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19-05-07李亚恒陈金华
李亚恒,陈金华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一、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中有些地方简称非遗)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对于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2004年,我国加入该公约。随后,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遗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至此,非遗保护与国家民族大局的关系在法律上得到确定。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非遗的研究中。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依山傍水,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依山傍水的特点造就了福建省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不仅有独具特色的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畲族文化等,还有土楼、武夷山等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福建省已成功申报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研究福建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福建文化旅游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界对于非遗的研究早于国内。国外学者主要侧重对非遗的保护和社区参与、信息化、国家记忆和身份认同,以及非遗旅游及其旅游者等方面的研究。如Tan等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社区参与者的作用,激发社区参与者的正义感和使命感[3];Bec等研究发现,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与非遗相结合,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体验[4];Park通过对韩国和朝鲜的非遗进行研究,发现非遗是国家记忆的象征,并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游客通过参加非遗旅游能够有效增强其民族认同感[5];McIntosh通过对新西兰非遗旅游者的调查发现,旅游者的非遗文化体验由凝视、生活方式、真实性、个人互动和非正式学习五个部分构成。[6]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非遗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侧重于非遗的概念、特征和价值、保护与传承、开发评价与模式、文化空间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且重复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学者大多从旅游学、民俗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而较少以地理学为研究视角。随着非遗被列入世界遗产体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非遗及其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学者也逐渐将地理学引入非遗的研究之中。如徐柏翠等通过点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热点聚类等方法,分析中国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7];卢松利用GIS分析方法研究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8];张建忠等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研究山西省非遗的时空特征[9];梁君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内5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0]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学者研究的非遗主要集中在安徽、山西、浙江、宁夏、湖北等省份,对福建省非遗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以福建省成功申报的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为研究样本,从地理学视角,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福建省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借鉴。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网站,选取福建省成功申报的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及扩展项目共48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24项(含世界级非遗2项)、省级非遗项目364项(含世界级非遗1项、国家级非遗124项)。在收集的488项非遗项目中,有10项属于省直系统,难以进行属区界定,因此未纳入分析;对于同时出现在不同级别的同一非遗项目,按照最高等级计算,由于世界级非遗项目只有7项,数量较少,因此未纳入统计;对于同时分布于不同地区的非遗项目进行拆分,将其归属多地进行统计。处理后,本文最终得到国家级非遗项目126项、省级非遗项目237项。
(二)研究方法
首先,借助Google Earth对福建省非遗项目有效样本的申请地进行精准定位,将样本点原始地理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录入Excel数据库;其次,利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福建省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等指标分析福建省非遗的集聚程度、地理联系程度、核密度情况。
1.最邻近指数。最邻近指数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11],用于测定福建省非遗申请地的空间分布类型。该指标是每个非遗申请地与其最邻近非遗申请地之间的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随机分布下的最邻近距离之比,其表达式为:
(1)
2.核密度估计值。核密度估计值是以每个非遗点要素为圆心,分析半径为h的单位圆内非遗在周围领域的分布密度的指标[12],用于测定非遗点的空间密度特征。其表达式如下:
(2)
3.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系数,是衡量研究对象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13],用于反映不同类型非遗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程度。该指标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其表达式如下:
(3)
4.地理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14],用于反映非遗项目在省际尺度上的集聚状况。其表达式如下:
(4)
式(4)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wi为第i个地区非遗项目的分布数量,W为福建省非遗项目总数,n为福建省地级市数。G值介于0~1之间,G值越大,非遗分布就越集中;G值越小,则非遗分布越分散。
5.地理联系率。地理联系率是反映某区域的非遗要素与其经济(人口)要素在空间上均衡、配合程度的指标。[15]其表达式如下:
(5)
式(5)中,V为地理联系率,t为福建省地级市总数,xi表示第i个地级市的非遗数量占福建省非遗总数的比重,yi表示第i个地级市的经济(人口)规模占福建省经济(人口)规模的比重。那么,Ve和Vp就分别表示第i个地级市非遗的经济-地理联系率和人口-地理联系率。V介于1~100之间,V越大,表明某区域非遗分布与该区域的经济(人口)规模在空间上越均衡、配合程度越高。
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非遗类型结构特征
