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采工作面外圈留巷维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9-05-07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圈煤体锚索

李 伟

(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建设管理处,山西 长治 046000)

1 研究背景

李村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370m)开拓方式,1301综采工作面为首采工作面,其可采长度441m,工作面长度240m,可采储量70万t,巷道布置方式为“双U+高抽”。外圈两条巷道分别为1301工作面进风巷、1301工作面运辅助回风巷,净区段煤柱宽度分别为25m、45m。根据对矿井开拓部署的优化,计划对两条外圈巷道留巷复用,分别作为南部带式输送机大巷、南部行人进风巷,可减少开拓工程量990m。

相邻的赵庄、霍尔辛赫等生产矿井工作面外圈留巷煤柱均在50~60m左右,且李村矿井较周边矿井埋深更大,地应力较高,尤其是1301工作面进风巷留巷难度非常大。因此,开展深井、高应力外圈动压巷道维护技术研究和实践非常必要。1301工作面巷道布置图见图1。

图1 1301首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

2 现场工程条件

1301首采工作面开采的3号煤厚平均厚约4.85m,倾角平均为3°,煤层结构简单,层位、厚度均稳定。3号煤层顶板主要为泥岩和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和砂岩。1301工作面总体呈一西倾单斜构造,倾向229°~263°,倾角0°~6°,工作面南部坡度较大,北部较缓。1301工作面范围内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局部地方底板可能出现起伏变化,形成小型向斜及背斜,在向斜及背斜转折端会造成煤岩裂隙发育,出现淋水、滴水现象。围岩柱状见图2所示。

图2 1301工作面围岩柱状图

李村矿井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测试结果显示,南翼进风石门和中央回风石门两测站最大水平应力分别为23.26MPa和22.15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分别为11.76MPa和10.46MPa,垂直应力分别为13.50MPa和13.63MPa,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51°W和N47°W。根据测试结果可定义该区域地应力整体上属于高地应力值区域。3号煤体强度大部分集中在6~10MPa之间,煤帮浅部强度普遍较低,平均强度为8.29MPa,煤体软弱破碎。

3 技术研究重点

(1)1301工作面3号煤总体上强度较低,平均强度为8.29MPa,且结合长壁工作面倾向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图3),区段煤柱处于采动应力增高区:一是通过煤体注浆,提高煤体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二是通过补打帮部锚索,提升煤体主动支护强度。

(2)1301工作面进风巷、1301工作面辅助回风巷原支护设计参数为正常巷道支护,锚索布置方式为3-0-3布置方式。经过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现场经验,依据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理论,无法满足采动影响后的支护强度,必须进行锚索补强支护,提高整体支护系统的强度。

4 巷道维护方案

结合井下矿压观测情况以及区段煤柱情况,确定1301工作面进风巷加固维护范围为3号联巷至辅切开口525m范围,1301工作面辅助回风巷加固维护范围为巷道开口至辅切开口465m。

4.1 1301工作面辅助回风巷

结合相邻矿井情况,1301辅助回风巷断面为5.2×3.8m,主要采用锚网索组合支护方式,区段煤柱宽度为45m,进行正常加固维护即可。顶锚索布置方式由原来的3-0-3调整为3-3-3,张拉力不小于300kN;两帮补打帮锚索,规格为Φ22-1×19-5300mm,每帮2根,排距2m,距巷道底板分别为500mm、2000mm,张拉力不小于150kN。

图3 长壁工作面倾向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4.2 1301工作面进风巷

(1)巷道原支护设计

1301进风巷断面为矩形,宽5.2m,高4.2m,主要采用锚网索组合支护方式,支护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1301工作面进风巷原支护设计图

(2)矿压观测情况

根据1301进风巷窥视结果,结合现场实地查看可知,巷道主要变形段集中在两个区域:一是巷道中钻场附近区域,钻场与巷道交叉位置两帮移近,底板底鼓,不同钻场区域底鼓量不一样,最大底鼓量约300mm,两帮顶角有明显移近;另一矿压显现明显的区域是地质构造影响区域,距离1301进风巷中开口560~660m范围内巷道变形明显,顶板破碎,顶板离层明显,多处坠包,各帮移近量约200mm,底鼓量约500mm。顶板窥视结果显示,顶板离层主要集中在锚杆锚固范围内,两帮煤体破碎,裂隙、节理发育充分,两帮和顶板完整性非常差,局部顶板出现锚杆破断现象,1301工作面进风巷其他范围内煤岩体完整,除局部底板有轻微底鼓,巷道基本无变形。

(3)加固维护方案

① 对巷道顶板进行锚索补强加固,由原设计的3-0-3布置方式调整为3-4-3布置方式。隔排补打4根锚索,间距1.2m,距帮0.8m。

② 对1301工作面进风巷两帮以及1301工作面运输巷西帮进行锚索补强支护,每帮3根,规格为Φ22-1×19-5300mm,距底板分别为500mm、2000mm、3000mm,张拉力不小于150kN。

③ 对巷道内的钻场进行锚索补强支护,回采前在钻场内打设1个2×2m的井字形木垛。

④ 对1301工作面进风巷两帮以及1301工作面运输巷外帮进行注浆加固。先对需要注浆段巷道进行围岩喷浆封闭,喷浆厚度50~80mm。

浆孔布置:浅部围岩注浆孔矩形布置,每排每帮2个孔,钻孔排距4000mm,孔深3000mm。注浆孔间距1800m,底部注浆孔距离底板1200mm。

注浆方式:埋孔口注浆管,孔内下射浆管,射浆管长度2.5m,全长一次注浆。

成孔:两帮4个注浆孔使用ZQS-65/2.5手持式气动(防突)钻机,配Φ42mm钻杆、直径Φ44mm钻头打孔。

浅部注浆完毕后,再打深部注浆孔进行深部注浆。

深部注浆孔布置:深部围岩注浆孔矩形布置,每排每帮3个孔,间距1300mm,底部注浆孔距离底板800mm,钻孔排距4000mm,孔深全部6000mm,与3000mm深的浅孔成五花布置。

注浆材料构成:正常注浆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XPM添加剂制备素水泥浆,大范围漏浆进行注浆堵漏时,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注浆材料配比:使用XPM添加剂,添加剂用量为水泥重量的8%~10%。使用XPM添加剂,水泥浆的水灰比0.7:1~1:1(根据现场注浆情况小范围内调整)。使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时,水泥浆配比不变。水玻璃浓度48~55Be'(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模数M=2.8~3.2。水泥浆和水玻璃的体积比 1:0.4~1:0.6。

5 效果及经济效益

1301首采工作面推进390m,通过综合矿压观测站监测,1301工作面辅助回风巷顶帮基本无变形,局部巷道出现底鼓,平均底鼓量约500mm;1301工作面进风巷顶板基本无下沉变形,帮部小范围收缩,平均收缩量约150mm,动压影响区域发现底鼓现象,平均底鼓量约350mm。能够保证后期使用的要求。

外圈巷道维护工程总费用700万元,1301回采结束后,预计还需巷道修复费用200万元。留巷减少了开拓工程量990m,掘进费用约1500万元,合计可节约资金600万元。

猜你喜欢

外圈煤体锚索
全陶瓷轴承外圈裂纹位置识别方法
深沟球轴承外圈表面凹坑缺陷分析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角接触球轴承外圈锁口高度自动检测规改进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注热井周围煤体蠕变过程的渗透率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正交试验下煤体渗透性影响因素评价
3MZ1420A外圈沟磨床砂轮修整机构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