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
2019-05-05冯晓丽
冯晓丽
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内涵式发展是发展方式,“双一流”建设是战略选择。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要求,建成“双一流”大学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共同基点,落实在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其实践路径的应然指向为: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学科为基,特色发展,通过学科聚人才、育英才;创新驱动、产教融合,使人才具有创新潜质;深化改革,重心下移,强化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
关键词:人才质量;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关系;路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之一,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发展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每个重要发展阶段的背后都蕴藏着一种高等教育发展方式。[1]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短板: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还需解决、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国家人才需求还不匹配、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就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此方能开创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认识自觉
思想认识的自觉是行为自觉的前提和动力。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大力推动“双一流”建设的今天,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努力实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间内在关系的逻辑起点,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对教育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征程中战略与战术选择的迫切需要。
1.内涵式发展的要义解析
所谓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而言的,不同于外延式发展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功能活动及其结果品位的提升及相关要素品质的改善和优化”[2],是微观上高等教育内部要素优化整合与宏观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其一,人才质量跃升和办学效益最大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涵。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若不能培养出素质过硬的一流人才,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同时,在培养一流人才的过程中也要适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破除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功能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实现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二,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频共振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高等教育内涵质量的跃升,最终要通过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供的助推力的大小强弱来衡量,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远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将其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学术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离开这一转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只是标签口号而已。其三,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期待的现实需要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指向。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人民迫切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品质高等教育资源庞大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全面现实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正是这一新矛盾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基本诉求。
2.“双一流”建设的逻辑依据
“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意在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3]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在学理上理顺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根据。[4]首先,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源泉。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经历历史洗炼的优秀民族文化内蕴著富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气质、价值追求。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不能放弃对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和中国元素的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全球视野,也要关照民族特性。“双一流”建设绝不是对国外一流大学办学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要立足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其次,响应国家发展现实需求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动力。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等教育只有解决现实问题,才能获得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实现自身内涵的高层次提升。再次,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现实保障。只有立足国家现状,构建内蕴中国智慧的符合国情、世情的学科体系,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
3.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关系认知
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必须依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更需要以内涵式发展为前提。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共同基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是发展方式和战略选择的关系,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然指向,而建成“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建设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度统一于质量提升的目标,没有内涵式发展就建不成“双一流”大学,没有“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和顶层谋划,就会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缺乏榜样示范和目标引领。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自始至终永恒的内在需求。[5]建设“双一流”大学,是构建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完善高校自评、院校评估、动态监测、专业认证、国际评估“五位一体”,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相适应,激发高校质量建设内生性动力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实践理路
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必须依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以公平而有质量为特征,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双一流”建设,旨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双一流”建设更需要以内涵式发展为前提。教育强国、内涵式发展、“双一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论述、新要求和新任务,是顺应民意和基于国情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遵循教育教学理论新的实践模式。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必须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科教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十九大报告面向新时代,瞄准新目标,从国家发展、国际竞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中心四个战略维度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教育发展明确了新的历史坐标。[7]
2.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十九大围绕如何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原则和要求,是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事业论述的继承和创新,清晰地规划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路向。比较而言,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则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向“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求更高、时间更紧、责任更大[8],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原则。
3.加快“双一流”建设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必须以一流学科作为身份标识。一流的学科也需要一流大学提供培育条件。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所有一流大学都是在一流学科引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的,其一流学科的培育离不开高校提供的良好学术氛围、优渥物质条件和规范的制度保障。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以自身拥有的一流学科闻名于世。只有构建立足于本国特色、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着力提升其系统化科学水平,才能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三、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径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期许。[9]面向新时代,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才能实现内涵式发展。众多学者就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与思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结合十九大精神,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笔者认为可依以下路径进行实践。
1.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从教育哲学的理论视角考量,任何高等教育事业,都是为特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纵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以及柏林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无不是以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为其办学方向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中国的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核心使命,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举旗定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地位决定使命,使命引领未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同样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高校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一流的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使高等教育发展同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进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乃教师天职,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求高校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在新时代,每一位教育者都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才与成长,践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精心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学科为基,特色发展
大学是由一个个学科部落所构成的联合体,学科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水平,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学科强则大学强。在我国第四轮大学学科评估中,学科综合评价位居前列的往往都在国内的高水平大学,并且大都是一所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学科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与特,特色发展和跨学科交叉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众多一流大学的共同选择。“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学科”就是要凸显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开放式动态竞争机制将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的地位。通过学科聚人才、育人才和出成果是具有普适性的大学通則,只要抓住了学科,就抓住了大学内涵式发展的主攻点。内涵式发展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学科为基础,自觉在学科建设中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追求特色化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学科,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3.创新驱动,产教融合
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颁布的产教融合意见为高校创新发展和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前提和发展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都与大学密切相关。[11]2017年7月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要求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创客等主体协同。[12]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全面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3]高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汇集地,只有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产教融合,才能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发展空间。强化教育与社会的互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有的责任担当。《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用供给侧思维搭建校企合作的立交桥,共建互联网专业解决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只有共建、共创、共赢,真正做到产业融合、专业共建、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开拓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14]世界大学的发展史表明,大学开放办学,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已成为普遍的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就业选择,也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知名度。建立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社区等合作育人机制,需要内外联动,共同推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产学研用探究并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创新驱动和产教融合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4.深化改革,重心下移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各項改革的稳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在路上,唯有持续不断的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简政放权,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行“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着力倡导和实施的重大改革举措,逐渐成为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的合法性依据。但是,倘若政府将权力赋予高校以后,权力重心仍然集中在高校管理层,就无法有效调动从事学术生产的基层院系组织办学的自主性和师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改革则是表面的和不彻底的,也无法顺应大学松散联合的组织特性。在保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应加大学术逻辑,强化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
事实上,高校实施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权力结构和组织架构的重组焕发办学活力,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扩大院系自主权,实施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学院必要的人权、财权和事权,自主与监督相结合,倡导“学院办大学”的发展策略,通过激发院系自主办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进行实实在在的真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对那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大学组织特性的改革须进行再改革,即对改革的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敢于担责,敢于打破利益固化,不能避重就轻,给那些愿意干事、想干实事和能干实事的人更多的自主权,为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扫清制度障碍,为高校职能的有效履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国瑞,高树仁.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1-7.
[2][5]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8-9.
[3]辛斐斐,范跃进.“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反思及矫治[J].高教探索,2017(10):25.
[4]白强.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根据与路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6):208
[6][9][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8-10-18.
[7]林蕙青.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7-11-13.
[8]张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演进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1):6.
[10]张炜,袁占亭,刘献君,卢晓中,马陆亭.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7):1-6.
[12]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2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7/content_5213735.htm.
[13]陈锋.抓住机遇,乘势前进,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阶段[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8.
[1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