参照国发(2008)1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本文将福建省非遗类型划分为:民间文学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共十大类。福建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戏剧类最多,占比分别为21.43%、20.63%、18.25%;民间文学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最少,占比分别为2.38%、3.17%。福建省的省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音乐类最多,占比分别为32.91%、18.14%、10.97%;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最少,占比均为2.95%。传统技艺和民俗类在省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所占比重均居前两位,但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多于省级,而省级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多于国家级。
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西北有武夷山阻隔,历史上多次战乱对福建省的影响较少,在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手工艺得到发展;福建省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在大量手工艺品外销的同时也带回外来的手工技艺,促进了当地手工艺的创新和发展;手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传承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最多。其二,民俗来源于人类生活,又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其传承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随着海上对外贸易的开展,异域文化风俗传入福建,使福建民俗更加多元化,因此,在福建省的非遗项目中民俗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三,传统戏剧作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相比更容易学习,因此其在传播中也更具优势。其四,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医药、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非遗项目,由于技术难度大、保护不到位、后继无人和人们缺乏认识等原因,这些项目较少得以传承。
总体来看,福建省非遗类型结构以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戏剧类项目为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次之,曲艺、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类项目稀缺(见图1)。
图1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
(二)非遗整体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ArcGIS10.2中的平均最近邻工具对福建省非遗项目的整体空间分布进行运算,结果如下:实际最邻近距离为0.067 322,理论最邻近距离为0.216 591,最邻近指数R=0.310 826<1,表明福建省非遗项目的整体空间分布为凝聚型。通过计算得到,非遗的实际地理集中指数G=0.40大于非遗均匀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G=0.33[注]若非遗项目均匀分布在福建省各地级市,其地理集中指数G=0.33。,表明在市级尺度上福建省非遗项目的整体分布较为集中。这将有利于发挥区域内部的集聚优势, 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
从数量上来看,泉州、福州和漳州的非遗数量均在50项以上,占比分别为18.72%、14.88%、14.60%;宁德、三明和莆田的非遗数量在30~40项之间,占比分别为11.85%、8.82%、8.54%;厦门、南平和龙岩的非遗数量在20~30项之间,占比分别为7.99%、7.44%、7.16%。
利用ArcGIS10.2中的Density工具生成福建省非遗空间分布核密度图(见图2),可以进一步展示福建省非遗的空间集聚指向:两个高核心密集区,主要位于泉州和福州;一个次级核心密集区,位于厦门和漳州;一条带状区域,主要分布在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等沿海地区。原因主要是:其一,沿海地区对外交流密切,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兼具了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特征;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促进了对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其二,福建省的非遗空间分布与地级市分布存在较紧密的联系,大多数非遗项目分布在地级城市的市中心,这是因为非遗项目申请者大多以政府为主,其申请地也是市政府或相关政府的所在地。其三,交通干道分布对非遗空间分布也有直接影响,交通的发展为文化交流传播提供了可能,福建沿海地区水路交通完善,该地区成为非遗项目的高核心密集区,内陆地区的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交汇处。
表1 福建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异系数和地理联系率
(三)各类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市级层面上,福建省非遗类型依据其变异系数大小可分为三类(见表1)。其中:传统美术、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变异系数均在1以上,说明其离散程度较高,空间分布差异相对明显;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变异系数均在0.5~1.0之间,说明与其他类型非遗相比,其空间分布差异程度居中;传统舞蹈和民俗类非遗的变异系数最低,在0~0.5之间,表明其离散程度低,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变异系数表明,福建省各类非遗的集聚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民俗类集聚程度最高、曲艺类集聚程度最低。同时,通过计算福建省各类非遗的地理联系率(见表1),可以发现各类非遗的地理联系率均接近100,表明福建省各类非遗分布与区域经济、人口规模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较高,这进一步说明福建省非遗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
图2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核密度
利用ArcGIS10.2对福建省各类非遗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3),颜色越深,表明该地区非遗越多,由图可知福建省各类非遗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传统技艺和传统戏剧类非遗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反映福建省各地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而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曲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六类非遗在空间分布上比较集中,其中:传统医药、传统音乐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高度集中于福州,这是因为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曲艺类非遗主要集中于厦门、漳州和三明,因为这些地区是闽南文化的集中区域;民俗、传统美术和民间文学类非遗高度集中于泉州,这是因为泉州是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之地,为民间文学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类非遗集中于三明和福州,因为三明是福建省客家人的聚居地,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而福州作为省会城市,通过建设戏剧院保护了舞蹈类非遗,因此其集中度比较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福建省各类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福州、泉州和漳州的非遗集中度最高;福州作为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府支持并积极挖掘民间非遗,促进了非遗的申报和保护,因此非遗的集中度比较高;泉州和漳州作为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文化消费需求,也促进了非遗的保护和发展。
