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益教育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影响研究
2019-05-05李嘉房俊东陈明
李嘉 房俊东 陈明
摘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针对高校公益教育对学生公益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益教育通过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直接正向影响,进而间接正向影响个体公益行为意向。
关键词:公益教育;公益行为;意向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公益素养,可以有效提升公益实践质量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积极有益的公益活动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人格,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从实践育人层面来说,提升大学生的公益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大局,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近二十年来,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实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大学生公益教育在高校虽未正式提出,但实质性的教育形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为主体的服务型公益教育,已经对社会转型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且积极的影响。高校公益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集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与一体。它通过激励个体的社会意识觉醒,促使其以公民之姿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动员个体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其道德向善,提升道德修养;通过激发个体对公益理想的积极追求,促其塑造高尚人格。但无可否认,高校公益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公益教育碎片化、学生公益行为缺乏持续性、学生公益素养不足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指导框架,对高校公益教育影响和大学生参与公益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公益教育对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高校公益教育的改进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假设提出
(一)文献回顾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无论是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还是影响居民慈善行为的因素等研究中,以TPB理论为基础而构建的模型均有相当的说服力。
计划行为理论是从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它认为,在感知行为控制条件事宜充分前提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决定行为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行为态度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所期望的阻碍就越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的控制就越强。而其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行为意向具有动机上的含义,二是其亦能直接预测行为。[1]
因此,在本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价值认知,从而分析高校大学生公益行为态度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对大学生行为决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的某些特定行为以及他们對于参加公益活动的看法和态度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从而分析主观规范对于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大学生个体自身的资源和机会、过往经验和期望的相互关系,从而分析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公益教育仍是对大学生进行公益素养培育的主要渠道,并借鉴刘加凤提出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模型[2],引入公益教育这一变量,提出了TPB视角下大学生的公益教育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产生影响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基于TPB理论的假设模型
假设模型中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公益教育和公益行为意向五个因素,前四个因素是潜变量,决定着公益行为意向。公益行为意向是结果变量。这五个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及公益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例如公益道德规范能对行为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继而影响公众对公益行动的参与。另外公益教育能影响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例如公益教育改变个体认知和对公益的态度,继而激发个体参与公益的热情;同时公益教育所强化的公益氛围,能提升正确的公益认知。对于高校公益教育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朱强认为,高等学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公益教育,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加强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公益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3]张志红认为,公益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孩子能力和提高责任意识的模式。[4]
结合以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行为态度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
H2:主观规范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
H3:感知行为控制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
H4:高校公益教育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
·教师与学生·高校公益教育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影响研究
二、调研方案
