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鲸》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9-05-08任丽芳薛辉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柱哺乳动物名片

任丽芳 薛辉

【教學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哺”的正确读音,理解“上腭”“鳍”等生字词的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和结构,感受行文的详略安排。

3.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围绕“鲸是哺乳动物”整合文本和相关资料用第一人称进行说明。

4.增强对鲸的亲近感,激起保护鲸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相机识字

师:课前,我们在视频中认识了神秘的海上巨无霸——鲸。今天,鲸还给我们发来了一张名片呢!

(师出示)

我的名字叫鲸。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如果我把嘴巴张开,可以当餐厅,里面放上一张桌子,周围坐上五六人绝对没有问题。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3吨重,7米长,我每天体重增加90千克,每小时增加4千克,每天能吃3吨食物,你看惊人不惊人?有人叫我“鲸鱼”,千万不要误会,我可不是鱼。

师:听了鲸的自我介绍,你对它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呢?

生:我对它的生长情况比较

感兴趣,它是怎么长这么大的?

(师板书:生长)

生:我对它的外貌比较感兴

趣,每头鲸都是一个样子吗?

师:哦,你对它的外形很感兴趣。(板书:外形)同学们,这里有一组与鲸形体有关的词语,你能读准吗?(出示:鳍、上腭、胎、肺)

(生读)

师:都读准了,跟他读。

(生齐读)

师:谁能指着图片,说说刚才的词都指鲸的哪些部位?

(生上台指鲸的部位)

生:胎和肺在它的身体里,我们看不到的。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鲸的鳍,(指图片)长在背上的就叫“背鳍”。(生齐读)长在尾巴上的叫尾鳍。(生齐读)上腭,人的口腔中也有,来舔一舔,口腔的上壁就是“上腭”。(指图片,生齐读。)刚才,她说胎和肺我们都是看不见的,肺是起什么作用的?

生:肺是用来呼吸的。

师:对。注意,“肺”是非常容易写错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左边肉月旁,窄窄的,右边横、竖、横折钩,最后一笔要看清,最后一笔竖,从上到下要贯通,这样才能呼吸。

(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仿写,师提示注意点。)

二、初读梳理,感知逻辑

师:看来同学们对鲸都充满

了兴趣,那么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鲸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结合你的预习说一说。(师出示自读要求,略。生读课文。)

生:这篇课文是从鲸的大小、形态、种类、食物、呼吸、睡觉和寿命等几方面来写它的特点的。

师:他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第2自然段应该是写鲸

的进化而不是鲸的形态。

师:有不同意见了。

生:第6自然段是写鲸的休息。

师:我们来看看第2自然段,刚才两位同学的意见不同,这一自然段到底写了鲸的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第2自然段主要

在介绍鲸的什么?

生:进化。

师:第2自然段是介绍鲸的进化。(出示板贴:进化、种类、食物、睡觉、呼吸)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呢?

生:鲸的繁殖情况。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到底是

讲什么呢?我们一齐读一读。

(生读)

师:谁来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侧重介绍了什么?

生:介绍了鲸是胎生的。

师:它的繁殖特点是胎生。(出示板贴“胎生”)同学们,文章是从这些方面来介绍鲸,那如果用结构图来表示,你们会怎样填写?

生:大小、进化、分类放在前三个。食物、呼吸、睡觉、胎生放在后四个,它们都属于习性。

师:你们同意把后四个方面

一起归纳为习性吗?

生:同意。

三、重构文本,感悟写法

师:你看,我们一下子就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和结构,说明这篇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初读完课文,再来看看鲸的名片,看看在哪些地方我们能利用文章的内容对它进行补充说明呢?小声读一读,想一想。

师:有发现的同学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可以加一些具体内容,说明为什么鲸和鱼长得很像,却是哺乳动物。

师:是呀,这些在名片中没有说明。鲸是鱼字旁,说明古人曾误认为鲸是鱼类,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鲸不是鱼类,而是——

生:哺乳动物。

师: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

介绍鲸是哺乳动物的?

