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戏下乡,丰富群众文艺演出资源

2019-05-08江淑芬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

江淑芬

摘要:在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于新时期的精神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紧紧围绕主体开展群众文艺演出活动,送戏下乡,有助于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对于和谐社会稳定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就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展开分析,探究送戏下乡的作用,以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艺演出;送戏下乡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236--01

在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对于新时期的群众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该持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通过送戏下乡开展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加强群众文艺演出研究,大力推行送戏下乡是必然选择,可以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水平,为后续相关工作持续推进提供支持。

一、群众文艺现状

为了持续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应该仅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力量,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乡风文明活动,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

三角镇曲艺协会、三角镇飞扬艺术团每年分别开展40及20多场的下乡义演,有镇内外演出的也有送到其它市去的,其中三角镇粤剧协会下属社有四个(联谊曲艺社、新声曲艺社、蟠龙东边曲艺社、大地曲艺社)一个粤剧团(花锦绣),总会员近300人,各社及剧团都有固定的训练场地,有自己的道具设备,每周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常利用节假日送节目到群众中。三角镇粤剧协会申报了市二级资助社团,全年送戏下乡中,有6场演出是享受市级支助,飞扬艺术团2018年初也成功申报为市三级受助社团。有4场义演享受市补贴,其余演出费用匀来自自筹。加之演员均为业余爱好者,镇政府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存活运营难度较大。虽然镇内每年有慈善文化巡游、节假日文艺汇演提供展示舞台,这些文艺团体也会积极响应并志愿参加慈善义演及文化巡游活动,但是由于一直缺泛应有的发展资金,使文艺团队的发展举步为艰,所以发展得不好,难以吸收更多青年人加入,更留不住年青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群众文化建设持续推进。

二、群众文艺演出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一)主要目标

在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建设和发展中,为了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应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制度化落实人均文化支出基本保障,建立完善的工艺演出活动补贴制度,培育更多送戏下乡演出主体。在下乡演出活动中,应该对剧目编排和舞台表演等相关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培训,提升演出团休的专业化水平,为群众呈现更加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送戏下乡是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主要途径,应该获得文化主管部门认可的同时,申请演出任务,逐渐培育专业为文艺院团骨干队伍,建立农村演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文艺演出活动匮乏的问题,满足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

(二)主要原则

其一,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为了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坚持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统一原则,塑造健康的精神文化,逐渐打造农村文化阵地。

其二,公益性原则。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政府出资购买,专业院团演出,农民看戏。在政府补贴支持下,组织专业的演出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避免为当地财政带来负担,切实将关怀传递到农民群体。

其三,广覆盖原则。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将群众文艺演出活动送到乡镇农村各个地区,拓宽覆盖面,不允许仅仅局限在某个地区。

其四、推动文艺创作及作品的评比和交流,提高文艺工作者多出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水平,把具有时代意义的充满正能量的优秀节目送到群众中去。

三、群众文艺演出送戏下乡活动内容

(一)贴近群众,送戏下乡

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应该贴近群众日常生活,持续推进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演出优势在于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群众创作的同时群众演出、群众观看,群众受到演出活动情绪感染,陶冶情操。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夫妻识字》,还是当前的东北二人转,凭借着贴近群众生活的优势,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巨大的魅力,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最具代表性的群众文艺活动,当属中央电视台的《农村俱乐部》节目,以组织艺人下乡演出为主,历经数十年仍然存在,正是因为它汇集了群众文艺演出的精品力作,才让节目发展到今天,对于群众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表现手段和文化载体逐渐多样化,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但是,由于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涌动,人们群众参与群众文艺活动的积极性逐渐下降高,严重影响到我国基层的群众文艺活动整体水平。

(二)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特点

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中,是党和政府的有效宣传活动,具有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特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短、平、快。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中,将节目创作转移到舞台上,节目内容主要是取材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就地取材,创作周期短。演出形式更具地方特色,内容鲜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可以根据演员特点针对性的创作。(2)分散性。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中,文艺工作者来自不同行业,行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这就导致创作者人数保持着不均衡发展态势。而且群众文艺创作者的爱好广泛,受到群众文化多样性所影响,群众创作形式逐渐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业余文艺创作分散性特征形成。(3)业余性。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任何事情都处于变化之中,可以及时反映出社会变化情况,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相较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人员多数是未经过专业训练,很多文艺团体经费自给自足,在农闲时演出。这部分人员多数为高中学历,文艺活动停留在大概会的层面上,并不具备过于专业的能力,自然谈不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群众文艺演出侧重于农村、社区

送戏下乡演出是群众文艺演出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丰富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形式。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中,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活动方案。近些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推动企业基本改制的同时,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应该侧重于农村和社区,逐渐朝着社区转移。社区中聚集了众多文艺人才,其中不乏文艺爱好者和专业文艺人才,热爱组织社会公益活动。由于社区人口密集度较高,组织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有舞台,有群众基础,通过文化建设活动可以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群众的日常生活组织文艺演出活动。

(四)推行菜单式服务

在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演出时间,推行菜单式服务。不同地区的文化需求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可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应该在调查基础上报送送戏下乡演出需求菜单,其中包括地点、内容、时间,实现对文艺演出活动统筹安排。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特点,需要合理安排文艺演出时间,避免影响农民的正常农业生产活动开展。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文艺演出活动,可以推行小分队演出形式,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演出时间在120分钟以上,以此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结语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可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应该寻求合理的群众文艺演出活动途径,发挥送戏下乡优势。在政府的主导下,打造专业艺术团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
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探究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浅议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以民间文艺团体推动基础群众文化的繁荣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