为了了解和分析高校公益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图1所示假设模型设计了专门问卷。问卷中除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外,量表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量度(“完全不符合”记1分,“完全符合”记5分。)。图1研究假设模型中包含5个潜在变量因子,问卷为此设计了22项观测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度,“完全不符合”记1分,“完全符合”记5分。
笔者于2017年7月-8月在广东省3所高校(1所部属综合性高校、1所部属理工类高校及1所省属高校)随机发放问卷。在3所院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61份。
本次调查问卷从性别、籍贯、年龄、学校、年级专业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样本分析。此次调研受访的大学生中,有 53%为女生,47%为男生,比例基本符合教育部统计我国大学生的性别分布(女性517%,男性483%)。在本次调研中,81%学生的籍贯在广东,籍贯在其他省份的学生占了19%。调研对象中,主体年龄集中在16-24岁之间;其中27%为工学学生,其次是管理学、医学、理学等,分别占20%、14%、13%,其他专业占26%。从样本分析可知,本次调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大学生的公益现状。不管从性别分布、籍贯分布、年龄分布,还是从学校分布、年级分布、专业分布来看,本次调研抽样的样本覆盖范围都较为全面,相应的样本比例也基本合理。
三、结果分析
(一)信度分析
将问卷量表中与潜变量“公益行为态度”相关的观测变量,分别命名为x1~x9,如x1表示“对公益活动与自身利益相一致这一说法的的认同度”;潜变量“主观规范(y)”相关的观测变量10-12分别命名为y1~y3;潜变量“行为感知控制(z)” 13-18分别命名为z1~z6;潜变量“公益教育(a)”相关的观测变量19-20 分别命名为a1~a2;结果变量“公益行为意向(b)”相关的观测变量分别命名为b1~b2。
使用SPSS240对影响5个潜在变量的22个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统计得到Cronbach α的整体值为0975,问卷信度良好。
表1可靠性统计表
可靠性统计
克隆巴Alpha
项数
0975
22
对每个潜变量所对应的观测变量分别检验,潜变量的信度检验如表2所示,各潜变量的Alpha值都在06以上,此量表的可靠性较高。
表2潜变量信度检验量表
潜变量
可测变量个数
Cronbachs Alpha
行为态度
9
0964
主观规范
3
0770
感知行为控制
6
0877
公益教育
2
0911
公益行为意向
2
0890
以上信度分析说明,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的量表满足社会研究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量表的测量数据可靠、稳定和具有一致性,即数据的精确度较高,因此报告中分析得到的对应部分的结论具有很强的可信度。
(二)模型求解计算和拟合度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作为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可以研究可观测变量和不能直接观测的潜变量。它可以同时研究各个变量间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允许各变量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本研究使用AMOS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导入量表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如果使用不同的估计方法,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因研究样本较小(≤1000),研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运算,以求得使样本方差协方差矩阵S与理论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差异最小的参数。也就是说,假如调研数据有效,理论模型结构相对数据合理,则可以认为S和差异较小,即残差矩阵(-S)各元素接近于0时,可以认为模型拟合了数据。[5]另外,为使计算结果的路径系数可直观比较,对计算结果的系数进行了标准化操作。
模型拟合指数是度量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的统计指标。因为构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考察多个不同类别的拟合指数可以更好地从模型复杂性、可解释性、样本大小等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评价。AMOS提供了多种可用的拟合指数,指数和对应的一般经验标准及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模型拟合指数统计表
指数名称
评价最理想标准
指标值
绝对
拟合指数
2(自由度)
越小越好
(自由度越大越好)
8915 (203)
GFI
大于09
0691
RMR
小于005
0262
RMSEA
小于005
0146
相对
拟合指数
NFI
大于09
0776
TLI
大于09
0791
CFI
大于09
0816
IFI
大于09
0818
信息指数
AIC
越小越好
9915
从拟合指数的角度看,表3统计指标显示构建的模型的合理性尚可,模型的拟合效果只达到可被接受的基本评价标准。但拟合指数不能作为判断模型成立与否的唯一依据,需要根据问题领域知识进行合理性讨论。即便没有达到最优标准,一个能够使用相关理论解释的模型仍具有实际价值。
(三)模型修正实验
我们以未经修正的假设模型的拟合效果为基线,根据Amos计算出的修正指数,在合理性得到经验保证的基礎上,尝试每次增加一条因果路径,期望改进模型拟合效果。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添加了公益教育和行为态度对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路径,并根据统计显著性检验的结果,去除了公益教育到公益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路径。在模型解释一节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证明了在该模型里,公益教育对公益行为意向间接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修正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经修正后的公益教育对公益行为意向影响模型
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效果如表4。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部分指标达到了最佳经验标准,模型的合理性较高。
表4经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数统计表
指数名称
评价最理想标准
修改前
修改后
绝对
拟合指数
2
(自由度)
越小越好
(自由度越大越好)
8915
(203)
5420
(198)
GFI
大于09
0691
0765
RMR
小于005
0262
0044
RMSEA
小于005
0146
0104
相对
拟合指数
NFI
大于09
0776
0864
TLI
大于09
0791
0893
CFI
大于09
0816
0908
IFI
大于09
0818
0909
信息指数
AIC
越小越好
9915
6520
(四)修正模型路徑解释
结构方程模型主要作用是揭示潜变量与可测变量之间以及可测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些关系在模型中通过路径系数以及载荷系数来体现。
具体的,考虑到结构方程模型是构建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的统计方法,对于图3的简化模型,可列方程:
y1=λ1*f+ε1,y2=λ2*f+ε2,y3=λ3*f+ε3
图3结构方程模型
直接效应指由原因变量到结果变量的直接影响,用原因变量到结果变量的路径系数来衡量。比如f到y1的直接效应是λ1,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f每提升一个单位,y1将直接提升λ1个单位。