生:进化、呼吸、胎生。

(师把 “进化”“呼吸”“胎生”的板贴放在“哺乳动物”旁)

师:课文从这三方面介绍鲸是哺乳动物,如果我们把这三方面补充到名片当中就可以为鲸证明“我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了。下面我们就进入文章第2自然段,圈出鲸进化过程的词语,试着用自述的形式说一说。

生:我生长在海洋里,因为长得像鱼,所以很多人管我叫鲸鱼,但我并不是鱼类。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和牛羊的祖先一样也是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祖先迁移到附近的浅海里。后来,又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的前肢慢慢变成了鳍,后肢完全蜕化就变成了鱼的样子,并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师:他有没有把鲸的进化过程讲清楚?他是抓住了哪些词把鲸的进化条理讲清楚的呢?

生:他抓住了时间关键词“很远很远的古代”“后来环境发生

了变化”“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

年代”。

师:对,抓住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就能把鲸进化的过程讲清楚。一般科学性的说明文涉及年代的词一定要具体说到精确的年份,这里用的时间词都有怎样的特点?

生:很笼统,说不清在什么年代。

师:这里用这么含糊的词语

是不是说明它表达不准确呢?

生:不是,因为我们也不能确切说出鲸进化的时间,所以用这些词其实是很确切的。

师:对了,这样用词更能表现它的科学性。我们在介绍鲸的进化过程时,要抓住时间词才能说得有序、准确。(板书:有序、准确)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在下面配了三幅图,如果借助这三幅图的提示,谁能把你的介绍变得更直观形象?

生:我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我的祖先在很远的古代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它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后来,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迁移到浅海里。听老一辈说,它们还能在水里听出声音呢,你说厉不厉害?后来为了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后肢渐渐进化成了鳍,也就是你们看见的背鳍和尾鳍。后肢完全蜕化了,适应了海洋的生活。其实,我们是哺乳动物,我们的祖先就像陆地上的猛兽一样生活着,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师:他借助直观的图片就把这段介绍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了。(板书:形象)

师:还有另外两个方面也能说明鲸是哺乳动物,你能不能也像

刚才那位同学一样,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介绍呢?同桌合作,分别选择第5或第7自然段用自述的形式有序、准确地介绍鲸的呼吸和繁殖情况,如果能介绍得形象生动就更好了。

生:大家好,我是鲸。虽然我长得像鱼,但你们可别误会,我并不是鱼哦!我和牛羊一样都是用肺呼吸的,而鱼是用鳃呼吸的,这一点是我不是鱼类的最好证明。但我又和其他哺乳动物有点不一样,其他的哺乳动物的鼻子都是长在脸上的,但我的鼻子却是长在脑袋顶上的,你说奇怪不?而且我们鲸呼吸时都会浮出水面,把鼻孔露在外面,呼气时会喷出水柱,就和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好看。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然就会闷死。我们鲸也是分不同种类的,既然种类不同,喷出来的水柱自然也就不同了。比如我们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十分漂亮,而齿鲸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很不好看。那些有经验的科学家,在岸上看一眼就能知道我们的年龄、体型和种类。现在,你们明白我们是哺乳动物了吧?记住,我们可不是鱼。

生:我们鲸是胎生的,就像小宝宝一样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靠着吃妈妈的奶长大,这说明我是哺乳动物。我有一个兄弟,叫长须鲸。它是个大家伙,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能长成大鲸,变成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我们的寿命很长,能活几十年到一百年,很多鱼类都很羡慕我们。记住,我们是哺乳动物哦。

师:刚才两位同学有没有按要求把鲸的呼吸和胎生情况介绍给大家呢?

生:他们把鲸必须呼吸说得很清楚,如果不呼吸它会憋死的。

师:所以这里用了一个强调肯定的词——必须。

生:就像猎鲸者,偷捕时先把鲸的鼻孔堵住,如果把鲸的鼻子堵住它就会窒息而死。

师:所以,作者的用词是多么准确。此外,刚才这位同学还准确地介绍了两类鲸呼吸的模样,他是怎么说的?

生: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师:我们在介绍鲸的进化过程时借用了图和表来说明,现在我们能不能也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两类鲸的水柱不一样呢?谁愿意上来试试看?

(师画鲸,生画鲸喷出的水柱。)

师:本来你把齿鲸的水柱画得很长,为什么后来又擦掉一部分呢?

