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式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9-05-08彭城辉
彭城辉
摘 要:受到常州市教科院组织的“七校联盟”教学研讨活动同课异构的启发,简单谈了关于化学教材的使用,课堂师生活动的处理以及如何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设计的思考。旨在抛砖引玉,为基层教师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材编排;教学行为对;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的教研是一种探索理想教學途径的重要方法。笔者最近参加了由常州市教科院组织的“七校联盟”教研活动,在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以及参与课后的评课议课环节后,收获很多。
一、谈教材编排处理
常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苏教版化学,本次上课内容为“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课程标准做出了以下要求:能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
第一位教师选择遵循教材编排的知识点顺序安排内容。他选择先从氧化铝的性质切入,以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新课,然后系统介绍氧化铝物理、化学性质;课堂的后半段则围绕氢氧化铝的性质与制备展开。
后一位开课教师,则选择重组教材编排顺序,以氢氧化铝的用途引入,再通过氢氧化铝受热分解过渡到氧化铝的教学板块,然后再循序渐进介绍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见附表)
二、谈课堂教学行为
一堂好课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这两大行为主体的互动就构成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的郑长龙教授曾提出“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指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组有机整体,二者是平等共存的。“教学行为对”是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为了共同完成“教”和“学”的任务而有目的地发生的行为同生共振体。以科学探究为线索,先提出问题,再布置任务,然后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汇报成果,教师则全程参与引导学生,最终共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三、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属于高一化学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常态课的教学往往会陷入“一言堂”的教学误区,但是高中化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给学生机械地灌输科学知识,而在于传授给学生终生受用的方法类知识和观念性知识[2]。
两位教师都注意到这一点,选择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课堂融为一体。原本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都是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第二位教师将科学探究的思想融入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两性”这种特殊性质,加深了学生的实验观、化学元素观。
四、结论
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学学习,笔者认识到一堂好课先要认真研读教材,整合教材,然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对,设计有质量的教学问题,既不能落入简单浮于表面的问题提问,又不能提出超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要提出有思维量契合教学要素的问题,这样才能设计出一堂精彩的课来。
参考文献:
[1]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龚胜强.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元素基化合物教学设计分析:以“率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4):21-2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