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四步”提升策略
2019-05-08李江杰周雨婷
李江杰 周雨婷
摘要: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构思可实施“四步”提升策略,即写什么,用什么写,怎么写,写得怎么样。以此为作文的支架,师生共同丰富文章内涵,完成高质量的写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能力;提高策略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教授写作知识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多年来,很多高中生谈写作色变,写作能力一直不尽如人意,写作成为制约他们语文能力提高、阻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 [1]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到位,学生学习写作知识不全面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开展写作教学要重视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写作支架,通过对该支架的填充与完善,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写作。
一、注重写什么,精准审题,巧妙立意
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平时练习,内容切题是得分的关键。所以,审题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一)“三问法”审题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学生需要通过仔细分析作文题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自己的写作范围和写作重点。“三问”法是审题的有效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看似简单,却可以通过“三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达到高效审题的。例如,2017 年全国高考语文Ⅱ卷作文题,给了6则材料: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拿到题目学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题中给了六句中华名句,通过分析可知它们来自不同时期,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两三句进行立意,言下之意是可以自由组合,但是学生在组合的时候就一定要思考为什么组合,被组合的这两三句一定在某个立意上是相关联的。例如:如果①⑤组合,我们可以探讨奋发图强与自强不息;如果②⑤组合,我们可以抒发家国情怀……组合以后,我们还要思考组合效果怎么样,是否准确有效地表达了我们的想法,能否达到我们的写作目的。通过“三问”法,可以提高审题效率,精准立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精准立意
立意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高中作文练习时其材料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分类解读。比如,论述型材料要抓关键词、概念内涵和主要矛盾;叙述型材料要抓住分析对象、行为和态度;形象型材料要抓住形象内涵;抽象型材料要化抽象为具体辨析;单一型材料要提炼关键词,然后放还语境;关系型材料要立足整体、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辨析等等。只有抓准各类材料的立意所在,才能更好地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新意的表达,从而实现立意、表述等方面的卓尔不群。
二、注重用什么写,充实写作内容
“胸藏萬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有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素材积累,学生写作时就不怕无话可说。
(一)关注生活细节,积累生活素材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2]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材料宝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能够给心灵以触动的人、事、物,把这些材料与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类整理,用精练的语言加工锤炼成可以在写作中使用的素材。依据主题对素材的引领,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提取,为写作所用。
(二)利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
教材中的选文均文质兼美,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在写作知识积累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可以根据主题分模块记忆,也可以划分难度循序渐进地记忆。学生可以通过理解文章结构、分析作者写作思路,从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可以结合特定的写作专题分模块进行摘录,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于写作当中。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也可以结合课本阅读完成。教师可根据现有的教材巧妙结合阅读与写作,把阅读素材转化为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三)重视课外阅读,拓展写作素材
学生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汲取课本以外的丰富的知识,不断扩大、巩固头脑中的素材库,在写作时才能够准确、恰当地遣词造句。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在语篇结构上也能为写作提供范例。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推荐阅读篇目、规定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用抽丝剥茧的方式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能够借鉴文质兼美的文章的精髓,在如何实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遣词准确达意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通过模仿精美片段、借鉴文章亮点、反复练习等方式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使写作的过程真正成为“创作”的过程。
三、注重怎么写,讲究写作的方式方法
“怎么写”的问题涉及写作形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等。
(一)在模仿中实现写作技法的专项练习
高中主要训练的是“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但此时学生还没有脱离初中“记叙性散文”的写作思维逻辑和习惯。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分模块模仿然后综合完成写作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学生贴合三要素加强练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可以模仿鲁迅《拿来主义》的“引入式提出论点”的方法;模仿《师说》的论证结构,分析论据;模仿《劝学》的比喻论证的方法等。在模仿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在揣摩中,学生能够明白构思的巧妙;在推敲中,学生能够理解表达方式运用的技巧。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后,在感悟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有助于其完成创作。
(二)多练习以弥补经验的不足
高中生人生阅历、理解力、感悟力有限,需要在大量、多形式的练习中进行弥补。经常练笔,经验的累积会使学生在遇到丰富多变的题材时处变不惊。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要想写生动、写新颖是不容易的。通常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含有一些巧妙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形成于特定专题的写作训练中的。学生经常练习写作,能够培养语感,能够读懂作文中的语言内涵,才能正确判断自己作文的得失。学生日常练笔的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等,也可以是随笔、杂感、速写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写日记,记录一些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引起自己深刻感悟的事情等,避免千篇一律。
四、注重写得怎么样,在反馈中进步
(一)及时反馈,优质批改
教师及时批改作文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实际上一节作文课学生写的作文教师可能两三周以后才会给以反馈,这时学生已经忘了当初的写作思路,若令其再次修改学生还要回忆自己当时的思路,难度较大。为了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是应该及时批改学生作文。例如,可以采取课间面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做到因人施教,提高作文批改效率。学生能从教师的批改中获得自己文章的修改方向,教师也可以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获取经验,改进自身教授作文的方式。
(二)有效促进“多元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作文批改,不仅要教师改,还要学生自己改。作文课后,教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自行反复阅读自己作文并加以修改的时间。学生互评也是作文评价的一种方式,可以按照写作水平把学生分组后开展互评,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取不同的写作思路,学生间彼此交流自己写作的感受,使写作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文章。
(三)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学生写完作文,应学会自我反思:文章写得怎么样。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同样一个题目,学生在考场上的作文和在课堂上的作文会有很大差别。由于考场上时间紧迫、压力大,学生的思维受限制。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应不断反思自己的作文,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手法和写作心态,才能快速熟悉题目,在考试时才能调整出自己的最佳写作状态。学生只有清楚自己的写作弱点,才能及时进行调整,进而写出文质兼美的高分作文。
高中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针对高中生在写作過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四步”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希望给同行一些参考。总之,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对学生作文的精心指导和认真批阅,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注释:
[1]姚林群.中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要素、水平及指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李江杰(1974—),男,新疆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