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中的大命运
——话剧《奉天北市场》观感
2019-05-08李轻松
李轻松
《奉天北市场》剧照 沈阳演艺集团(沈阳话剧团)演出
奉天北市场作为民国时期中国“四大市场”之一,可与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是东三省著名的“杂巴地儿”。说到沈阳的历史,北市场是绕不过去的存在,从1921年开始开发,北市场快速地修建起茶社、剧场、妓院等场所,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景象。其实说到“老北市”,也必是绕不开那些爱恨交织的情感、那些起伏跌宕的人物命运。而沈阳话剧团在《奉天北市场》一剧所呈现出来的,就是那段原汁原味的市井原生态。所以,这是一部原生态戏剧。
所谓原生态,就是没有经过雕琢,散发着民间的、原始的、乡土气息的状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市场,是东北社会生态的集中展示地。观众要看的,要品味的,正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却能真真切切体验到的滋味、味道。这便是《奉天北市场》的核心。他们力求恢复当年的原始风貌,通过人物的塑造来重现那一代人的生存状态。最能打动人心的,始终都是那些人所具有的原始生命力,就像蓬勃的小草,从每个细小的缝隙里钻出来,不屈不挠,顽强地生长。
在这部戏中,有戏班班主、巡警、军官、胡子、唱戏的、听戏的、打卦算命的、卖身卖笑的,更有坠入生活底层的普通民众,他们挣扎着、忍耐着、抗争着、追求着,无一不是对顽强生命的深情礼赞。
大幕拉开,随着两辆黄包车的上场,那个也许并不太遥远的年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看似热闹繁荣的背景下,深藏着一份苍凉感。这种鲜明的对比其实蕴含着一种东方哲学。各类人等悉数登场,他们中有昂扬的、有萎靡的、有混世的、有真诚的、有高高在上的、也有活不下去的……他们所处的正是动荡的年代,“郭松龄事件”“皇姑屯事件”……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命运。
一对母女主角就这样亮相了,人们跟着她们的悲欢离合而开始体味那个动荡的时代,那些平凡又倔强的生命。姜雨萍的丈夫在“郭松龄事件”中丧命,他的妻子女儿随之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她们孤苦无依,一再陷入绝境。菊叶欲被逼良为娼,被戏班收留又沦为赚钱工具,不堪忍受不公,欲以婚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料连姨太太都无法做成。而菊叶的母亲姜雨萍曾是军官太太,随着丈夫的阵亡,一下子流落街头。巨大的落差让她不得不一次次地接受现实,不仅要靠出卖手工缝洗衣裳度日,又委身于八旗子弟关爷。这是非常悲怆的一笔,她从身体到灵魂都不再属于她自己,那种无奈与挣扎让她彻底坠入黑暗。这时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女儿——菊叶,她忍耐着,苦熬着就是等待着有朝一日,菊叶能够把她救出苦海,跟着女儿过上好日子。不料菊叶却选择做妾,这与她内心的高贵背道而驰,无论她如何反对抗争,都无法改变女儿的选择。
《奉天北市场》剧照 沈阳演艺集团 (沈阳话剧团)演出
此剧虽立足于北市场的街头巷尾,表达的却是世道人心。它细致地刻画了各种小人物的个性,每个人都那么鲜活生动,真实可信。作者还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人性里的温暖与善意、邪恶与丑陋,但无论哪一种,都让人充满了对他们的同情,每个人都足以赚得一把辛酸泪。
这部剧的特点就是让每个角色都归了位,演得都像,但一顺水地像下来,人物就有点“脸谱化”了,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妓女就是妓女、班主就是班主,而没有随着命运的变化而发生大翻盘。只有好人变成了坏人,妓女变成了良妇等等一系列的大转折,人性的丰富性才会得到充分展现。比如姜雨萍,她本是在军营里长大,有着豪爽的性格,可生活把她打入地狱,她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锋芒,不得不逆来顺受,被人包养也不过是为了生存。活下去,在当年的北市场,已经成为底层百姓最基本的诉求,所有的生存方式都应该得到尊重。她委委屈屈地活着,麻木不仁地活着,偶尔也能看到她一点光芒的闪烁,尽管十分短暂。这时雷佳山出现了,他神秘地来到了她的面前,她的心里应该是知道他的身份,她可以不管不问,把他推出门去。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她那种敢做敢当的性格一下子使她立起来。