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联合监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2019-05-06唐文博
唐文博
(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冠心病(CHD)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狭窄致其供血不足而诱发[1]。近年来,CHD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2]。CHD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最近报道显示,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炎性反应存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也是诱发CHD的重要因素[3,4]。故早期检测相关指标,对诊断CH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我院收治CHD患者的FFA、hs-CRP、β2-MG及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上述指标对CHD分型、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HD患者150例为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55例、多支病变49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43例、重度狭窄48例和完全闭塞28例。纳入标准:(1)经CTA确诊为CHD;(2)入组前3个月内无他汀等调脂药物治疗史;(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心脏病;(2)伴有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3)心率过慢,严重低血压或凝血障碍等。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27±10.92)岁,糖尿病9例,高血压12例,吸烟13例,空腹血糖(5.89±0.68)mmol/L;观察组男9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5.82±11.04)岁,糖尿病31例,高血压49例,吸烟43例,空腹血糖(6.06±0.94)mmol/L。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吸烟史、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CTA检查
根据CTA检查结果及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每支血管狭窄程度。1分:血管狭窄≤25%,2 分:26%~50%,4分:51%~75%,8分:76%~90%,16分:91%~99%,32分:100%。积分越高,冠状动脉病变更加严重。
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管腔狭窄内径<50%)、中度狭窄(管腔狭窄内径50%~69%)、重度狭窄(管腔狭窄内径70%~89%)和完全闭塞(管腔狭窄内径90%~100%)。
1.2.2 各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禁烟酒、高脂饮食24 h后,于住院第2天清晨抽取患者血液标本5 mL。采集后于4℃冰箱内保存,每例病人抽取血标本两份,分别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F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2-VitD3)及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醋(TG)。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在罗氏COBAS 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β2-MG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自北京福瑞生物工程所,血清25羟维生素D3采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为英国Immunodiagnostic Systems Limited,血脂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法,在罗氏COBAS 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血管病变CHD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
与单支病变比较,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血清FFA、hs-CRP、β2-MG、TC、TG、LDL-C水平逐渐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D3、HDL-C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狭窄程度CHD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
与轻度狭窄比较,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患者血清FFA、hs-CRP、β2-MG、TC、TG、LDL-C水平逐渐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D3、HDL-C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血管病变CHD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 ±s)
表1 不同血管病变CHD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 ±s)
注:a与单支病变比较,P<0.05;b与双支病变比较,P<0.05
项目 单支病变 双支病变 多支病变FFA(mg/L) 0.47±0.30 0.55±0.42a 0.79±0.82ab hs-CRP(mg/L) 2.62±1.23 6.63±1.34ab 7.82±1.45ab β2-MG(ug/L) 2.02±0.53 2.30±1.38a 2.69±2.04ab 25-(OH)2-VitD3(ng/L) 27.15±3.62 22.07±5.38a28.42±6.53ab TC(mmol/L) 2.49±1.05 3.62±1.27a 5.20±2.04ab TG(mmol/L) 1.48±0.83 2.15±1.04a 3.30±1.07ab HDL-C(mmol/L) 1.90±0.79 1.32±0.67a 0.81±0.28ab LDL-C(mmol/L) 2.41±0.93 3.42±1.06a 4.25±1.47ab
表2 不同狭窄程度CHD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 ±s)
表2 不同狭窄程度CHD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 ±s)
注: a与轻度狭窄比较,P<0.05;b与中度狭窄比较,P<0.05;c与重度狭窄比较,P<0.05
项目 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完全闭塞FFA(mg/L) 0.49±0.18 0.49±0.25a 0.62±0.36ab 0.87±0.73abc hs-CRP(mg/L) 0.80±0.36 2.77±1.24a 6.63±1.32ab 7.85±1.43abc β2-MG(ug/L) 1.97±0.98 2.00±0.66a 2.27±1.51ab 2.73±2.61abc 25-(OH)2-VitD3(ng/L) 35.65±2.57 24.35±3.19a 19.24±4.33ab 14.76±4.82abc TC(mmol/L) 2.24±0.99 3.15±0.68a 4.17±1.13ab 5.27±1.24abc TG(mmol/L) 1.48±0.39 1.87±0.72a 2.15±0.82ab 2.93±1.03abc HDL-C(mmol/L) 1.23±0.56 0.84±0.47a 0.38±0.07ab 0.15±0.03abc LDL-C(mmol/L) 2.41±0.68 2.66±0.85a 2.87±0.93ab 3.10±1.08abc
3 讨 论
C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5]。资料显示[6]CHD病人已经占到了心内科住院病人的1/2,在我国人群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位。早期及时有效诊断对于防止CHD进展,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CHD的诊治主要依靠心电图、CT血管造影及CTA来确诊,但各自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如CT血管造影需要病人接触辐射,而结果存在不准确性。CTA虽是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检查费用高,在临床工作中受到一定限制。故各方法均不是理想的CHD早期诊断方法。因此,寻找高效、准确的实验室指标早期对CHD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FFA为非酯化的脂肪酸,与多种疾病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国外报道显示[7],FFA是导致A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CHD患者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多支病变、完全闭塞患者FFA水平达最高。表明随着CHD病情的加重,FFA水平上升,与上述报道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FFA水平上升增加心肌耗氧量,而FFA对氧气的需求量大,从而导致心脏氧气能量危机增加。
Vit D3在心血管系统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影响。研究显示,Vit D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8],而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AS唯一不可缺少的发病机制,是CHD发病的基础。目前大量研究显示炎性反应是AS发生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β-2MG为炎症的始动因子,参与了A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hs-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有证据证明,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hs-CRP的水平呈正相关。而hs-CRP一直被认为是与AS发生、发展有关的炎症因子,可以用来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以及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患者血清hs-CRP、β2-MG、TC、TG、LDL-C水平均逐渐升高,25-(OH)2-VitD3、HDL-C水平均逐渐下降,其中以多支病变、完全闭塞患者变化最明显。表明CHD患者存在高水平的hs-CRP、β2-MG,且伴有血脂的升高,尤其是多支病变患者,甚至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显著。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存在高水平的FFA、hs-CRP、β2-MG,伴有血脂水平升高,尤其对于多支病变的患者,甚至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表现更加明显。各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CHD患者类型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