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9-05-08蔡文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

蔡文娟

【摘 要】当前,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战斗在教学、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老师都以不懈的努力继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可见,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方向,要培养出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对我国教学影响最深的理论有三种:理性主义理论、经验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些许尝试和探索,学生普遍乐于参与其中,现将教改体会归纳如下。

【关键词】创新能力;建构理论;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与两种思维有关。一是聚合思维,它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聚合思维是求同思维,是传统教学中高频度运用的思维方式。二是发散思维,它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因此,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方向的求异思维,它是凭着个人的直观知觉对事物和现象作出推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式影响)、流畅性(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念头)、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同寻常的见解)。发散思维的这些特征构成了创新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验主义理论和理性主义理论是一种知识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知识是一种客观、普的、永恒的真理,具有真、善、美的特质,具有一種永恒的价值,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即老师永远是先知先觉的智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教学论。教学改革进行到今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不少的老师忽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满堂灌”“一言堂”,培养出来是一种缺乏丰富感情,缺乏创新意识,只会循规蹈矩地运用已学知识的人。可见,这样的理论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于是,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才能成为如今课程改革中的讨论热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简单反映者,而是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者;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载体,而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认识客体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对象之一。

具体到历史教育,我们首先要更新对历史的理解。过去,我们认为历史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习史者讲求写“信史”;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只不过是把一承不变的东西源源本本地传授给学生。但现在我们看来,历史史实尽管是客观存在的,但历史并非一承不变的,历史是无数习史者千百年来不断思考、质疑、修正、充实的结果,是无数习史者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继续对历史进行思考、质疑、修正、充实,而不是仅仅全盘接受别人撰写或已研究过的历史。因此,历史教育工作者是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去探索历史、钻研历史,主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承不变的历史。事实上,作为深受传统教育影响的历史教师,我们也是在陈旧的方式下被动接受别人撰写或研究过的历史,缺乏真正的历史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必须首先要解放自我的思想,改变我们与学生之间传统意义上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共同探讨问题、共同研究问题的平等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尽管学生有时由于掌握的史料有限或受到其他客观原因的限制,他们的见解可能不太成熟或者出现错误,但这些如果都是他们大胆思考的结果,我们作为教师都应该耐心倾听并给予充分肯定,因为这些既是学生的智慧火花,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端倪。因此,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并与学生平等交流,学会和学生一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共产党当时的人数那么少,怎么就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对于孩子的自主发现,我给予他们鼓励,将历史学界的最新观点介绍给他们,他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对抗日战争中谁掌握领导权,谁起了主要作用有了自己的认识,不再人云亦云。而高中学生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渐趋完备,他们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叛逆敢于质疑权威,教师除了要肯定其创造性外,更要注意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培养其正确观点。

另外,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学会灵活地创造各种生动活泼的、学生乐于参与的历史情景。古人说,学则须疑。只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历史学科与物理、化学学科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不可重复性,物理、化学反应的情景可以反复设置,但历史是一去不复返,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以,我们创设的历史情景又必须根据别人的记载或相关史料。历史教学中历史情景的创设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真实性,我们不能恢复和历史一模一样的情景,但所创设的情景不能脱离最基本的历史史实,不能脱离最基本的历史条件,要让学生在与历史相似的情景中去感受、体验,体味某段历史中人们的生活、生存状态、生存境况和喜怒哀乐。二是生动性,我们创设历史情景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其中,实践其中。因此,创设的情景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处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对新事物好奇心较强,他们对历史课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把历史课当作故事课来认识。我们要综合分析学生的情况,抓住他们对新事物的强烈兴趣,所创设情景要以比较生动、有趣的形式出现。比如:让学生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回归历史”。例如:在讲到《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北京人或者是山顶洞人的一天。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写到:“我是北京人,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因为我们这群年轻人要为洞里女人和孩子们找够食物。我提着棒子出了门,走了不多久,我们就看见前面有一只肿角鹿,它一看见人就惊慌的跑开了,我们拿着棒子追了上去,我们的喊声在山谷里回响……”建构理论下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看见圆圈会想到太阳、饼干、橘子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念诵“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留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问题的选择也应具有多维性内涵,“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及创造性。比如说,我在上《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的时候,就上网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觉得网络的出现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各抒己见。总之,问题的设置,是一个无法穷尽的矿藏,不停地挖掘自有丰硕的成果。再比如:在讲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和绘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遍遍的摹写我写的毛笔字,学生在摹写过程中终于体会到了王羲之为练好书法的毅力和决心,亲身体会让他们真确体会到了应该向王羲之学习什么。

新课程改革没有前人铺路,唯有自己努力,相信我们会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并取得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彭刚,张晓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程[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历史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宋小囡.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