图3 福建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力分布
四、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非遗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土壤。
第一,福建境内丘陵、河谷、盆地、山岭交错分布,以山地为主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建农业耕种条件差,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平坦区域更容易吸引人口聚集,文化交流的强度也越大,因而更容易形成非遗;有些地区虽然地域面积广阔,但人们活动区域相对狭小,人口较少,因此非遗数量也较少。这说明非遗分布与地域面积无关。福建省非遗分布密度随着地势增高而递减,这主要与福建省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征有关,这种地势特征直接影响当地交通,进而影响人们的沟通交流、文化传播。闽中、闽南地区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而闽西、闽北和闽东则因大山阻隔了人际交流和文化传播,因此,闽南和闽中地区的非遗分布密度高于闽东、闽西和闽北地区。然而,大山的阻隔在客观上又保护了当地文化,使其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地域性更加明显,如闽北的程朱理学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等。此外,福建省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很多福建居民移居台湾,并将福建文化带到台湾,而台湾的高山族也到福建经商定居,因此,两地具有很深的文化渊源,福建省的很多民俗与台湾有关,如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闽台送王船习俗、闽台风狮爷信俗、关帝信俗等。
第二,福建省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独特的气候对当地民居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福建省非遗项目中有很多与民居营造有关的技艺,如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
第三,福建省水系密布、河流众多,通过分析可发现,福建省非遗分布与河流水系分布一致,表明河流水系也是影响非遗分布的重要因素。河流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催生出独特的民间技艺和民间艺术。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滨海”的地理特征促进了福建海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形成许多与海有关的非遗,如妈祖信俗、端午节习俗(云淡海上龙舟竞渡)等。
第四,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木材资源丰富,而且海上贸易繁荣,由此促进了与木和水有关的民间技艺的发展,如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木雕技艺、木偶头雕刻技艺等非遗项目。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仅造就了不同的非遗,而且对同一种非遗项目也有巨大影响。比如:南音这一民间音乐,因其所处地域不同而在声腔艺术上存在显著差异,形成了各具地方色彩的泉州南音和闽南南音;浦城剪纸和拓荣剪纸相比,前者工艺细腻传神、后者质朴粗犷。
(二)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背景、政策、经济和人口迁移等方面。历史上福建省以闽越人为主,然而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闽越文化与汉文化相融合,不仅形成了程朱理学文化、客家文化等文化区,还促进了南音、提线木偶、北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孕育出丰富多彩、地域特色鲜明的福建文化景观。
政策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发展对外贸易,促成了福建省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创新,为非遗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在计算地理联系率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各地区非遗项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福建省拥有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等重要对外贸易港口,是东西方的海上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长期的对外交流使福建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国内外文化通过港口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福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北管是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渠道传入。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就越多,对文化的需求也就越多,促进了木偶戏、木雕、讲古、唢呐艺术等非遗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福建省经济发达地区非遗分布密度较高的原因。
人是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人口迁移导致文化扩散。自唐朝以来,中原地区受战乱、自然灾害、经济、政治斗争等因素的影响,北方中原人开始了多次大迁移,福建成为中原移民的重要迁入地。人口迁移加强了福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迁入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使当地文化在碰撞中得以创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随人口迁移,促进迁入地文化的繁荣,进而影响非遗的分布。
(三)政府对非遗传承的管理
政府对非遗挖掘和保护的支持力度差异也是非遗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首先,非遗具有无形性、活态性、整体性,这决定了其保护和传承的迫切性。当前,受人们对非遗认识不清、技术难度大、传男不传女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老一辈民间艺术家的离去,非遗面临传承人匮乏、传承链中断的严峻形势。其次,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作为地方历史见证的非遗逐渐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非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非遗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有些地方政府缺乏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只重视非遗的经济开发而忽视了对非遗的挖掘和传承,破坏了非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导致非遗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四)非遗评审标准的局限
