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不平凡的“非遗”故事
——杂技《土陶情》创作构思

2019-05-06李轶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杂技与魔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陶荣县制陶

◎ 文︱李轶(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 图︱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传统杂技表演主要靠惊、险、奇的技术动作博得观众的惊叹和掌声。那么,将传统杂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结合表演,将发生怎样的观赏效果呢?

如今,由四川自贡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新创作的杂技节目《土陶情》,就实现了“杂技+非遗”的完美演绎,该节目在2019自贡市荣县春晚上一经亮相,便喜获成功,摘得组委会颁发的精品节目奖。

2018年年底,自贡杂技团受邀参加自贡荣县猪年春晚,从这个时候起,我就捉摸着怎样通过杂技的艺术手法,来体现荣县当地的民俗风情。最终,一个个做工精致的荣县“非遗”土陶,让我茅塞顿开,荣县土陶不是很像我们杂技顶坛中使用的道具吗?我何不用杂技双人技巧和顶坛子来演绎呢!

荣县土陶创于伏羲,兴于秦汉,起于蜀国南征之时,传承了上千年,现在已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了。千百年来,荣县的制陶师仍坚守着传统的手工制陶工艺。从原料采集、加工、制坯、装烧,都是按照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手拉坯、脚踩泥”,自然干燥、煤窑烧制的传统方式生产。2017年四川省文化厅将荣县土陶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荣县土陶是一项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独特工艺传承,通过双人技巧和顶坛,来讲述土陶制作过程的艰辛传承和制陶人对泥土的那份特殊情感也是一种突破。当今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为杂技创作创造了一个契机和开辟了一条新路,编创者完全可以利用本土文化特色的优势,充分挖掘“非遗”项目构思节目创意,这不仅可以让杂技作品更接地气,更具有生命力,也能让本地“非遗”项目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段来更为生动地展示和传播。

首先,节目表现一位老制陶人在制陶作坊里一边制作陶器,一边陷入幻想——他仿佛有了一位接班人,令他欣喜不已。清晨,在一个幽静祥和的小山村里,一个制陶作坊里传出阵阵石盘转动之声,衣着朴实的老制陶人正坐在板凳上重复着自己每天的工作。由于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繁重、利润低,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学习和传承了。老艺人回忆着昔日的辉煌,面对着今天的衰落,不免流露出一丝忧伤和无奈,但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手艺还需要他去坚守传承。不知不觉中一双巧手捏出来一个可爱的小泥人,小泥人在老艺人的手里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小泥人活了,他蹦蹦跳跳,顽皮可爱,时而倒立,时而翻跟斗,时而给爷爷捶背,逗老爷爷开心,泥人与老艺人有着解不开的情结。面对可爱的小泥人,老爷爷似乎也变得年轻了,他与小泥人互动嘻戏,一起打发时光。泥人似乎是真实存在,也似乎是一种内心的遐想。这一场景用杂技双人技巧来演绎,技巧中运用到举顶、柔术等内容,表现了老制陶人幻觉中的场景和他内心的变化。

接下来,节目的情绪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非遗”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政府的扶持,振兴乡村计划和挖掘地方“非遗”文化的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动,荣县土陶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一群群年轻人都自愿来学习制陶工艺,为的就是传承和弘扬民间传统技艺。此时,用杂技顶坛来表现学习制陶过程和取得制陶成果后的喜悦。土陶烧制成功后,人们满怀喜悦,手舞足蹈,土陶在杂技演员的手上、脚上、头顶上抛接起来,他们时而用手指接住翻转,时而在头顶上旋转,人与陶完全融合在一起。杂技的顶坛技巧与土陶独特的美感完美融合,节目不仅呈现了顶坛的技艺,还多了几分乡土味道和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不忘初心。《土陶情》运用自贡丰厚的文化土壤资源,通过艺术手段加以编创、演绎,使“非遗”荣县土陶文化发扬光大,世代传承。《土陶情》这个节目抓住文旅联合的机遇,通过独特的艺术演绎来传承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实现了“杂技+非遗”的完美演绎。■

猜你喜欢

土陶荣县制陶
湘西土陶创新发展探究
茶香引客:荣县花茶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土陶产品设计与创新
——评《农村艺术性民间工艺》
《双溪湖》传承千年古县文脉 弘扬师书之乡文化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辽西土陶发展策略研究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四川荣县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浅论荣县军政府旧址的重要价值
渝东南土陶馆建设的构想与旅游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