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工笔画用线的写意性
2019-05-06□郭鑫
□郭 鑫
在中国绘画艺术特定的历史审美语境中,“线”始终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存在和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国画之骨在于线,因此,要研究工笔画用线的特点,就必须从研究中国画的线开始。线条作为工笔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画家表现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线是否具有写意性,也是衡量一幅工笔画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芙蓉蝴蝶》册页 明.陈洪绶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原则。原始社会的彩陶、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战国时期的帛画等,都主要是以线造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工笔用线已现雏形,至唐代开始盛行,至宋代达到巅峰。而“书画同源”,也早已诠释了中国画之根本就是“以笔写线”造型,以书法的用笔表现中国画之线条。写字要见笔,作画同样如此,工笔画的用线亦是如此。唐代张彦远在《论顾陆张吴用笔》中写道:“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从中不难看出,工笔画用线与书法早有渊源。
那么,中国画用线的写意性要旨是什么呢?南朝谢赫提出了“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的观点。所谓“骨法”,就是书写方法的表现。因而可以说,“骨法用笔”就是依据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精神特征,通过用笔的变化,由线条在画面上“写”出对象。即便是线条很长,从起笔到收笔也要体现出写的味道。“气韵生动”,则是审美原则。“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宋郭若虚句),所以绘画线条用笔的写意性是最能体现气韵的。然而,今人总爱把工笔与写意对立而言,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工笔画与写意画同出一源,都具有写意属性。工笔画也不应是当今社会上流传的那些重视制作和技术,忽视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根本无写意性可谈。一幅好的工笔画,同样应具备传统中国画的写意要素。
从欣赏、评析的角度去看,中国画线条的力度感是由力感和重感构成的。创作时,运笔要平缓,力度要均匀,且具有入木三分的效果。行笔过程要如物凝碍、持重而行,此为中国画用线之根本。中国画忌用信笔。信笔指运笔时只用一股顺力,笔便一滑即过,其线必然轻浮力弱。工笔用线忌“描”、忌“刻”。描者无力,刻者用力而不得法,或使气矜力,有力没有规矩,从而使所画线条呆板,没有生气。线条的力量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线条自身粗细、轻重、浓淡、刚柔和顿挫等变化;另一方面是线在画面上的疏密、长短、穿插、呼应、虚实和韵律等组织,这两者构成了线的整体表现力。细而流畅的线会让人感觉到轻盈、柔和、飘逸,粗线会让人感觉到深沉、有力、厚重。长线顺畅,短线干脆,竖线挺拔,横线安定,曲线自由流畅而有韵律感。在画面的安排上,线密富有内容,线疏精到简练。画时要使线条聚散、虚实对比统一,使疏者更疏、密者更密,进而以疏显密,令疏不觉简、密而空灵。由此,画面会呈现出变化统一的有机体制,并产生层次和空间、动静和气势、节奏和韵律相协调的美感。比如,唐代韩《五牛图》中的用线粗实而又厚重,表现了牛皮的粗糙多皱;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中飘逸洒脱的线条,给人以缥缈之感;元代赵孟《调良图》中的马和人物,线细而挺,坚实而有弹性。
《白衣恋恋》 郭鑫
线条,不只是简单的轮廓线和结构线,更是画家情感释放的记录,是画家心境的写照,是中国画最具典型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同时,线条也是画家寄托、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它经过心灵的作用,通过熟练的技巧传达到纸面之上,进而赋予作品以情感美。唐代张萱《捣练图》中的线,处处渗透着画家对贵族妇女体态、气质的欣赏。明代陈洪绶《花鸟画册》中的线,清圆细劲、秀色如波,笔笔都仿佛在与观者进行对话。
中国画的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绘画史。其实,古人在一开始提出写意性时,并不是针对我们今天所说的写意画,而是针对当时的工笔画。因为唐宋时期没有所谓的写意画。倒是文人大量加入绘画领域后倡导写意并身体力行,写意画才渐渐独立。反而工笔画却没有把这种对写意性的追求延续下来,而是越来越“工”,制作成风,使得我们今天不得不重新讨论工笔画的写意性。
一“线”传承千年,万变不离其宗。从魏晋雏形到现在的诸多门类,无论线条如何变化,都应遵循传统中国画的写意要领。当今工笔画坛盛行的制作风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重塑起工笔画的写意性,工笔画的创新才会有意义,才会与西画的写实性拉开距离,才能显现出中国画所独有的绘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