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的研究

2019-05-06

关键词: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

王 进

(易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4200)

同型半胱氨酸内含有自由巯基,可以发挥一些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其无法从食物中摄取,只能通过人体内必需氨基酸代谢产生[1]。近几年来,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当蛋氨酸代谢途径出现障碍时,会导致血浆Hcy升高,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为此,本文特从我院选择了部分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3例、入院健康检查者52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病毒性心肌炎组、健康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的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且不存在心脑肝肾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抽取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的静脉血于普通试管、EDTA-K2抗凝管各2 mL,分别用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组别间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K-MB正常组与升高组的CTnI、Myo、tHcy含量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组别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病毒性心肌炎组、健康组,见表1。

2.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K-MB正常组与升高组的CTnI、Myo、tHcy含量水平对比

CK-MB正常组的CTnI、Myo、tHcy含量水平显著低于CK-MB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不同组别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对比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K-MB正常组与升高组的CTnI、Myo、tHcy含量水平对比( ±s)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K-MB正常组与升高组的CTnI、Myo、tHcy含量水平对比( ±s)

组别 n CTnI Myo tHcy正常组 32 0.28±0.07 85.06±14.97 12.54±2.47升高组 44 10.46±5.08 209.18±47.69 21.73±9.77 t-10.975 13.601 4.995 P-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半胱氨酸与蛋氨酸的代谢产物,据病理学调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存在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很少伴随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传统危险因素,但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水平却非常高,由此可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

CTnI是指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Myo在心肌梗塞发作前12小时内的敏感性很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3]。

在本文中发现,CK-MB升高组与正常组之间CTnI、Myo、tHcy含量水平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