生:因为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指黑板)借用这样的示意图,我们就能形象地介绍出两种鲸所喷出的水柱有什么不同了。(板书:用图表)那么,把水

柱说成是喷泉又是怎样的说明方

法呢?

生:这是一种打比方的方法。

(师板书:打比方)

师:借用打比方和用图示的

方式把鲸的呼吸方式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大家还记得刚才那位同学是抓住什么介绍鲸的胎生情况的吗?

生:抓住了数字,如十多米长、七千多公斤重、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

师:这里的数据和“进化”那一部分可不一样,写得准确。为什么此处不能用模模糊糊的词语来写?

生: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在科

学界明确的,只有准确地写出来才能更好地体现科学性。

师:是啊,通过列数字的方式,作者准确地给我们介绍了鲸的生长情况。(板书:列数字)可是,“十多米长”“三十公斤”“五十公斤”你們有切身的感受吗?

生:十多米长大概就是我们教室那么长,一头鲸生下来就有我们教室那么长,真是非常的惊人。

师:他用了什么介绍方法?

生:作比较。

(师板书:作比较)

师:对呀,把鲸的长度和我们教室的长度做了一个比较,我们就能准确地感受到鲸生下来就是一个庞然大物。那么,三十公斤、五十公斤呢?

生: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大概有一个十岁的未成年人那么重。

师:你有多重啊?

生:三十五公斤。

师:一头鲸生下来,每天都能长一个他那么重,很惊人啊!所以,在列数字的基础上,再通过作比较就能把鲸的胎生说得准确而又形象了。同学们,课文介绍到鲸的寿命也很长,是不是因为这样海洋中的鲸越来越多了呢?

生:不是的。

师:这里有这样一段资料,谁来读?

(生读课后资料卡)

四、综合创造,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这里也举出了具体的数据,让我们感受到鲸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如果我们把这段资料也放到它的繁殖情况中,是不是更能引起大家对鲸的保护意识啊?(生点头)最后,请四人小组合作,从三个方面以自述的形式介绍“鲸是哺乳动物”,尽量做到有序、形象、准确,提供的图片、简笔画、课后的资料都可以借用。

(生四人小组合作练习)

生1:大家好,我是鲸。别看我们个个长得像鱼,但我们不是鱼,是哺乳动物。接下来,由我们的长须鲸来介绍鲸的进化史。

生2:大家好,我是长须鲸,关于我们为什么是哺乳动物,这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当时,我们的祖先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你们瞧,它们多快活呀,在这个环境中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被迫迁移到附近的浅海里。后来,又过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都变成了鳍,后肢完全蜕化了,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生1:刚才,长须鲸通过进化说明了我们是哺乳动物,接下来有请蓝鲸来介绍呼吸情况。

生3:我们和牛羊一样都是用肺呼吸的,所以我们不是鱼类。我们的鼻子是长在脑袋顶上的,是不是很奇特呀?我们呼吸的时候会浮出水面,喷出的水柱可漂亮啦,就和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要呼吸一次,呼吸时必须浮出水面,否则就会闷死的,呼吸完再潜到水里。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大家族吧!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可爱善良。另一类是齿鲸,长着凶猛的牙齿,在海里横行霸道,欺负我们。我们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十分漂亮。而死对头齿鲸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像片破船帆一样,难看极了。大家不要告诉它们,否则它们会来咬我

们的!

生1:蓝鲸介绍了我们是用肺呼吸的,这也说明我们是哺乳动物。接下来有请座头鲸来介绍我们的繁殖能力。

生4:我们鲸是胎生的,可不像鱼子宝宝,那么多堆在一起,看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靠着吃妈妈的奶长大。我的一个兄弟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便能长成大鲸。我们鲸的寿命很长。可是,就算寿命很长也不能弥补即将面临灭绝的现实。我们鲸两年才产一头幼仔,加上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捕杀,我们将很快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蓝鲸一样,它们在二十世纪被人类捕杀了三十多万头,现在全世界已经不到五十头了。小朋友们,可要赶紧保护我们,不要让我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哦!

