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思想研究
2019-05-05孔练光
孔练光
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党建的意义、方向、任务、建设等作了系统论述,对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和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意义重大。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党的建设中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针对高校“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问题作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系统地阐明了事关高校党的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思考,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高校党建思想立足中国的国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指导高校党建工作。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建国以来,高校党建工作走过了一条曲折不平的发展道路,期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历史教训。为了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部署,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高校领域,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得到加强,邓小平提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应该对高校确立领导地位的观点,他认为:“党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指导作用,才能更好的保障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教育高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习近平高校党建工作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科学认识、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根据党所处的新时代的任务,提出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为全面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二、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思想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从服务大局和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出发,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强调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明确高校党的建设的方向、任务、关键和基础,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思想具有严密的内在理论逻辑,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高校党建思想内容。
1.高校党建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方向问题事关国家命运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成败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大学教育都是在特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制度、不能孤立存在社会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必须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确保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抓好高校党建工作,确保党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委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要重视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在思想建设上,强调不断改造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主观世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那些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的同志,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进行整顿,要开展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但是,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基本方针开展党内斗争。”所以,高校要加强师生党员思想教育,特别要抓住党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思想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征。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党在高校领导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特别要选好配强党委书记和校长,切实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提供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高校党组织要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办好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大学。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着重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推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中国梦是引领高校党建工作的精神动力,是凝聚高校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思想意志的共同情感基础。”
2.高校党建必须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个根本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旗织鲜明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对异常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交锋,高校必须坚定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担当应有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工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任务,也是高校党建的基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六方面下功夫。只有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才能让他们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只有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教育引导他们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只有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才能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情操的人;只有增长学生知识,才能教育引导他们求真求善;只有培养学生奋斗精神,才能教育引导学生敢于担当、自强不息;只有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才能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高校党建必须筑牢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校党支部是高校黨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的基本依托,担负着直接教育、管理师生党员职责,在提升广大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组织保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做好 “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高校党的建设亦是如此”。首先,要抓好高校基层的党支部建设,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为此,高校党委要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要制定党支部的发展计划,特别要抓好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及队伍思想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其次,要抓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工作。党组织的创新是促进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个高校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覆盖面广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有实效、受欢迎的组织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组织的论述对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当前,国内外形势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牢牢把握高校党建意识形态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地。党建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工作质量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因此,在新时代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构建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就要准确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意义有 “三个关系” 论述:一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是关系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三是关系到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所以,高校党建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推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以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其意义重大。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工作思想突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主线,牢牢掌握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发展的领导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发展之路。习近平高校党建思想以 “中国梦”为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高度重视高校青年学生的培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