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活用好初中数学教材
2019-05-08李剑忠
李剑忠
【摘要】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读教材,注重教材中每个知识点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安排.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活用好教材是每位教师终身追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研读教材;用好教材
多年来,对多位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观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阅读不够精准、把握不到位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甚至一些教师还出现教学目标偏离,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低效或失效.为此,我们倡导教师读懂教材、读透教材,让教师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依据新课标,用活用好教材也是农村贫困地区保证数学教学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一、根据新课标精心研读教材,明确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
在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研读教材是用活用好教材的前提.学习研读教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研读教材中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教材中的教学重点
教师依据新课标,要用活用好教材,就要从教学的总体上把握教材,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适当调整和拓展补充教材内容.备课时,要依据新课标确定教学侧重点;教学时,要依据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以新课标为本、教材为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敢于质疑教材,弥补教材的不足,以开放的心态完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取舍,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不要把“教材”看成是完美无缺的“神”.
(二)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函数”蕴含了模型思想、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在“平行四边形”一章中,集中体现了推理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和类比的思想.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不仅要找出学习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而且要确定在哪些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哪些学习活动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在每章的引言和小结中,更明确地指出了该章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章引言和小结中挖掘本章的主要思想方法,然后探寻支撑思想方法的相关具体内容.
(三)研究教材中的“探究”,明确这些探究的设计意图及其作用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是: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它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和你的猜想一致吗?此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度量和猜想,然后,对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同学们要通过动手——画、度量、证明;用眼——观察;用心和脑——猜想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就是在几何教学中对理性思考的重视.
我在教学此探究时,先让学生各自动手用直尺和三角尺推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请同学们再用眼睛“观察”其边的长短和对角的大小,然后再动手“度量一下”,和自己的“猜想”是否一致,最后,进行“推理证明”.
(四)研究教材中的习题,做到精准教学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77页习题28.2复习巩固的第3、4题,就是两个非常典型的好题.第3题的问题是:求飞机A与指挥台B的距离(结果取整数),这个问题是求两点间的距离,所以应求线段AB的长;而第4题的问题是:此时帆船距灯塔有多远(结果取整数),此题的图就借第3题的图来说明,因此,帆船为B,灯塔为AC,这应该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此题应求线段BC的长.
二、用活用好教材是贫困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在教学时,以静为动,以远为近,化难为易,适当补充是用好教材、变教材为学材的关键.
(一)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静与动”的关系
静与动就是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用文字或图片表示的静态的内容,用多媒体视频、动画,或者用教具现场做实验,借助学生所在的教室、周围环境等三维空间,使其生动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并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化难为易”的关系
化难为易,就是将教材中估计学生学有困难的内容,采用增加情境、动手实验、探究等过程,或采用适当细化、铺垫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时,除教材上三个思考所介绍总结的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積逐次递减3;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从而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外,我又用“相反数”的知识来进行辅助教学,如,(-2)×3=-6是表示3个(-2)相加的和是-6;(-2)×(-3)=6,是表示3个(-2)相加的和的相反数是6.这样就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法则.
(三)在教学过程中做适当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适当补充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及后续学习的需要,适当增加教学情境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与解析式中k,b的关系时,除了同一条直线上、下或左、右平移后所得解析式前后的k,b的变化外,再补充教学:两条互相垂直直线的解析式中k与b的关系.
用教材的目的,是通过活化使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通过补充、更新、细化,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和适合学生的学习.总之,教材是教师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是教师新时代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手中最好的学习读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