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2019-05-08王树平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佛教

王树平

摘    要: 佛教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不少生态保护思想。佛教的因缘观、轮回说、同体大悲精神等,教人以系统、整体、联系的视角看待自然环境,形成“心灵生态”“身体生态”与“环境生态”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为当今的生态哲学提供理论借鉴。佛教生态思想和环境伦理,主要体现在佛教经典的思想和佛教戒律中。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保护现代的自然环境和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佛教    生态哲学    环境伦理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在佛教文化方面进行生态哲学的探源有利于更好地丰富生态文明的理论。现代的生态哲学起源于对近代工业文明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自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们以人为中心,习惯于以“主客二分法”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将自然环境置于与人类对立的位置,大自然成为人类不断征服的客体,人类的发展似乎就是要不断地从这个客体中索取财富以满足人类的贪欲。几百年的发展使人类逐步进入现代化,而大自然却被人类破坏得满目疮痍,生态危机此起彼伏。20世纪一些生态学家开始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土地伦理”说,主张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人类是环境共同体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应共生共存;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进一步把伦理价值导入生态领域,突破主客兩分的观念,形成整体、关联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央党校的乔清举教授系统研究中国儒家哲学中的生态思想,他认为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生态的,儒家从未把人和自然分割开来,儒家“天命之谓性”“天人合一”、天道即是人道的基本认识奠定了服从自然秩序的存在模式①。同样,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研究佛教,会发现佛教思想中蕴含许多生态保护的思想。佛教的因缘观、轮回说、同体大悲精神等教人以系统、整体、联系的视角看待自然环境,形成“心灵生态”“身体生态”与“环境生态”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可以为当今的生态哲学提供理论借鉴。

一、佛教基本思想的生态价值

(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思想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般涅槃经》提到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②是佛教的基本伦理道德思想之一,强调对世间一切罪恶的行为都不应去做,而对于世间一切善好的行为应当积极努力地奉行。关于善恶的划分标准和具体规定体现于具体的佛教义理和戒律中,例如“十善”“十恶”、居士五戒等。

“自净其意”体现了佛教内向、收敛、对外不干预的精神气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佛教徒总是摒除过多贪欲,采取万事随缘、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大般涅槃经》指出通过七善法达到梵行:“一者知法……四者知足……”③在下文论述何为“优陀那经”时强调“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静”④。这种出世的情怀间接成全了客观生态世界能完好无缺地自然发展。《佛遗教经》要求“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于四供养,知量知足”“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⑤。在这种观念下,一个人对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坏是很低的。佛教文化能使人的身心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二)慈悲精神促进环境保护。

佛教以慈悲为本,“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⑥。慈即心理上希望他人快乐,行为上给予他人快乐;悲即心理上希望他人远离痛苦,行为上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⑦。慈悲的客体对象除了人之外,还泛指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甚至连一棵草也不能随意践踏。佛教徒力求以一种大爱、谦卑、忍让、奉献、牺牲的态度处理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践行其慈悲的道德伦理思想。

慈悲精神的极致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菩萨亦尔,有大慈悲怜愍一切,于诸众生犹如父母,能度众生于生死河,普示众生一实之道,是则名为大般涅槃。”⑧“视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⑨在这种慈悲观念下,佛教徒与众生不只是平等相待的关系,更是人主动献身于“爱他”胜过“爱己”的菩萨道中。具有这种精神的信众更多的是牺牲自身利益以成全众生。佛教徒由此扩展到对整个自然的态度也是关爱、保护式的,而非掠夺式的。

(三)信奉因果规律和六道轮回使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此形成因果报应的道德伦理,约束着佛教徒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世间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生成,是变化无常的。但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因果规律的。因果规律不只在社会人伦范围内,而且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动植物生命和其他自然之物的善恶行为都会形成一定的业力,构成六道轮回的果报。在这种循环的伦理秩序中,信众不会在大自然面前盲目自大,他们畏惧果报,收敛自身行为,避免产生恶因,无形中对自然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除了由于相信因果和六道轮回而敬畏自然外,佛教还根据众生皆有佛性而产生众生平等的观念。《金刚经》主张平等地度化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⑩这就为环境道德伦理奠定了基础——承认和尊重所有有情生命的价值,进而承认和尊重客体自然的价值。佛教在尊重自然和众生中不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万法唯心的思想有利于形成整体、联系的生态观。

佛教的宇宙自然观主要表现为“万法由心造”的思想。《大方广佛华严经》:“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11《解深密经》通过论证外在环境与识的关系,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识的变现,阿赖耶识是万物生起的种子,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唯识宗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我”指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的情欲、意志、自我意识活动等属于“我”;“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属于“法”12。“我”和“法”都不是实有的,而是虚假的、空的。

佛教所秉持的不单纯是现代主客二分意义上的“唯心主义”,因为佛教通过提出“空”这一属性打通“心”与“色”(存在)的关系,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3,最终超越主客对立的分别式的世界观,实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14。在这种思想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是一种整体合一、互相联系融合的关系。

二、佛教戒律中的生态保护内容

佛教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灭诸过失而制定了诸多戒律,这些戒律成为佛教徒身、语、意的重要依止。佛教戒律中蕴含丰富的生态保护内容,本文特选取与生态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对动物的保护。

佛教戒律中最重要的就是“禁杀生命”。这里的生命主要指有情众生,包括人和动物。佛教在家居士应持的“五戒”、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中第一条即是“不杀生”。

