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

2019-05-08曾玉婷杜为公

农家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照料养老子女

曾玉婷 杜为公

摘要:目前世界上人口迁移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如异地就业、经商、求学、务工等;另一种是国际人口迁移,一般是由欧洲流向北美洲、发展中国家流向相对较发达的国家,如跨国移民、侨民、非法移民、难民,以及其他如劳务输出和留学生等。无论是国内移民还是国际移民,年轻人携带父母一起迁移的情况都非常少,人口迁移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留守老人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提出

子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而长期离开居住地是导致老年一代留守的直接原因。只要存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必然会存在老人留守的现象。事实上,人口迁移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留守老人并不是当代偶然的社会现象,但国际上把老年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历史非常短,对留守老人问题的关注也只是始于20世纪末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学术界涉及老年人的研究大多是从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临床医学等学科角度人手,缺少相关的社会老年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的研究。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结构因人均寿命延长、控制生育率等出现了明显的老龄化趋势,社会和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和压力明显加重。在联合国推动下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大量的老龄问题研究机构也相应建立起来。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迁移或跨国迁移。在国家正式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非常不健全、老年人主要依靠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支持体系养老的情况下,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与迁移不仅加剧了输出地的老龄化问题,也使得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学者致力于分析研究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特征、现状,及其可能对社会制度结构、输出地和输人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也逐渐有一些国际组织和发展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劳动力迁移所造成的留守老人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福利体制相对完善,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养老保险等正式的社会支持体系;虽然留守老人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子女的外出对家庭养老并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这些国家老年人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而与子女迁移相结合的研究不多。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普遍难以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福利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的供养主要依靠家庭中的代际交换,依靠下一代的资源转移。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迁移,与人口老龄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均被学术界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养老体系的重要因素。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皮特·麦当劳(Peter McDonald)指出,家庭能在何种程度上提供养老保障取决于五个因素:文化(或立法传统)、家庭成员在人口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家庭成员的经济能力和提供养老的意愿。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最终导致家庭养老体系的变化,而迁移正是导致这些因素出现变动的一个诱因。桥本(Hashimoto)等从宏观层面把影响家庭养老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人口、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并认为人口因素如人口老龄化、迁移和家庭结构变化等都会影响家庭养老资源潜在的可获得性。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跨国迁移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体系的影响、留守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等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

二、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涉及的内容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国外学者关于留守老人问题的讨论也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

1.经济供养方面。留守老人经济上能否受益于子女的外出,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策、经济状况、劳动力迁移特征和地方文化等有直接关系。回顾以往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子女迁移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积极的。这部分学者指出,子女外出后经济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会通过汇款等方式为父母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绝大多数留守老人的经济和福利状况也因此得到改善等(Mason,1992)。祖尼加(Zuniga)和赫尔南德兹(Hernandez)对墨西哥留守老人的研究发现,老人普遍鼓励子女外出,因为子女迁移后能增加对老人的经济支持,这些支持不仅可以支付农业生产成本并有所剩余,还能使老人的慢性病有钱医治。克诺德(Knodel)和沙恩迪恩加(Saengtienchi)通过对泰国四个村庄留守老人的案例研究,考察了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给老年人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发现尽管受益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老人的物质条件在子女外出后都有所改善,只有少数老人因子女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收入水平较低和不需要子女提供支持而在经济方面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另一类则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负面的。由于子女的支持水平较低或支持的意愿降低,与家庭的联系减少或被阻断,子女外出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了老人的经济状况(United Nations,2001)。有学者对贊比亚乡城迁移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外出后一般就永久留在迁人地,与迁出地的联系非常少;由于受到赞比亚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迁出子女并没有为留守农村的老人提供充足、稳定的支持(Vullnetari,2008)。对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区农村年轻人跨国移民(主要流向希腊、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后很少会返回家乡,很多老人被子女遗弃了。因为缺少子女的物质支持,加上该国正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福利体制的崩溃,这些老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有的甚至以草和树叶为食(Vullnetari,2008)。

