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护理预案的效果研究

2019-05-06彭海霞师秀芳苏晓光史会兰师秀芳

关键词:耳聋预案护理人员

彭海霞,师秀芳,苏晓光,石 瑜,史会兰,师秀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4医院,北京 100094)

耳聋耳鸣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相关研究人员表明可能与微循环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耳聋耳鸣症状出现后,继发抑郁焦虑症状是常见的临床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听力受阻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症候,针对耳聋耳鸣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护理预案能够从患者实际出发,并具有预见性的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择取我院诊疗的100例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对护理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诊疗的100例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入选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7~64岁,平均(40.38±2.64)岁。对照组男3 0例,女2 0例;年龄2 8~6 5岁,平均(40.27±2.59)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将知情同意书签署。两组经一般资料对比未出现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主要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扩血管、活血化瘀、解痉、改善耳内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电测听力检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护理预案,主要方法如下:

(1)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对耳聋耳鸣伴有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技巧,对于相应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好药物的正确剂量和不良反应等相关常识,并制定好紧急意外事件的处理预案。

(2)由于患者存在耳聋耳鸣症状,沟通比较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事前准备好与患者沟通的方式,例如通过识字沟通、微信沟通等,从而使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得到保证。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1]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2]。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在数据统计方面使用的软件版本为SPSS 20.0,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显性差异出现时,统计学意义较为突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对比( ±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对比( ±s,分)

组别 SAS评分(护理前) SAS评分(护理后) SDS评分(护理前) SDS评分(护理后)观察组(n=50) 48.27±4.84 32.74±3.27 53.06±4.97 37.28±3.34对照组(n=50) 48.23±4.82 41.19±3.82 53.01±4.94 43.28±3.67 t 0.8729 4.7871 0.9513 4.6724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耳聋耳鸣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对患得此症状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在护理过程中提升患者的舒适性,但当患者患得此症时,通常会伴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压力和治疗压力,从而形成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研究人员表明,针对患者采取护理预案,不仅能够节约护理时间,提升护理效率,还会因准备充分而改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预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一致认可。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护理预案,其SAS、SDS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护理预案的实施效果比较明显。

猜你喜欢

耳聋预案护理人员
西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诌议*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