她保护了他,救了他,冒着巨大的风险。这应该成为主人公生活的一个转折,她遇到了一颗火种,能够点燃她的人,她内心里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她应该爆发出火山一样的能量,而不该像剧里似有似无,朦朦胧胧的感觉,使人物的精神觉醒错失了一个大好良机。最后,姜雨萍得知女儿不过是要嫁给人家做姨太太时,她那种独立的人格意识一下子提升了,她要坚决阻止女儿的行为。这时雷佳山的出现,也不该仅仅是为了报恩,这多少有些太简单化了,他应该怀着对母女俩的深切同情,怀着对姜雨萍的爱,宁可牺牲自己舍身相救,这样的情感才是有血有肉的。姜雨萍也在这样的生死面前,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这种大开大合才会使这个人物立体起来、丰富起来。否则每个人都只是一类人的符号化标识,戏剧的张力就无从释放。人物的外在行动没有通过内心来处理,精神始终得不到成长,就会造成平面化的感觉。妓女也当成了一种佐料,撒了点“芝麻盐”,或者成为点缀,而没有深入到她们的心灵深处。观音姐本是个有戏的人物,可她的说话作态与以前大多妓女的表演是一模一样的,尽管她演得用力过猛,除了风尘味十足,却流于俗套,没有突破。如果能够表达出她作为老鸨的冷漠无情、贪婪、金钱至上、左右逢源的同时,还能揭示出她巨大的无奈,在繁华中的凄凉;如果能够在表现班主自私自利、守财奴、只认钱不认人、奸诈严厉同时,还能深挖出他内心里的复杂与五味杂陈,那么人物的层次感就出来了,而不是表面的风光与落寞。
两个女主角,都缺少了一条情感线贯穿始终,使她们的人生少了些许的亮色。爱情应该是深渊处的一朵花,是黑暗中的一点光,可惜本剧忽略了这色彩的调配,这心灵的滋润,这温情的抚慰。姜雨萍曾经出现过一次奇迹,她救了土匪雷佳山,那个硬汉形象正好与她心目中的男子汉相契合,她应该瞬间被征服,燃起强烈的爱情。然后剧中的姜雨萍对雷佳山的感情似有似无,好像刚刚给了我们一点希望,却又没有表达出来。如果在此时,雷佳山一下子能唤醒姜雨萍那沉睡已久的爱情,让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他,他的生活便可以从泥潭之中挣脱出来,改变了她混日子的麻木状态,从此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她的形象会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同样的道理,菊叶唱红了,成为了小桃红,但她依然受欺压,她渴望能像个人一样的活出自己来,只有青春的爱情能够让她身心舒展,虽然是备受压抑的生命,但她也能够冲破层层阻碍得以绽放。如果她也能有一个真诚相爱的对象,但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那一份千回百转的爱,而委身于一个有权势的人,那种人生的境况才会真正显出悲剧的底色来。所以,母女俩都缺少精神内核,对于女人,这个内核可能就是爱情的觉醒。
这部剧好就好在接地气,不足之处也是太接地气。接地气的好处是真实,那些发生的事件,那些说的话,那些人物间的纠葛,都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就是我们听说过的往事。但是一部好的戏剧除了真实之外,还多少需要一些与现实的距离感。艺术的真谛也许就在于距离,那便如戏曲里的抽离感。中国人内心的信仰不足,每天开了门就是残酷的现实,柴米油盐,样样都磨损着我们的精神。西方有凌空的宗教,所以更需要戏剧的逼真来弥补;而东方有太现实的人生哲学,则需要空灵的艺术来调和。这就像是一种平衡的关系,也是一种调剂。所以这部剧中缺少一点超越现实的哲学意味,也就是抽离现实的神韵,它来自生活之中,又在现实之上,把那种人生的况味能够表达出来,那便是在喧嚣的舞台上,透出人生空空荡荡的悲怆来。
再说一下舞美,也存在着同样问题,就是太写实了。其实在这方面,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做得太好了,中国的艺术,讲究的就是写意,似是而非,而并非房子是房子,街就是街。我们应该注重意境的创造,而不是真实空间的复原。不仅费钱费力,还显得笨拙多余。因为我们追求的应该是空间感,如果用那些实物充满了舞台,那么留白在哪里呢?话不要说满的好,事不要做绝的好,中国人凡事都是留有余地的。那么回到舞台上,同样的道理,要制造出空灵的飘逸的视觉效果,那就是我们所心仪的诗意。
在节奏感上,前半场有点慢,尤其是开场后,注重展示北市场的风情,皮有点厚了,后半部比较顺畅,节奏也明快了。
《奉天北市场》无疑已完成了它再现往日的戏剧任务,需要找到一些象征的意义,主要人物的外在行动要有心理依据,每个人都应有情感的依托,不仅满足于讲一个或多个好故事,还应该找到精神的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