间接效应指原因变量通过影响一个或者多个中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基于线性关系的简单叠加,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的大小是两个路径系数的乘积。比如,根据表5(直接关系表)第一列的结果,公益教育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是0909、0389、1063,而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到公益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是0259、0377,行为态度到主观规范和公益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是0713、0277,所以可以计算公益教育到公益行为意向的间接效应是:1063*0377 + 0909*0277 + 0909*0713*0259 + 0389*0259 = 0922,也即表6(间接关系表第一列第四行的元素值)。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公益教育每提升一个单位,公益行为意向也将提升0922个单位。
总效应是原因变量到结果变量总的影响,它是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之和。
可以看到,虽然基于统计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我们去除了公益教育到公益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路径,但公益教育仍然通过其它的中介变量显著地间接影响了公益行为意向。
由上述结构方程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各潜变量之间存在各种影响关系:直接影响关系、间接影响关系以及总影响关系,详细数据如表5、表6和表7所示。
表5直接影响关系
公益
教育
行为
态度
主观
规范
感知行为
控制
公益行为
意向
行为态度
909
000
000
000
000
主观规范
389
713
000
000
000
感知行为
控制
1063
000
000
000
000
公益行为
意向
000
277
259
377
000
表6间接影响关系
公益
教育
行为
态度
主观
规范
感知行为
控制
公益行为
意向
行为态度
000
000
000
000
000
主观规范
648
000
000
000
000
感知行为
控制
000
000
000
000
000
公益行为
意向
922
185
000
000
000
表7总影响关系
公益
教育
行为
态度
主观
规范
感知行为
控制
公益行为
意向
行为态度
909
000
000
000
000
主觀规范
1037
713
000
000
000
感知行为
控制
1063
000
000
000
000
公益行为
意向
922
462
259
377
000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总结,我们证实了模型路径修正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解释了公益教育并不是不影响公益行为意向,而是通过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公益行为意向,而且是同方向的影响。
四、启示及建议
(一)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引入公益教育,提出了公益教育对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公益教育对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益教育通过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正向影响,对公益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相比较而言,公益教育对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太多的直接影响要高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对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要高于公益教育。通过对这一研究模型的修正与完善,恰恰说明了公益教育的迫切性与必要性。(2)通过比较具体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参与公益事业有较高认同度,但他们参与公益行动的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成长环境(家庭、社区、学校等)学生认同度存在较大差异;当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足以应对公益行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时,他们的参与度有明显的增强。因此对其进行公益教育,提升其公益素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教育,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向切入,对于提升公益行为意向大有裨益。因此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设计和开展系统且有学理性基础和实践形式的公益教育。
在具体的实践中,首先,需要围绕受教者对公益的需求和认知现实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来设置内容,重视公益精神、公益理念、公益伦理、公益能力、公益文化等教育内容的合理设计,构建涵盖全方位、全程化及个性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次,公益教育需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时代性与社会性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等。为促进教育效果和水平的提升,要注重契合公益教育“多元、互动、协同”的教育要求,综合运用人文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另外,公益教育应采取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服务性学习等模式,强调正面灌输与潜移默化相结合,注重线上引导与线下教育紧密结合,突出引导性与规范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理想性与合理性、社会性与生态性、超前性与基础性有机协调,最终实现和谐发展、共生共赢。大学生群体面临着从单纯到成熟、从外部关怀到内部成长、从个体到社会的转变过程,更应要有组织、主动的、直接的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高扬主旋律的公益教育。
(二)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样本在地域上集中于广东省,而且,受访大学生主要以本科生为主。未来研究可以在现有调研基础上,对量表进行进一步完善,扩大调研地域范围和学生群体范围,并与前期所做《企业对员工公益素养需求》调研结合,对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影响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拓展,为在模型基础上探讨建立完善的高校公益教育体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2):315-320.
[2]刘加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2017(5):117-122.
[3]朱强.浅谈大学生公益教育[J].网络财富,2010(3):21-22.
[4]张志红.我国公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6):3-4.
[5]阳震青,彭润华.移动UGC环境下旅游者知识分享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15,29(2):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