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梯度学习法在中职体育耐久跑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08杨群芳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江西吉安34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阶梯式阶梯实验班

□ 杨群芳(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 江西 吉安 343000)

1、问题归因与分析

经过对实验班的调查发现:教学方法的单调枯燥、项目的本身特性、个体差异性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情况如下:

图1 原因分析统计图

1.1、教学方法呆板

现在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还是注重强调课堂的结构,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体育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方法只重视学生跑的时间和距离,形式单一,教法枯躁,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2、耐久跑枯燥

耐久跑是一项周期性、长时间和单循环的大强度运动项目,练习的过程是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单调的重复,体能消耗大,需要学生顽强的意志才能坚持。练习过程大部分同学的体验是痛苦多于快乐,学生往往“谈恐色变”,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情感体验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易产生厌烦情绪。

1.3、个体的差异性

现的体育课堂基本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教学教学内容、统一的运动强度及统一的评价机制严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一刀切”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一些身体条件差或者体型肥胖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专家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体育课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同学,把握学生个体差异是上好体育课,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成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中职学生智力大部分处在同一水平线,但是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处在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运动项目上表现出的运动水平和成绩存在差异,同一学生在不同的练习形式、练习内容和运动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上课采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自然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不理想,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成为空谈。

2、概念论述

2.1、梯度学习

又叫“阶梯式学习法”,是“选择相对稳定的结构以求节省地处理大量的同类问题”的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按照以人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认可每位学生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水平为要求,充分体现教学的差异性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教育环境的教学方法。即注重学习成效,重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法和兴趣。

2.2、耐久跑

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根据我市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材选用情况,这里所说的耐力跑是指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

在中职体育耐久跑的教学中,运用阶梯式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一个平台,尽可能的让学生发挥主体、主动性,让技术水平高一些的学生去帮助技术差一些的学生,使学生在耐久跑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练习耐久跑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整体的水平提高的目标。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以运用分层 “梯度学习”法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为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利用网络、翻阅书籍搜集、整理和分析“梯度学习”教学法研究相关的文献,了解阶梯学习法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加深对“梯度学习”教学法的认识,为本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提供丰富的理论参考依据。

(2)实验法。

本研究以1619班(28人)为“梯度学习”实验班级,1617班(29人)为常规班级对照班级;教学内容为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在开始实验时对实验班1619班(28人)与常规教学班1617班(29人)进行耐久跑的第一次测试,然后在实验快要结束的时候,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第二次耐久跑成绩测试。

(3)问卷调查法。

对在中职体育课程中进行“阶梯学习”教学的班级和不进行阶梯式激励教学的班级,以及学生对阶梯式激励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感受进行问卷调查,对比阶梯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优劣,评价阶梯学习法各环节的实施效果。

4、结果与分析

4.1、实验前测后测测试成绩分析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后测成绩分析表

图2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后测对照图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结果及检验

从表1、表2中实验测试结果进的数据整理和量化分析结果中可发现,不论是梯度教学还是现行的教学,都能过使学生的耐久跑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采用梯度教学的实验班级测试成绩提升较对照班明显,说明梯度教学法在耐久跑教学效果上要优于现行教学。

4.2、学习态度、学习感受的调查分析

在对实验班1619班(28人)与常规教学班1617班(29人)进行长达6个月的观察比较中,通过科学化的问卷和量表,以及随机跟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以量化分析为主,质性分析为辅,得出如下结论。具体问卷参见附录1。

表3 上课方式喜欢程度调查表(%)

兴趣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活动最深层次的动力,从表3中看出,采用“梯度学习”法更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能更好的投入到耐久跑的练习中。

表4 教学效果的调查表(%)

在耐久跑中采用阶梯式学习法的班级中,大部分同学表示对教学的效果表示满意,这个说明阶梯式教学在耐久跑能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升。

表5 课堂上的体验感受调查表(%)

课堂体验感受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相关,积极、良好的课堂体验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实行 “阶梯学习”的班级明显上课体验感受更好,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练习中来。

表6 练习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水平调查表(%)

综上所述,实验班的学生更加的喜欢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觉到上课的乐趣,对练习的内容也能更好的完成。这说明通过在现在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实行“梯度学习”法能够更好的吸收现有体育教学的优点,认同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是学生在课堂上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阶梯学习”法可以平衡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的差异。阶梯式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学在学生水平基本相当的层面上进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阶梯学习”法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搞好教学的每个环节,深刻领悟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参与中领略到运动的锻炼价值,品味成功的乐趣,真正融入到教学当中;

(3)“阶梯学习”法在提高班级学生整体成绩水平要优于现行的体育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这样让学生更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不通的层次水平上达到一定的提高。

5.2、建议

(1)“阶梯学习”法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上的教学法,在实施前必须要对学生讲明实行“阶梯学习”法的目的和意义,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

(2)“阶梯学习”法在教师要在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学生向跨梯学习。

猜你喜欢

阶梯式阶梯实验班
阶梯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习题教学的阶梯式设计
良师·阶梯·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