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四个借助”提高课堂效率

2019-05-05黎伟冲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作业课程课堂教学

黎伟冲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重点内容为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各种传动类型的优缺点应该用范围、各种常用机构应用特点、液压回路的分析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入学成绩偏低,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数学、计算能力较差,且都是本地的农村学生,对课程里出现的很多内容都很陌生,他们一开始就对本课程产生了一种迷茫和畏惧的心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低。

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成效,如何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已经迫在眉睫。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课前学习、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作业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机械基础》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想能力。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则根本无法学好。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充分利用我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在第一节《机械基础》课时,并不必急于讲授机械理论或机械计算方法、技巧,而将学生带到我校实习基地——杰士美公司,让学生参观工厂,观看机械工人的操作,还让每个学生都分别向一名师傅请教一个零部件的尺寸、角度和测量方法、计算方法。宽阔干净的厂房,良好的工作环境,机械工人的熟练操作,工程师的快速运算,都让学生惊叹不已。离开工厂回到学校,笔者让学生谈谈参观感受,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机械工人能如此熟练操作机器、工程师能如此精确运算,每个学生都各抒己见。最后,笔者告诉学生答案就在这门课程上,想成为熟练的机械工人或是基准的工程师,都必须学好该门课程,学生顿时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

当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开始了成功的第一步后,笔者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准备不同的零部件、机械结构、机器等,让学生观察其运动过程,传动路线,总结它的工作原理。又例如笔者也尝试利用“微课”进行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其能主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来。利用“微课”的直观、针对性强、画面动感等特点来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引入主题。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了教师口述导入、任务式导入等不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所带来的麻烦。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和求知心理。

二、借助“前置教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引导课前学习,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不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40分钟的学习,而是带着问题进课堂,有准备地进入教师预定的教学之中,由于处于“激发态”,他们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更易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坚持课前学习,学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之中,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前学习,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前期阶段,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在自学时进行归类、归纳,并适时地让预习和复习有机结合。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化扩展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课前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多种,主要概括有三:一是展示教学目标、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按照明确、具体的目标自学。如对于塔式齿轮变速机构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杆件的受力分析这些内容可按此方法进行。二是设置一些梯度性、有激励性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在思索中形成概念和理论知识,如在讲解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副及其分类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等内容的学习可参照此方法。三是运用图表形式。例如读零件图这部分内容,就可列出一张图表让学生填写,使学生明确各类零件图的特点。总之,课前学习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三、借助“教学法”,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筆者根据本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创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带传动、链传动的传动比计算方法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实物——自行车、摩托车等启发学生,总结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齿轮系的计算就轻松得多了。

2.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液压传动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引入先导型减压阀、径向柱塞泵和直动型溢流阀等教具,让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一起来动手实践证明这结论是否正确,用分组实践的方法比只讲理论不让学生动手试验亲身体会的方法来之有效和更加有说服力,使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

3.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机械基础》课的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的转速级数题目讲解时,可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轴与轴间的传动类型、传动的路线有几条,最高最低转速又是多。用讨论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竞赛、讨论等方式得出最简便的方法。

4.运用电教手段,文、声、形、图、色结合,或借助实物模型等,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更好地吸引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注意力。

通过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创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职业中学的学生“厌学、课堂的参与率不高”的现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借助“课后一练”,发展学生潜能

课堂效果的好坏,往往要通过检测来实现,而作业是最好的检验方式,因此,笔者在平日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的作业设计,积极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的潜能。当然,利用传统的作业布置法显然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1.作业体现分层次布置,重点要对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知识要求的需要,又注意发展个性。根据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要求不同将作业分成两组或三组作业难度类别,要求根据自己的作业类别自己独立解决。

2.在作业设计上,设计一些阶梯型跳跃式的作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引导性的句子让学生们学会进行归类、类比,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

3.复习阶段,课堂上预留3分钟左右时间,让每小组讨论是否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式,以归纳总结式问题,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和独创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在一年的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大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作业课程课堂教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快来写作业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作业
我想要自由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