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素描头像教学中提高嘴部刻画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9-05-08戴泽骏
戴泽骏
摘 要:在素描头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五官深入刻画能力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其中对眼睛的研究较多,而对嘴部这个脸部的最主要表情器官重视不够。对素描头像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对嘴部的刻画能力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素描;嘴部;唇形
作为脸部的主要器官,嘴无疑是脸部运动范围最大、最富有表情变化的部位,是构成面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嘴唇的动态变化非常丰富,只看嘴唇的形态,就能知道人物内心是喜是悲。
一、了解嘴部的构造
要画好嘴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结构。嘴部骨架部分可分为:上颌骨、下颌骨、牙齿。从造型上来看,嘴部可分为:人中、口裂线、上下嘴唇、嘴角,这些都是在绘画中要重点表现的部分。
1.人中:位于上唇结节的上部,是鼻子与嘴之间的凹槽,画时注意它会随嘴部的透视进行变化。
2.口裂线:上、下嘴唇闭合后形成的波状线,具有起伏、虚实等变化。
3.上嘴唇:上嘴唇比较长,唇线比较分明,中央有一个上唇结节将上嘴唇一分为二。在表现上唇结节时要注意它的形体对上嘴唇交界线形状的影响。
4.下嘴唇:下嘴唇从横向和纵向来说都可以各自分为三个面,左右两个唇结节形成两个微突点。表现时不能抄袭调子而忽视对该形体的表现。
5.嘴角:嘴部与脸部衔接中非常重要的部位,表现时注意由嘴角处穿过嘴唇边缘相交处在形体上形成的明暗关系。
二、让嘴部有体积
在观察嘴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嘴看成是依附于上下颌骨及牙齿上的圆弧状体积。牙齿的形状类似于马蹄状,嘴唇及口轮匝肌依附在上面,形成半圆柱体的表面结构。嘴唇周围有口轮匝肌环绕,塑造时应连同口轮匝肌的形体一同表现,才能更好地体现整个唇的立体感。因为嘴部在横向上是一个半圆柱体的感觉,所以在表现时要尽量画出中间嘴唇实、两侧嘴角虚的感觉。
三、理解嘴部的肌肉结构
嘴部的肌肉结构也很重要,在画嘴的时候,用笔的走向是根据肌肉的形来走的。当学生了解了嘴部肌肉的所在位置,肌肉的具体走向,在作画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嘴部的肌肉有:
1.上唇方肌:近似四角形,有三个起点分别是内眦头、眶下头和颧头,作用是上提上唇。
2.颧肌:呈带状,起自颧颞缝前方,斜向下,止于嘴角,作用是牵引嘴角向外上方。
3.笑肌:呈带状,起自腮腺咬肌筋膜,行向前下,止于嘴角。作用是牵引嘴角向外上方。
4.口轮匝肌:呈椭圆形,作用是关闭口裂。深部肌束可使嘴唇做内敛、突出、吹口哨等复杂动作。
5.下唇方肌:呈方形,起于下颌骨斜线,止于下唇,作用是下降下唇。
6.唇三角肌:呈三角形,起于下颌骨外斜线,止于嘴角,作用是降嘴角。
四、抓准唇形
在素描头像的训练中,抓准唇形是作画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表现嘴部表情的关键。抓准唇形我们主要从口裂线的形和理解唇形的角度变化规律着手。
1.口裂是表现嘴部表情的关键。在表现对象嘴部表情时,要注意由于上下嘴唇的开合以及微笑、痛苦等表情所造成口裂起伏的变化。表现时可先把握住嘴部标准的起伏和深浅变化后,再根据模特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再也不要将口裂简单地画成一条直线。
2.唇形的角度变化规律。
(1)正面仰视角度嘴部表现规律:仰视嘴巴的外形呈向上的圆弧状,画时应注意两嘴角与口裂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形成的口裂弧度,透视越大,弧度越大。
(2)正面俯视角度嘴部表现规律:俯视角度的嘴部外形呈向下的圆弧状,口裂弧度向下。颏唇沟只能看见一些或看不见。重点刻画上唇方肌与下唇的体感与空间感。
3.半侧面角度嘴部表现规律:半侧面的嘴在绘画时要注意横向上的透视,近大远小。抓住嘴部中心透视线的透视方向,确定嘴部左右两侧的大小和宽窄变化,并且还要注意中心透视线本身的起伏转折变化。
4.全侧面角度嘴部表现规律:嘴唇的形在侧面表现中需要画得饱满一些,这样有助于肉感的表现。上唇的上翘、下唇的下垂要更加明确地表现。
五、掌握嘴部的性别、年龄特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嘴部特征,尤其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嘴部的刻画训练中掌握这些特征和区别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总结归纳一下这些特征。
1.嘴部的性别特征
男性对象:男性口轮匝肌起伏明显,块面转折感强烈。人中和嘴唇边缘偏方,嘴部周边通常生有胡子。
女性对象:女性口轮匝肌起伏不明显,与其他部位穿插交界处基本平滑过渡。轮廓圆润,下唇光滑,高光强烈。
2.嘴部的年龄特征
青年对象:年青人肌肉饱满,结构清晰而富有弹性,皮肤光滑且无明显皱纹。嘴唇厚度强,轮廓明确,高光明显。
老年对象:老人肌肉松弛,口轮匝肌表面纵生许多皱纹。肌肉饱满度不够,嘴角横向拉长。嘴唇不润泽,高光面积和亮度减弱。
综上所述,在表现素描头像的生动性时,我们不可忽视嘴部的重要性,虽然它是一个局部,但嘴部的刻畫对整体脸部的表情、神态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提高学生嘴部刻画能力的教学中,对重难点的分析要透彻,对具体问题有一套详细应对策略。最终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嘴部刻画的要点,提高嘴部刻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家庆.浅谈面部表情肌与人物造型[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5-37,86.
[2]敖久丽,龙云.论质感在素描中的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6(7):17.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