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题材作品的欣赏重在让画面“动”起来

2019-05-06应茵邓渠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蝙蝠麦田风景

应茵 邓渠锐

风景是重要的绘画题材,它讲究画面景物生动,并结合画家心境呈现出一定的意境。该类作品为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材料。通过欣赏该类作品,幼儿可以在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同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形式语言,进而通过联想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象。但是,相对于人物题材的油画,风景画中静态的天空、树木、花草等内容较人物的动作、行为、表情难让幼儿产生共鸣。同时,以印象派为代表的画家在写景时常常强调“意境”,这就需要幼儿根据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形式产生置身其中之感,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故此,我们需要通过观察与分析幼儿欣赏风景题材绘画时的行为特征,进而针对性地采取支持幼儿欣赏此类作品的策略。

一、幼儿欣赏风景题材作品中的行为特征

(一)寓形式于内容解读

以大班欣赏作品《麦田上的群鸦》为例,作品一经呈现,作品中麦田、乌鸦、道路等内容受到幼儿的关注,而此时幼儿已对作品中所用的色彩、造型、构图等形式有了自己的理解。

师:“天空中的是什么鸟?”幼:“燕子。”师:“为什么是燕子?”幼1:“燕子就是黑色的。”幼2:“是大雁。”师:“为什么是大雁。”幼2:“大雁就是一群一群出来的。”师:“可是大雁会排队哟。”幼儿2:“一字形或人字形”幼儿3:“蝙蝠,是蝙蝠,蝙蝠就是一群群晚上出来的。”

通过分析(表1)以上对话,可发现幼儿虽然描述的是画面中的内容,但其猜测实质上已经关注到了作品中作者留下的形式语言,并作为线索,根据颜色联想到燕子、蝙蝠,根据数量联想到大雁,甚至根据背景时间联想到蝙蝠。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美术欣赏的感知形象期,即“能感知作品的内容,但还不能自发地理解作品的形式审美要素”,然而,形式和内容是不可能绝对分离的,故幼儿在欣赏中常常表现出“寓形式于内容中解读”的特征。幼儿叙说的内容,实质上已经是他们对作品形式语言理解的产物,幼儿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凭借内容表达对作品形式的理解。

(二)以细节代整体感受

《麦田上的群鸦》一度被认为是梵高的遗作,有着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虽然当前倡导观者多元的解读作品,但只是在作品限域内的多元解读,并非误读。在其中一次教学中,幼儿对作品的情感却发生了较大偏差。

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幼:“很开心。”师:“为什么。”幼1:“麦子黄了,就是收获了开心。”幼2:“我也觉得很开心。”师:“为什么?”幼2:“丰收了,就有粮食吃了。”

“又一次的整体感受,它建立在幼儿对作品各种要素和其美学意味的深切感受和讨论之上,它和第一印象相比,应该是更深刻和更到位的”。但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幼儿在不进行必要引导的情况下,常以画面的部分内容代替整体感受。幼儿仅仅凭借“麦田”这一局部内容,结合已有的经验,获得了丰收的喜悦这一情感。虽然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下更多的是通过内容来感知文本的情感表现性,但实际上,在艺术中,形式就是内容的存在方式。在《麦田上的群鸦》中,凡·高既用了十分混乱的线条和大量中性色表现麦田,又运用了大量黑色调渲染出低压的天空,将本该处于丰收世界的麦田和浪漫南法的天空表现得无比压抑。因此,可以发现,在该部分幼儿对作品内容的感受即是以部分形式语言的感受。

(三)无秩序地关注内容

风景题材的作品,无论西洋画还是东方绘画,普遍都有一定的构图思路,故而在视觉上呈现出景深、明暗、主次的秩序。但儿童在欣赏时,尤其在谈论作品的第一印象时,往往是无序的。如当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时,幼儿的回答便是尽可能细致地说出画面中的内容。幼:“我看到了蝙蝠、麦子,还有很多草,中间有一条下过雨的弯弯路。”可见,由于幼儿受其空间思维的影响,难以自发地将画面按照一定的空间持续或光线持续加以关照,这关系着幼儿能否将画面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象,并将自身置身于作品中。

