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三角形“斜着放”引起的思考

2019-05-09方小春

散文百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三角板直角重合

方小春

龙游县小南海小学

一、缘起——“斜着放”引发的问题

一位教师在揭示了“高”的定义并加以演示作“高”方法后,出示一道习题(如下图)。把三角形“斜着放”后,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基本完成,但学生出错情况很严重,正确率不到40%。为什么学生对“作高”感到如此困难?让笔者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

二、调查——“多维度”调查成因

三角形画“高”,历来被教师公认为难点。笔者走进课堂,深入学生,多角度展开调查研究,发现三角形画“高”仍存在问题,其典型错误如下几种类型(见下表):

第一类:“高”没有从顶点出发(见表③⑧)

第二类:“高”与底不对应(见表①⑥⑩)

第三类:“高”与底假垂直(见表②⑦⑨)

第四类:不会找直角边上的“高”(见表④⑤)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垂线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知识。但为什么学生在画三角形的“高”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源于感知不准确——不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部分学生认为三角形“高”与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相同,画“高”的方法也相同。其实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而三角形的“高”是顶点到对边的距离。教学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感知,点破其中的区别,学生便会出现此类错误。

2.源于理解不到位——三角形的高与底边不对应。

画“高”时,不明确三角形中底与“高”的相互对应关系。生活中接触的“高”,一般是以水平边为底,而三角形“斜着放”时,所对应的高不是跟水平边垂直,这与生活经验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学生难以理解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3.源于操作不正确——三角尺不知怎么摆。

学生在画高时,由于三角尺摆放不够规范,到位。三角形画“高”时需要做到“双重合”,即“边边重合”、“点边重合”。 观察学生的画“高”过程,起初确实能做到“边边重合”,但三角板移动至“点边重合”时,便会操作不到位而出错。

4.源于练习不到点——不知道怎么办。

学生学了画三角形的“高”后,教师通常会设置大量练习,以求熟能生巧。但这种机械的重复训练,当学生面对“斜着放”的三角形,还是会茫然不知所措。

三、解决——“多角度”有效解决

其实,画三角形的“高”并不简单!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已有经验,找准新知的突破口,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完善并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能力。

1.引导学生感悟“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初始对高的理解是生活中房子的“高”,旗杆的“高”,大山的“高”等,学生对于“高”的理解往往定格在“竖着”的,认为三角形的高也是与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首先,帮助学生理清“顶点”和“对边”等概念,让学生分别指出三角形的顶点与对边,突出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知。其次,感悟“高”的本质,可引导学生画一条表示“顶点A到它的对边BC之间距离的线段”,在操作中初步感知“高”。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设置旋转的三角形,以强化对三角形高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如下图)

2.启发学生明确“高”。

画“高”,其核心是“高”与“底”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具有一定的难度,把三角形从一般到特殊巧妙转化,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高”。(如下图)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高度也发生了变化,但是高的实质不变,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同时,在一个三角形中应有三组不同的“底”和“高”这一知识点成功渗透。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高”的表象,并根据头脑中所反映的“高”来指引操作,促进知识的建构。

3.引导学生建构“高”。

如何才能把“高”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而深刻呢?首先,回归知识原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进行对比。(如下图)

其实,学生在画三角形“高”时,会受到其它顶点和边的干扰,导致判断失真,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底”所对应的“顶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画“高”。给孩子们总结画高的方法:一合(三角板直角边和底边重合);二移(沿着底边移动三角板,找到顶点);三画(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高);四标(在直线上标出直角符号),这样,学生就能画出准确的“高”。

4.激励学生完善“高”。

学生画三角形的“高”应深入到对三角形“高”的意义的理解上。教学时,要把握好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学生学了画锐角三角形的“高”后会思维定势,即认为“高”都在三角形内部。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三种图形高的联系与区别 (如下图),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从而完善对“高”知识的建构。

综上所述,唯有将问题聚焦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核心部位,清晰梳理、深度反思,帮助学生打开心结,突破作高困难,提升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厚实,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高效。

猜你喜欢

三角板直角重合
缘起“一线三直角”
多少个直角
化归矩形证直角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初识“一线三直角”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三角板“牵手”直尺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220kV线路重合闸运行分析
三角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