2.生活照料方面。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结构、居住安排和两代人之间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子女外出会改变这些因素,影响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供给,主要表现为:家庭结构小型化,作为家庭养老基础的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和代际同住现象减少(Yuan,1987)。提供照料的人数减少(Yuan,1987)。家庭成员提供照料的能力降低,可以利用的资源减少(Hugo,2002)。女性的外出导致家庭中失去了潜在的照料提供者(Chang,1992)。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式的照料服务体系非常不完善,使得留守的老年人在家庭照料质量下降的同时,又难以获得正式制度的弥补;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面临严峻挑战。有少数学者通过研究和分析认为,留守老人生活照料问题并不一定十分严重。如赞可瑞·兹默(ZacharyZimmer)等以柬埔寨和泰国为例的研究发现,虽然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外出现象很普遍,但两地都有超过80%的留守老人和至少一个子女同住或住在隔壁,这些子女可以提供一定的照料替代和补充(Zimmer,2007)。约翰·贾尔斯(JohnGiles)等对我国农村子女的外出决策与老年人健康方面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老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子女外出务工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人的照料风险(Giles,2007)。

3.精神慰藉方面。国外文献中研究结论大多认为子女迁移会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产生消极影响。一项以泰国一个村庄社会变迁为背景的研究显示,老人在经济上非常依赖外迁儿女的汇款,但能得到的情感支持却减少了。“距离阻碍了儿女向父母表达感激。许多老人虽然能得到好孩子们的物质供养,可内心却感到十分孤独。”戈尔斯坦(Goldstein)和比尔(Beall)对尼泊尔一个偏僻村庄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年轻人在城市就业机会的吸引下离开了社区,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因此被打乱,“乡城迁移成为一把斩断外迁儿女对父母进行情感慰藉的利刃”。尽管这些老人经济宽裕,权益也没有受到直接侵害,但他们仍然觉得孤独和不幸福。麦克瓦恩·吉(Macwangi)等从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赞比亚乡城迁移对农村老年人供养造成的后果,发现案例老人主要和同辈、第三代(孙辈)一起生活,相当一部分独居,只有55%左右的老人有子女留在身边。同时由于社区中缺少各种可以愉悦身心的活动和设施,这些老人的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Macwangi,1996)。

可见,学术界对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受到的影响观点不一,并且这些研究大多表明,人口迁移对留守老人供养体系造成的影响十分复杂。那么综合来说,迁移对留守老人供养体系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呢?这是国外学者存在争议和分歧的一个话题。一些以迁人地为基础、从迁移者视角出发开展的移民研究认为迁移对留守老人的影响是正面的,迁移被看成一种应对风险的家庭策略,对迁移者和非迁移的家庭成员(包括老人)都有利,老人能够从子女处获得更多的汇款和其他信息(Stark,1985)。还有一些主要考察农业向工业变迁过程中家庭关系和结构变化的研究也大多认为迁移对留守老人的影响更多是积极的,并指出为适应现代社会,传统大家庭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Litwak,1987)。很多研究老龄化问题和养老问题的西方学者和国际组织则持悲观态度,认为迁移加剧了迁出地的老龄化问题,侵蚀了扩大家庭作为一种养老资源的功能,动摇了传统的养老规范,削弱了老年人的地位,给非正式的养老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发展中国家正式的养老体系很不完善,导致老年人福利水平下降;有的学者直接表示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老年人被外出的子女抛弃(Randall,2001)。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转型使养老体系变得更加复杂,但并不必然导致养老体系的完全瓦解,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峻,被子女完全抛弃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老人。子女外迁改善了留守老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照料和其他方面的不足(Mason,1992)。尽管老人与成年子女同住的现象与过去相比减少了,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较为普遍,留守老人家庭和自身的应对策略与能动性以及其他社会支持也有助于减少子女外出的负面影响(Frankenberg,1992)。有别的学者注意到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在克服距离障碍、帮助留守老人获得各种支持资源方面的作用,认为这些先进的工具使得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保持密切的联系,履行原来只能以地理位置接近才能履行的义务,其中电话的情感支持作用尤其重要,对于所有子女都外出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Smith,1999)。

