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经济社会发展巨变及启示

2019-05-08雷玉华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塔城地区统计局图表

雷玉华

(中共和布克赛尔县委党校 新疆 塔城 834400)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县域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就显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逐步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和布克赛尔县为例,分析该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印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新疆县域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就显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逐步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例,分析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新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及启示。

一、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基本概况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成立于1954 年,隶属于塔城地区,是全疆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3.06 万平方公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矿种29 种,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金矿、铀矿等,县内优势资源石油、膨润土、盐、芒硝、石灰石、石英砂的储量或预测储量均超过亿吨[2]1(如图表1 所示),此外,铍、金、铁、高岭土、油页岩等金属非金属矿资源都有非常广阔地开发前景。

图表1:县内储量上亿吨矿产资源

二、建国70 年来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卓著

(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70 年来,和布克赛尔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根据县统计局数字计算,从建县之初到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由962万元增加到306008万元①县统计局编:《和布克赛尔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3月,增长31709%(按不变价计算);1958年到1964年,全县财政收入共452万元②中共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党史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档案局编,《中共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历次党员代表大会文献选编》,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页,2018年自治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8亿元③县统计局编:《和布克赛尔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3月,比建县之初增长26847%(如图表2所示)。通过开发利用煤炭、石油、盐、膨润土等矿产能源,该县财政收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06 年至2013 年在地区内五县二市排名中一直领先于其它县市(如图表3 所示)。持续增长的县财政收入,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

图表2:建县之初、2018 年县内生产总值及地方财政收入(单位:万元)

图表3 2006年—2015年自治县与区内县市财政收入比较

1.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和布克赛尔县仅有几座简易酿酒作坊、水磨面粉加工坊。1958年建成电厂、炼铁厂、煤矿、皮革、畜力磨面、本器加工、池盐、食品加工、肠衣、土化肥等小型工业企业。1999 年以后是该县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尤其是2005 年以来,该县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工业总产值从1958年的7.26万元增加到2005 年的8915 万元①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2)》,2013年12月(如图表4 所示),增加了22042 倍;从2005 年到2018 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如图表5 所示),分别增长了12.76倍、19.07倍②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2)》,2013年12月。通过近70年的发展,该县的工业经济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盐产品及盐化工、膨润土、金属及非金属矿业开发、有机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作出巨大贡献。

图表4:1958年、2005年工业总产值(单位:万元)

图表5:2005 年、2018 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万元)

2.农业生产蓬勃发展。解放前,该县基本是传统草原畜牧业,种植业仅仅是畜牧业的从属部分,农牧业经济尚处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田开垦的增加,县域农业生产得到持续发展、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9300万元到2005年26600万元再到2018年的108979.22万元(如图6所示),增长近11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县之初的94元增长至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504元③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2)》,2013年12月(如图7所示)。

图表6:1995年、2005年、2018年农业生产总值(单位:万元)

图表7:建县之初人均纯收入和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3.牧业生产平稳发展。1949年解放时,全县仅有牲畜90478只。改革开放后,该县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安居增畜、高效示范、品种改良、增草增料、疾病防疫和质量安全”六项工程为抓手,加速推进现代畜牧科技示范产业园区建设,牲畜头数有了较快发展,2016年全县牲畜年末存栏54.8 万头(只)④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5月,第161页(如图8 所示)。该县实施北部地区贫困农牧民搬迁定居工程,创造性提出“三个转移”的扶贫开发思路,2015年底和布克赛尔县作为新疆首批2 家贫困退出县之一,实现了整体脱贫。而今,自治县畜牧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图表8:1949 年、2016 年全县牲畜年末存栏数(单位:万头/只)

(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于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支撑,“十一五”以来,第二产业一直保持着对县域经济贡献的最大份额,甚至在2013 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中一度突破70%,达到70.8%(如图表8),呈现出绝对强势地位,拉动着县域经济快速提升的同时,也确立了矿业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力度,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28.5:36.5:35①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2)》,2013年12月调整为2018 年的19:47:34②县统计局编:《和布克赛尔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3月(如图表9),第一产业比重日趋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升中稳降、第三产业逐步优化。

