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经验探析
2019-05-08刘任平
刘任平
[摘要]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引领下,各地的经济社会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江西地区为例,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经济规模以及质量出现了跨越式提升,农业、工业、文化事业等都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对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江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展经验等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关键词]改革开放;江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经验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3-0031-02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这一历史性举措使得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而且逐渐趋于世界中心舞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伟大转变以及历史性成就,每一个地区都有可圈可点的经验和教训,以江西地区为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地区的解放思潮奔腾不息,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洗涤,推动历史前行,推动改革开放的航船扬帆起航,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城乡巨变蓝图,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經济发展奇迹,进入到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江西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
(一)经济高质快速发展
江西地区的经济一直面临着总量小、底子薄、效益差、发展速度慢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江西改进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1978年时全省的经济总量只有87亿元,到2007年时,全省的经济生产总值达到达到5469.3亿元,发展到2017年时,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818.5亿元,增速十分显著。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的前七年,全省经济年平均增速为12%左右。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产业发展集中于农业和工业上,对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但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本地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对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7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7%,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7%,高于全省GDP增速1.8%,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内容,其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大关,占全省全年GDP的比重达到42.7%,服务业成为对GDP贡献最明显的产业,而发展服务业本身也是新经济常态背景下的一个必然趋势和主要方向,服务业的产值潜力更高,对于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生产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镇建设持续推进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前,江西的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城镇建设落后。1978年时,全省城镇人口仅有533.1万人,每年新增加的城镇人口大约有14万,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也迅速加快,城镇人口每年平均增加41.6万人,城镇化率也从17.4%上升到39.9%,城镇化进程已从初期进入中期,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由于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所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逐渐增加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变。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交通、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等方面,目前全省已经建成了立体型综合运输网络,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体,水陆空并举,而且交通网络的建设对于本地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经济水平不高,很多商品都缺乏,商品的流通渠道也比较单一,导致商品运行僵滞,比如食品、日用品等,都是凭票限量供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体系也越来越健全,形成了开放经营、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每年的交易额迅速增长,消费结构也从百元级变成千元级,再到万元级消费,消费阶段持续改变。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经济水平提升,加上改革开放促使江西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增多,所以给本地群众的消费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渠道。
(四)对外开放成果丰硕
1978年以前,江西省的出口商品一般都需要首先调拨到上海、广州等口岸之后再出口,直接出口业务较少,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地地理环境的限制,位于内陆地区,加上出口环境不好,所以抑制了本地的出口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江西省一直致力于开发海外市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82年春季的广交会诞生了第一个江西出口商品展销馆,而且还在沿海地区建立了贸易机构,派出专业的贸易团到国外推广产品。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西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江西省更是利用自身的良好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开拓对外开放的空间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增加,目前已经与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贸易关系。
(五)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很显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江西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加,40多年以来,江西从最初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到总体上已经进入初步小康阶段,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努力和发展。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198元和13242元,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比改革开放之初的水平提高了很多,由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持续提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生活状态。
(六)生态环境良好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江西就意识到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道路行不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全省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0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江西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都靠前,农业生产也遵循生态无公害生产理念,农产品附加价值高,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由于江西省本身的生态资源丰富,在经过调整之后,将本省的生态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生态劣势转变为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之路”。
二、江西改革开放40多年的基本经验总结
(一)更新理念、科学发展
思想和观念就是重要的财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大胆破除以前的旧观念、旧思维,才能实现改革开放的目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第二年,江西省就紧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研究成果、部署方针等进行宣传,并且很好地结合了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将党的政策方针落到实处。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开始,又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省委各级干部的思想不断解放,使经济发展更快,虽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内部矛盾、社会矛盾,加上各种新的思想观念的應用,与传统的思想观念之间产生了冲突,但党中央对江西省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到南昌、井冈山等地考察,多次对江西工作提出指导,提出了“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重要要求,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创新体制、优化环境
体制决定了发展环境,而发展的环境又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创新改革开放体制,优化内部和外部环境,是江西经济社会巨变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前,江西省的发展环境也有很多缺陷,对本地的生产力产生了很大的束缚,尤其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生活贫困、思想落后,解决温饱问题就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江西省委切实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传统的农业生产制度进行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农业形势发展。随着农村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改革的示范效应也越来越显著,还带动了城市干部职工的改革热情,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渐拉开序幕。
(三)立足省情、共谋发展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缺陷,立足本地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借助别人的经验,只有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路子,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江西省很好地理解和应用了这一点,制定江西发展战略,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以农村建设为重点,将最难啃的“农村改革”骨头放在首位,促进农业生产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之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即对内搞活、对外更大胆地开放,这也促使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直线上升。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我国的发展形势又发生了改变,江西省也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列出重点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取得很大的成功。
(四)围绕中心,调整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对这一社会矛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江西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本省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传统的经济建设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虽然农业和工业所占的比重很高,但是由于时代变化,加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思变,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目前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产业的产值明显增加,而且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改革开放工作还在持续推进,江西省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也带动了本地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