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健康课程设置研究

2019-05-08李乐虎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湖南省青少年体育

□ 李乐虎(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我国湖南省为例,对青少年体育健康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按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三等地区,分别抽取长沙、衡阳、永州三个城市开展调研。调查对象为不同城市中小学及高校学生与上百名体育教师,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其中在学校与网络平台总共发放问卷800份,已收回有效问卷746份。另外,笔者还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对部分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及课程专家进行访谈,希望能够提升调查的科学性。

2、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及原因分析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及各大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表1为湖南省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总调查人数为550人,据结果可知,小学生课外锻炼情况明显优于初中与高中生,高中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最低,仅有13.6%的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大概1/5的学生基本不参加锻炼。实际上,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青少年的学习任务重,尤其是初三和高中学生,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学习上,并没有充分时间锻炼身体。第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不合理,并不注重排球、篮球、足球等实际项目的教学,导致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较少,不会锻炼、不懂锻炼,难以开展体育实践。第三,学校体育课程单一无趣,没有激发学生的竞技精神与活动意识,多数学生仅仅通过课上锻炼身体,在日常缺乏活动兴趣。因此,为了遵循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及水平,我国学校需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表1 为湖南省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

3、健康中国背景下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健康课程现状

3.1、体育健康课程教材来源

体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更是国家意志的反应,其中含有丰富的课程信息资源,蕴含了体育健康的标准精神。但是国家统编教材却不一定符合地方实际,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应将中央、地方与学校全面结合,发挥教师能动性,针对学生与学校情况,主动开发课程资源,开展针对性教学。据调查表明,湖南省教师多数按照体育大纲规定为学生上课,然而并未符合多元化要求。如表2是我国湖南省中小学体育课程主要教材来源情况表,有近半数的学校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与省内自编教材,然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编讲义与教材的学校少之又少。可见,我国体育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受惯性思维影响,并未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健康课程。

表2 湖南省中小学体育课程主要教材来源情况表

3.2、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开发现状

青少年好奇心较强,喜爱追求刺激,现如今,国家强调健康中国,除了传统的体育课程以外,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学校应该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及其发展情况,将多元化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注重体育的竞技性与健康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培养集体的体育精神,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从而为日后提锻炼奠定了基础。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湖南省超过一半以上的教师并未拓展体育内容,开发多样化资源。仅有20%左右的院校能够引进新兴项目,开展多种活动。其中开展健美操、球类运动比重较多,而开展登山、攀岩、定向越野等户外运动的比例少之又少,仅有2%左右。例如,长沙市部分学校开展了街舞、健美操等韵律类项目及橄榄球、室内足球、保龄球等新兴球类教学,而发展程度相对较差的永州市部分中学为学生提供了登山、远足等户外锻炼的机会,可见湖南省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开发情况不容乐观。

3.3、体育教师对课程项目的选择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湖南省有75.3%的体育教师基本能够遵循此思想,合理对课程项目进行选择,设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有63.4%的教师能够开设的项目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但是有82.5%的体育教师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之处,部分教师常开展跑步、仰卧起坐、队列等简单项目,并未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全民喜爱的活动。有65.1%的学生表示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无趣,无法提升自身锻炼兴趣。

3.4、湖南省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青少年体质锻炼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课业压力的提升,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虽然近两年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情况所有改善,但我国部分高中与大学生依然处在亚健康状态,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未达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也没有掌握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可见,虽然国家倡导课程改革,但是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依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部分学校基础设施不到位,操场面积小,场地受限,对于体育课投入经费不足,体育器械及运动器材缺乏,无法满足学生日常锻炼及课程教学的需求。第二,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通常由一个体育教师担任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的教学,如此会对教师授课带来难度,使其难以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辅导,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对学生兴趣及参与运动积极性的培养。第三,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科目,尤其在初、高中阶段,一些教师过于追求中、高考升学率,强占体育课,导致学校体育课时未满,学生锻炼机会减少。第四,部分教师健康知识薄弱,教学理念落后,能力不强,并未遵循健康中国理念,科学合理的开展课程,且学方法单一,内容重复,基本仅仅开设田径、篮球、排等简单项目,未设置多元化活动,导致体育课程枯燥无趣。

3.5、湖南省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与中小学体育相比,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稍好,多数高校开设两年体育课程,第一年为基础课,第二年为选修课,在选修内容方面也基本能够做到多元化,开展网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多种课程。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问题,中小学存在的设备不足、师资薄弱、教法单一情况,在高校中也会出现。除此此外,还有其他不足,一方面,部分体育课程结构单调,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发展,而忽略对其意识、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很多大学生具有依赖性,在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程时,很少进行锻炼。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上课流于形式化,尤其在球类项目教学中,教师未合理规划授课环节,在讲授理论与动作技巧后,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如此无法有效发挥体育课程的意义,锻炼大学生的精神意志及身体素质。

4、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

通过对湖南省青少年调研发现,目前各大学校体育健康课程设置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需顺应时代需求,遵循健康中国战略,优化课程结构,挖掘教师与学生的潜力,全面开展教学改革。

4.1、落实学校体育政策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各个学校要落实体育政策,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从民族与国家的角度,开展相关活动。各地区政府需要协同管理,对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扶持。资深专家与教师可以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版针对性的教材。同时,学校也要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设施与设备,并提高对于体育课程的管理力度,要详细规定每学期课时,禁止教师随意占用,还要监督育课程质量,可以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对日常课程进行检查并汇报结果,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奠定。

4.2、合理设置课程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青少年而言,其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渴望学习新知识,在构建新课程体系时,教师需要以学生兴趣与体育课程目标为主而,满足大家的求知欲,并注重对于体育精神及心理意志的锻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在每学期前两节课讲解理论知识,强调体育项目及运动的重要性。以高校为例,在进行课程构建时,教师可以利用1/4的学时进行理论授课,讲解运动医学、卫生保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养成自我锻炼意识,在其余课程中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注重总成绩考评和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动力,另外,高校可以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余地。

(2)实施分层教学法。

为了提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使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从课程目标、技能、作业、考评等方面将同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初级学生,可以提出难度较低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只需其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即可;对于中级学生,需要讲授项目动作要领、技巧,通过反复训练,提升技能水平;对于高级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加强其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使其熟练掌握项目技能,通过个人赛、团体赛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开展多种体育项目。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切记不可过于追求“大而全”,导致出现课程内容陈旧、浅显的局面,应该结合学校条件、当地特色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合理选择内容。可以按照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方式,将同一年级的体育课程安排在相同时间,开展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专项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练习需求自由选择。不同项目的开展时间不宜过短,至少一学期。如此可通过长期训练,提升学生的技能,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

(4)提高授课水平。

教师要提高知识授课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每学期引入不同的新项目,还应该加入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会学生掌握了2-3项锻炼身体的方式,全面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新方法,可以充分组织实践活动,构建激烈的竞争氛围,带领学生开展游戏、比赛、表演等形式,开展各类活动,全面利用体育设施和器材、提高教学效果,使青少年深度了解体育竞技的意义及精神,激发其原生动力,达到身体锻炼效果。也可以开展休闲性游戏或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减轻学生压力,调整身心健康,使其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各学校需要注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体育老师要担任起责任,夯实基础,精心设计课程,积极引进多种项目,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在不断训练、培养过程中,提高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意识。

猜你喜欢

湖南省青少年体育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青少年发明家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我们的“体育梦”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