师:同学们从鲸的进化、呼吸、胎生这三个方面有序、准确、形象地介绍了鲸是哺乳动物。课前你们说还想从更多方面了解鲸,那就课下围绕感兴趣的某一方面搜集资料,结合课文用自述的口吻说一说呢。

【评析】

《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其他三篇课文分别是《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都是典型的说明文。因此,在教学时必须首先体现出课文鲜明的文体

特征。

一是清晰的结构特征。教者引导学生抓住行文的关键句,快速提取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发现课文依次介绍了鲸的大小、进化、分类、食物、呼吸、繁殖等情况,然后把串联起来的内容进行结构化,发现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又进一步以“哺乳动物”为核心,对行文板块进行创造性重组。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结构的简明、清晰。

二是鲜明的说明方法。比如介绍鲸呼吸时作者用了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鲸的繁殖情况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者还在课中因需而生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怎么才能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就成了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关注点,这样说明文就上出了鲜明的“说明”味。

三是准确的语言特色。说明文的语言兼具科学性和生动性。任老师能注意引导学生对科学名词进行准确理解,比如对鲸各部分器官的讲解用了直观图示法,对“哺乳动物”“胎生”等词的理解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准确掌握科学名词。在品读鲸的进化过程时,任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运用表示时间词语的模糊性,进而发现这种模糊正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品读鲸的呼吸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准确又

形象。

然而,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并不能通过抽象的概念,或以知识传授的方式教给学生,而应通过学生主体的语用实践来获得。从本课教学来看,教者很好地贯彻了语用教学的理念:

一是融合各类文本,创造语用载体。课前介绍鲸活动的视频激发起学生了解鲸的兴趣,让学生对鲸产生整体的形象感知;导入部分的名片与课文进行相互补充,第一次由名片到课文,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鲸奥秘的兴趣;第二次由课文到名片,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对比,找到创造性重组文本、补充名片空白的语用点;第三次,超越课文和已有名片,围绕“哺乳动物”这一特征给鲸重新制作名片。学生在介绍鲸的繁殖方式时,相机介绍鲸濒临灭绝的险境,自然产生保护鲸类的真挚情感。

二是围绕核心问题,设计语用活动。教者围绕“鲸是哺乳动物”让学生重组行文结构,融合各种文本,进行具体说明。学生通过名片与课文的对比,发现可以对“哺乳动物”进行补充说明,进而发现可以从“进化”“呼吸”“胎生”三方面来进行具体说明,学生随即产生了品读课文、内化语言、创造表达的需求。正是这种语用需求激发学生去具体品读文章的段式结构、说明方法和遣词造句,教者在其中进行了巧妙的穿插、点拨、引导,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说明文的特点,又可以让学生在真正理解内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达。

三是不断创生需求,渗透语用体验。在学生交流名片时相机渗透本课的字词教学,字词教学又不割裂于鲸的形体感知。在学习鲸的进化部分时,让学生先尝试介绍,然后与文本进行对比,发现作者用词的科学性,教师相机提供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用图表更能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于是,在介绍鲸的呼吸时,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需求:画一画不同类鲸喷出的水柱的不同形态,借助示意图让大家直观感受鲸呼吸的特点。在介绍鲸的胎生情况时,教者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它这种繁殖方式也是導致它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因而学生在介绍鲸的繁殖情况时主动联系到了鲸类保护的问题。正是因为课堂形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语用体验场,学生才能在情境中吸纳,也能在情境中创生。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整堂课

学生学得情趣盎然,那不仅是因为《鲸》本身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我发现、语用创造,在自己的作品和自我成长的体验中感受到了阅读和创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进化过程后,教者及时进行方法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结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呼吸”和“进化”部分运用这种方法结构,通过对照方法的点评,促进学生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不断优化自己的原始表达,这种课堂的生长感会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最后一个小组围绕“鲸是哺乳动物”的介绍可以说有机渗透了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并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充满了儿童天然的灵性。

综上所述,关注文体特征,聚焦语用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成为《鲸》重要的教学特征,也使《鲸》成为说明文教学的典型课例。(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水柱哺乳动物名片
探探鲸的水柱
自制迷你喷泉
洗车新体验
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
水柱有“魔力”
会员名片
会展名片等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会展名片
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