现代社会各类高科技产品的发明和发现必然导致家庭经济、教育、宗教、娱乐以及赡养功能的改变或削弱。研究者探讨了家庭成员的角色构成及其内部关系,把家庭当作研究对象。从老年人的角度看,家庭正在经历从结构到功能的转移过程,而“空巢”现象也正是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古德否认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是导致理性的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认为工业化的社会变迁与家庭模式的变化是个相互并行的过程。现代化是家庭规模减小的原因,也是核心家庭的出现并逐渐占据优势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得到的社会资源逐步减少。

三、农村留守老人赡养研究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更愿意他们与子女分开住。墨西哥老年人鼓励他们的子女外出去工作,是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主要靠子女的经济支持来维持。子女外出工作将使得他们得到更大的经济收益,因為子女们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度。

儿子在老年人经济供养和家务帮扶方面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子女的外迁对老人的生活料理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会降低家庭养老质量,并最终造成农村老人生活出现困难或健康状况的恶化。泰国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在经济上非常依赖外出工作子女的经济支持,但他们可以从子女们那里得到的生活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非常有限。许多生活在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虽然常常会得到“好儿女”的经济援助,但精神上却孤单寂寞(Hein and Rossetla,1995)。

關于空巢老人精神赡养这一问题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理论:

1.脱离理论认为,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虚弱衰退,不能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从社区退出,这不但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区。该理论认为,处于老年期的老年人,其生活总基调是消极被动,个体差异、地位差异被忽略,造成了文化特征的脱离。认为老年人只有融入社会且积极的参与社会,才能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2.连续性理论解释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差异,认为人生的生活方式会继续到老年,晚年时代的生活方式,是受中年生活方式所影响的。该理论是以对个性的研究为基础的,而忽视了对个性发展和衰老个体差异的解释,这是不全面的。

3.老年亚文化群理论认为,老年亚文化为空巢老人重新融人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一个一致的功能活动和一个一致的老年人的地位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老年人。

4.年龄分层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年龄从一个层次到达另一个层次,社会角色和职责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环境中认识自己是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来实现的,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环境、个体以及个体与环境结合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1.子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而长期离开农村居住地是导致老年一代留守的直接原因。

2.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

3.现代化是家庭规模减小的原因,也是核心家庭的出现并逐渐占据优势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得到的社会资源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Mason K O(1992)Family Change and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nAsia:What Do We Know?.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mal.Vo1.7(3).

[2]Kreager P(2006)Migratio,Socialtmcturendld-Ageupportetworks:AComparison of Three Indonesian Communities-Ageing&Society-Vol- 26.

[3]Velkoff V(2001)Living Arrangcments and Well-being of theOlder Population: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Population Ageing and LivingArrangcments of Older Pecsons:Critical Issues and Policy Responses,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Bulletin,Special Issue Nos.42/43.New York:United Nations,April.

[4]John Knode,Chanpen Saengtienchai(2007)Rural Parents with UrbanChildren-Social and Economic Imaplications of Migration for the Rural Elderly inThailand.Population, Space and P1ace.Vo1.12.

[5]United Nations(2001)Report of the Second World Asscmbly onAgeing.Madrid, 2002

[6]Skeldon R(2001)Ageing of Rural Populations in South-East andEastAsia// The World Ageing Situation:Exploring a Society for All Ages.NewYork:United Nations,Depamn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ST/E 271-

猜你喜欢

照料养老子女
养老生活
学中文
Tomb-sweeping Day
痴呆照料面面观
澳大利亚照料者暂歇计划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词汇短语园地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