图表8:“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

图表9:2015年、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

(三)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位于217国道的和什镇立足特色资源优势,以县域工矿企业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江格尔”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全县城镇面貌有了巨大变化。根据统计数据测算,2016年该县城镇化率为48.95%,在塔城地区五县二市城镇化率排名中位居前列(如图表10)。

图表10:2016年塔城地区各县市城镇化率

(四)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1.教育事业整体水平逐步提高。1949年,该县只有6 所私塾、25 名教师、近300 名学生,广大贫苦牧民子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人数占人口的90%以上③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2)》,2013年12月。自治县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该县建立疆内外3所高校毕业生实训基地,每年引进各学科教师50 名;通过实施两个“联盟捆绑战略”,即县、镇学校与乡场薄弱学校联盟捆绑,县第二中学与乌鲁木齐兵团二中、城关小学与乌鲁木齐市43 小学结为友好学校,使全县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县有中小学校14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小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④县统计局编:《和布克赛尔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3月。“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使该县教育事业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2.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该县成立了农牧区电影队和广播站;在修建了文化馆、电影院、“江格尔”文化艺术宫基础上,又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馆和新华书店,建成综合体育馆;重点实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江格尔》演唱会和阿肯弹唱会;建立健全基层文化阵地长效管理机制,为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大型规模化文艺汇演等提供相应的设备保障。通过区域、城乡文化联动发展,推动了乡村文化兴盛。

3.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1949年全县仅有三名从医人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该县与安徽省芜湖市建立长期、稳定和多层次、宽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引进教育、卫生及农技人员18名;依托盘锦援疆渠道柔性引进医疗人才13名;创建“赛尔名医”工作室2个。目前,该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76个医疗点①塔城地区统计局编,《塔城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2)》,2013年12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

三、建国70 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启示

一是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地在该县落地生根。建县初期,全县生产总值仅为962 万元,人均纯收入仅有94 元。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之后,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随后全党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相继实施。截止2018 年,全县生产总值是建县之初的318倍,自治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今昔对比,正因为该县始终做到了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在和布克赛尔县的全面落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和布克赛尔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是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抢抓发展机遇的前提。以该县工业发展为例,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座简易加工作坊到1958年的小型工业企业,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起的工业产业,直至以煤炭、盐产品及盐化工、膨润土、金属及非金属矿业开发、有机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的形成。正因为在每一个发展的转折关头,自觉做到先解放思想,才能够捕捉发展机遇,推动经济不断迈向新台阶。

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是和谐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有了各族人民群众利益上的和谐,才会有人心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和布克赛尔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大县,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从2010 年起,该县启动实施“安居富民楼”建设工程,由县财政为每户农牧民补贴5 万元,农牧民根据自己家庭情况,自愿选择70至120平方米不等的户型面积,每户只需自筹4—10 万元就可以在两镇拥有一套楼房。家住县城幸福家园的库尔班大叔,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和城里人一样,拥有一套楼房。为感党恩,他在自家楼前贴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下联是:住楼感谢共产党,横批是:幸福家园。事实证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仅让农民可以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有效地实现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由19 个民族构成的国家边远艰苦四类地区,只有把从严管党治党的最新要求贯穿党建工作始终,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自治县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回顾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历程,和布克赛尔县走过的每一个阶段,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70 年来,尤其是自治区成立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稳妥有序地开展牧区民主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在党的光辉政策照耀下,该县现已基本具备驶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的基础能力和规模实力。这不仅是全县“新颜”更迭“旧貌”的演进过程,更是党的坚强领导带给全县人民好日子的历史见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通过紧紧依靠各族群众,群策群力,筑牢稳定防线,扭住发展不放松,全县一定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景。

猜你喜欢

塔城地区统计局图表
塔城地区皮棉公检量突破30万t
欧盟统计局数据确认加速从中国进口电动自行车
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顺利完成2016年度棉花仪器化公检工作
各地GDP增速大排行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塔城地区农田化肥投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