目前,我国非遗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非遗申报项目应是具有杰出价值且面临消失危险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同时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由于很多非遗项目是口授和技艺类型,传承难度大、传承人匮乏,在申报时无法提出具体的“十年保护计划”并加以实施,由此限制了这类非遗项目的申报。非遗的成功申报不仅能向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还能带来经济利益。许多地方打着“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口号,对非遗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一些地方政府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而不注重申遗之后的跟踪保护,这也与评审标准中的十年保护计划相矛盾。由于缺乏监督管理,致使很多非遗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加速了其消亡。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以福建省成功申报的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为样本,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利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研究福建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结论是:(1)福建省非遗类型结构特征:以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戏剧类项目为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次之;曲艺、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类项目稀缺。国家级非遗类型和省级非遗类型存在差异。(2)福建省非遗整体上呈现凝聚型分布,形成两个高核心密集区、一个次级核心密集区、一条带状区域,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沿海地区非遗分布密度高于内陆地区,其中,泉州、福州、漳州三地的非遗分布密度最高。从非遗类型看,民俗和传统舞蹈类非遗的集聚程度最高,传统美术、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集聚程度最低,且非遗分布密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3)从各类非遗空间分布差异来看,民俗类和传统舞蹈类最小,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传统技艺类和民间文学类居中,传统美术类、曲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空间分布差异相对明显。(4)福建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府对非遗传承的管理以及非遗评审制度的局限等因素有关。
(二)建议
福建省非遗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因此对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应因地制宜。根据福建省非遗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提出加强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非遗的相关对策建议。
1.主题公园与观光生态园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非遗核心密集区。非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保护和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非遗空间分布上,福建省形成了以泉州和福州为主的高核心区和以厦门和漳州为主的次级核心密集区,这些地区非遗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旅游业的辐射半径较广。因此,本着优先发展非遗高集中区的原则,结合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应将非遗与热门景区、景点相结合,通过建设非遗主题公园和观光生态园,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特色性、表演性的非遗项目,主要借助主题公园这一载体,开发演艺类旅游产品,通过舞台使非遗得到活化和传承,满足游客休闲、观赏、娱乐的需要和不同文化体验需求。对于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参与性较强的非遗项目,通过建设生态园,创造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以观光旅游的方式让游客参观各类非遗技艺、参与手工制作过程,在身临其境的参与中体验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非遗传习基地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非遗较密集区。非遗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参与。首先,针对目前非遗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在宁德、莆田、三明等非遗较密集区建设非遗传习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同时与学校等教育机构结合,开展研学旅游,让青少年了解并学习非遗文化。其次,在保护非遗的同时也应合理地开发利用非遗。通过开发节庆旅游产品、夜间旅游产品,盘活民间杂技、舞蹈、音乐等精美非遗技艺,促进旅游与非遗的深度融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除此以外,在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特征较为突出的地区建设民族生态旅游村。比如,莆田地区可以以妈祖信俗为中心,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游客通过参加当地社区活动、与当地居民接触,在了解非遗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感受真实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博物馆与非遗数字化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非遗较稀缺区。对于非遗较稀缺的南平、龙岩地区,因非遗资源濒临消亡,难以维持自身的传承,因此,地方政府应以积极保护为主,做好非遗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保护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通过建设非遗专题博物馆,将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等非遗载体通过博物馆进行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进行存储和保护、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使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数字化展示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遗的生产过程,还可以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静态非遗得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为游客提供深度的文化体验,创新非遗传承发展方式。
4.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相结合模式。福建省非遗空间分布不均与政府对非遗传承的管理有关。政府是非遗保护的主导者,而社区居民是非遗的传承人,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社区参与。首先,非遗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法律和政府的支持,因此应建立健全非遗法律保护体系,保护非遗知识产权,使非遗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由于大部分非遗流传于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非遗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改变,民间自发传承就比较困难,因此政府应该承担起非遗保护的首要职责,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共同参与的非遗保护模式。其次,非遗保护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因此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同时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为非遗保护提供经济基础。最后,良好的保护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管理之上。为避免申遗之后,政府、社区及相关企业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非遗的挖掘和保护,通过建立完备的检测体系和制度实现动态保护,及时对非遗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同时建立相关非遗协会,以充分了解非遗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鼓励其积极参与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