发了6项大会主席奖(Presidential awards),中国学者荣获了其中的4项,其中大陆学者3项,香港学者1项.2月23日颁发了6项青年学者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s),中国荣获其中的5项,其中大陆学者3项,台湾学者2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肝病专家在肝病研究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突出成绩,并且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肝病学者人才辈出,薪火相传,也让中国同行们倍感高兴.会议期间还颁发了36项APASLAASLD专题讨论研究旅行奖(APASL-AASLD research workshop travel awards),中国学者共荣获其中的7项,并且大会还颁发了10项最佳海报奖(Best poster awards).
4 结论
本届APASL年会报告的内容涉及到目前肝病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从关注的重点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NAFLD的诊断、评估、干预和治疗在本届年会上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各国NAFLD的流行率均在不断升高,将会是今后肝病领域面临的新的挑战.(2)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从追求临床“治愈”的现实效果看,依靠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类药物还难以达到目标,乙型肝炎新药研发势在必行.将来,以现有药物为基础,联合多靶点药物,比如乙型肝炎病毒衣壳组装调节剂,抑制HBsAg释放的核酸聚合物,RNAi技术,免疫调节剂Toll样受体7,单克隆抗体药物等等,将有可能实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真正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3)丙型肝炎已经达到病毒学治愈,但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要发现和诊断更多的患者.(4)肝硬化和HCC的诊断和处理仍然是肝病专家们目前关注的临床热点问题,要实现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有效控制还面临不小的挑战.(5)另外,本届APASL年会给人的印象深刻是,不论是委员专家报告、大会发言,还是专题研讨会或海报展示,中国肝病学者尤其是中国大陆学者已经成为对APASL学术贡献最大、进步最快的一支专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