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管窥
2019-05-08曹纯杰
曹纯杰
摘要:语文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师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吸收教材内容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和思想的升华,推动素质教学向前发展。教师要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符合了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体现语文学科性质和完成教学目的的重要举措,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德育教育问题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关乎到小学生的个人思想和人生态度,还关系到未来社会的道德风向。实施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观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探讨。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每篇课文都讲述了一定的人生道理,有代表时代特色的优秀人物,有描述祖国壮丽景色的优美篇章,有揭露社会黑暗腐朽一面的文章,有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童话、故事等,这些文章能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及相关的人物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素材,同时教材中还涉及到了多种领域的知识,每个汉字及词语都有其深刻的含义,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带领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指引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使他们摒弃片面的思想,这对他们未来参与社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第一单元包含了《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等四篇文章,从侧面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反应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儿童淳朴、勤俭、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有的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正能量,使他们懂得劳动能带给人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精神。语文教师要把这些德育相关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课文阅读及讲解部分,深化德育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讲解以及指引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通过高质量的阅读能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懂得字词的使用精妙之处,提高学生以读悟情的境界。例如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中,使学生懂得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道理,先让学生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中主要描述了什么事情,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中出现的词汇,理解“依依不舍”“不得不舍”的含義,请学生找出文中人物依依不舍的理由和不得不放鱼的原因,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我舍弃了大鲈鱼,又得到了什么?”思考文中最后一个“鱼”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诱惑人的“鱼”指的是哪些方面?通过朗读、交流、思考等措施让学生理解文中要表达的含义,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获得一定的启示,良好地实现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写作与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中的写作部分是学生的日常练习内容之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有效地实践,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大胆地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在写作中融合德育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某种精神品质来创作内容。比如让五年级的学生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指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对父母不理解到理解的转变过程,内容重要要变现出父母最自己伟大的爱,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把自己要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出来,要求学生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可胡编乱造,写完之后读给自己的父母听,听听他们对自己想要说些什么。通过这篇作文的练习,让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经常和父母交流谈心,消除自身与父母的隔阂,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建立他们努力学习的态度,促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由父母的爱延伸到感恩周围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教师、朋友等,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
小学语文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方式不止以上几种,教师要选取多种有效的策略,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具备教书育人的思想,才能在实践中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以身作则,注重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况昌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2]魏秀立.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3]黎飞灵.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及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