比丘250戒,比后尼348戒都有“不杀”的戒律。佛教徒持戒修身,力图做到守口摄身意莫犯,不恼一切诸有情。《大智度论》卷十三:“诸余罪当,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15犯杀戒之人,将会遭受相应的恶报,要么死后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要么生时遭受多病、短命、横死等恶报。

佛教大乘戒律经典《梵网经》卷下讲到修习大乘菩萨行所依持的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十重戒第一杀戒中讲“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16。基于戒杀生的戒律,佛教徒大都敬畏生命、爱护自他生命,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禁止杀生相反,佛教鼓励和提倡放生、食素。《梵网经》卷下四十八轻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中讲:“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17《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中讲:“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得已笼系随与水谷而复还放。”18《坛经·行由品》讲到慧能的戒行:“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19《梵网经》卷下四十八轻戒第三食肉戒中讲:“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20此外,《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经典中都有禁止食肉的规定。自梁武帝后,食素便成了中国汉地佛教的普遍传统。基于“六道轮回”理念和“同体大悲”精神,佛教把众生看作自身父母一样来对待,以孝顺心善待所有的生命,这可以说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完全平等地扩展到自然环境伦理中。

另外,佛教认为放生、素食等善良的道德实践意味着无量功德,能使人得到长寿、健康、安乐、吉祥的果报,这种观念促使很多信众主动关爱动物和保护自然,因为他们相信这能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修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佛教观念中“自他不二”,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自己的身心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是统一融合的。

(二)对草木植被、山脉河流等的保护。

佛教戒律中有明确的保护山林的内容,《梵网经》卷下四十八轻戒第十四放火焚烧戒中规定:“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21

“自古名山僧占多”,历来佛教僧人和信徒对名山大川都十分保护与敬畏。奇异、美妙的自然景观有利于净化人的心灵,佛教徒喜欢在清静的山林中修行。历代高僧大德在自然山林中弘法利生,使社会各界人士在心向善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吸引到大自然的美好中,使身心回归自然,逐渐形成了许多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等。这些名山得益于佛教徒的聚集而闻名,因佛教徒的敬畏和保护而使其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很多佛教徒在山中植树造林、守护寺庙,例如能海法师于1953年—1958年期间在吉祥寺“亲自率众植树造林五百余亩”22。高僧大德还以身作则,教化周边,带动周边百姓共同爱护自然环境。

三、佛教中心灵生态、身体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

由佛教的“万法由心造”“因果”“缘起”等观念可以看到佛教思想中蕴含着心灵生态、身体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思想。佛教的心灵不是现代人心理学上狭隘的心理,天台宗认为“一念三千”,即一切世界现象都存在于人的一念心中。由此可见人心灵的生态系统是多么广大。禅宗六祖慧能有“自心是佛”说,心不仅是成佛的基础,还是内外世界的基础。一念清净即是天堂净土,心若贪嗔痴则产生地狱。禅宗对心念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对心灵生态进行环保的表现。

佛教从根本的心灵教化出发,教人一心向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从而解脱烦恼,达到内的宁静、喜乐和光明。在佛教徒修习过程中,内心的生态由混乱、烦恼、焦虑、嗔恨等消极状态逐渐变为镇定、宁静和祥和的积极状态;在这心灵不断趋于光明、健康的过程中,身体也会自然发生正向的转变,身体逐渐变得清安自在;拥有这种健康身心的人会选择过一种简单、适度、知足的生活,以一种温和、无侵犯的态度对待自然,使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相应的,大自然优美的绿水青山与和谐的生态系统会进一步增益人的身心健康,如此心灵、身体、自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今生态环境的危机,不仅威胁到大自然本身的存在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延续,还直接将危害反噬给人类自身,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造成一些群众产生呼吸道疾病,土壤和水的污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城市垃圾围城影响城市居民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很多物种濒临灭绝……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无不是因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私欲膨胀、竭泽而渔,只图一时的利益和发展造成的,最终归根于人类的心灵生态出现了问题。要化解当前的生态危机,就要从人们的心灵入手,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态家园更和谐美好。太虚大师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中深刻论述了由人心的净土到人间净土的过程,他指出:“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23人间净土必然是生态和谐、环境优美之地,佛教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思想如能得到有效挖掘和弘扬,将从心灵和行为层面上教化和引导信众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其他群众共同维护好生态环境。

综上,佛教思想中涉及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的内容,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但应该看到,其中存在过分消解人的地位的“自然中心主义”倾向。在21世纪,构建现代化背景下的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在汲取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精华的同时,果敢地抛弃其中的糟粕,勇于担当起人类在生态文明中的使命和责任。

注释:

①乔清举.儒家生态思想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

②③④⑥⑦⑧⑨18任继愈,主编.中华大藏经·第十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8,158,158,165,161,254-255,173,158.

⑤16172021任继愈,主编.中华大藏经·第二十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50-53,780,782,781,782.

⑩任继愈,主编.中华大藏经·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8.

11任继愈,主编.中华大藏经·第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789.

12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0.

13佛教十三经·心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3.

14佛教十三经·楞严经·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8.

15任继愈,主编.中华大藏经·第二十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331.

19《佛教十三经·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98.

22王引兰.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J].五台山研究,2002(4).

23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四编支论5“建设人间净土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善有善报”与“善不受报”——佛教善恶“因果”观辨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