二、欣賞风景题材作品过程中的策略

(一)将画面形式具象化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作品的颜色、构图等形式要素必不可少,况且对于风景绘画,形式语言也是画面的重要信息。幼儿的解读常常是寓形式于内容解读中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植于儿童欣赏的这一特征,将画面中的形式语言进行具象化的解读,凭借画面中的各式的景、物探讨色彩、线条等形式。

1. 发现幼儿具象化表达中的形式要素。幼儿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作品中形式要素的理解,教师应该尝试理解和发现幼儿对画面内容的诠释中体现画面形式的部分,并加以提炼、概括和归纳。如欣赏《麦田上的群鸦》,讨论鸟类时,燕子与色彩、蝙蝠与背景色调、大雁与数量即反映了幼儿对作品形式的观察,教师亟须追问并反思幼儿回答的缘由,让所有幼儿都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关注形式语言。

2. 引导幼儿具象地理解作品的形式要素。教师可利用仿制作品,让幼儿在触摸中多通道感知和还原作品创作的过程,具象化地理解作品的线条、色彩。在欣赏《星月夜》时,我将一幅临摹的作品交给幼儿。幼儿通过触摸有厚度的油彩,轻松地发现画面中的云是有轨迹的,是朝着两个点螺旋状流动的。再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加深对画作中这一手法的理解。

(二)将画面内容动态化

在欣赏风景绘画时,往往需要透过画面中的一刻,看到景致的不断变化。因此,教师需要凭借多种手段,让幼儿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变化的审美意象,以便于对作品进行感受。

1. 利用身体动作让画面动态化。在欣赏风景画时,我们利用幼儿泛灵论的特性,让幼儿通过动作模仿理解画面中的草木、岩石等的寓意。如让幼儿将手变为麦田随风摇摆,《麦田上的群鸦》中麦田的线条便立即让孩子们看到了力度,看到了动态。

2. 利用数字媒体让画面动态化。众多当代艺术家热衷于重构经典美术作品,利用视频等技术让美术作品变成动画、MV,这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如莫奈的《睡莲》成为听得到风声、看得见光影随时间变化的动画,《麦田上的群鸦》成了乌鸦会飞舞、麦田会流动的动画。当这些重构后的作品呈现在幼儿面前时,风景画便更加动人了。

(三)将画面意境故事化

风景绘画讲究“意造境生”。然而,幼儿在欣赏风景画时,常常以细节代整体感受,且较为无序。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按照一定顺序描述并关注作品,将幼儿对画面中每一件景物的解读加以串联归回完整的画面,近而转化为一个有因有果、有先有后的动态画面,将画面意境故事化地呈现给幼儿。

1. 引导幼儿有序地解释画面。教师可在幼儿表述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时,对幼儿进行一定讲述顺序上的要求。如在欣赏《麦田上的群鸦》等景深明显的作品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我们可以从远到近地说一说这件作品”。在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有明显明暗对比的作品时,可以引导幼儿“让我们先看向画面的明处吧”。如此,通过长期的欣赏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更加丰满的审美意象,亦可以帮助幼儿更有秩序地进行言语表达。

2. 基于幼儿的诠释生成故事。教师可以串联幼儿对作品中每一物、每一笔在课堂上的诠释,将这些解读串联为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并让幼儿闭上眼睛结合故事回忆整体画面。如在《麦田上的群鸦》欣赏的最后,我将幼儿的诠释串联成如下的故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暴风雨就要来临了。你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独自来到一片黄黄的麦田中。突然,狂风刮来了,哗的一声,麦田被吹得东倒西歪,一大群蝙蝠(幼儿将画面中的乌鸦解读为蝙蝠)被吓得从麦田中冲了出来。你可以往前走,却不知道这条弯曲的路到底通向什么地方。”通过将幼儿对麦田、乌鸦、小路、天空的诠释加以串联,获得了一个有变化、有前因后果的故事。基于此,幼儿获得的审美意象便不再只是一幅扁平的画面,而是一段有时间、有空间的动态意象。

猜你喜欢

蝙蝠麦田风景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不关我的事
蝙蝠女
别人做不到
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