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建设的研究

2019-05-05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孵化器网络平台互联网+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孵化器现状

“杨建辉,林焰,李蓬实”(2018)对国内孵化器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综合数据显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自1987年创办以来,快速发展,尤其在2005年后呈加速发展趋势,孵化器数量由2005年500多家增至2015的2000多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孵化器将接近5000家。孵化器的模式大体包括企业平台型、天使”+“孵化”型、开发空间型、媒体创新型、新型地产型、垂直产业型以及综合模式等等。①

近年来,孵化器发展迅速,各种模式类别的孵化器百花齐放。但绝大多数孵化器都是以企业为孵化对象而发展的,针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以人才为孵化对象与目标的成功孵化器例子还非常少。

(二)“互联网+”背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旨在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行业的发展,为传统行业提供了转型和升级的机会,这也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指点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不仅如此,当代高校大学生在其成长历程中,全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即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时一直也都在见证互联网技术的成长与进步。并且因他们对互联网和计算机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从小便存在亲自接触的深层感受,使得他们具备了比其他年龄群体们更加快速掌握互联网和新型电子设备使用方法的技能。因此,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好奇心强,想法新奇的高校大学生们可以选择利用互联网技术这种成本较低的平台,获取信息、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或者直接利用其进行设计开发等,以此来践行创新创业活动。

(三)现存问题背景

1.高校角度

首先,部分高校仍然实行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部分高校仍然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甚至有些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课程仍然照本宣科的结束教学任务。实践表明,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大量的进行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方面不仅不具备优势,反而起了抑制作用,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将会不升反降。

其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个性化教育。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大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而是对全员开展相同统一的学习课程。这种教育模式往往无法从创新创业意识层面启发学生,进而影响大学生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创新创业活动。

不仅如此,大学生在校园中往往人才接触面狭窄。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划分不同的院系,并对相同专业的同学进行集中的教学,如此一来,大学生的交友范围被局限,不利于不同院系的人才实现聚集,也不利于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这直接影响了团队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选取团队中成员的标准变为了是否是身边熟识的伙伴,而不是根据活动或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和特长进行组队,使得创新创业活动或项目的质量降低。

总体来讲,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单一,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其所实行的创新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仍然缺乏理想的外部环境和合理的教育模式。

2.大学生角度

第一,许多大学生仍然保持传统的学习观念。本科的大学生们刚刚从中学升至大学,其中许多学生仍遵循着高中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惯性思维和学习观念,导致这些同学缺乏主动性,创新意识也较为浅薄,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项目的参与度。

第二,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大学生往往想法出新,假设大胆,但到真正落实创新时,可以发现,许多人或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知识构架和理论体系做支撑,或是缺乏应用技术能力,或是思考片面,又或是妄自菲薄缺乏耐心,这些都是创新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第三,“三创”理念将创新分为三个层面,即创知、创意、创行。创知为知识的创新、创意为即着眼于意识层面的创新、创行即行为层面的创新。实践可知,许多大学生仍然将自己限制在创知与创意两个层面上发展创新,而没有落实在创行层面,这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活动的质量和实效性,创新成果的产出率降低。

总的来讲,大学生的学习观念需要与时俱进,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还十分欠缺,不能满足自身对创新创业的追求,无法在创新创业中发挥出他们的大量优势,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提升与锻炼。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以及更为严格的安全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国农药行业正在变革,不少企业不得不停产整顿,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二、路径探索

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谓是有国家政策的保障,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有高校专项基金的扶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但现状却是许多大学生或是由于仍然没有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或是由于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或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机遇或环境等原因,而无法充分的应用这些现有条件将他们独有的活力与才能完全展现出来,也造成了一种社会和高校仍然十分缺乏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的矛盾局面。

由此可知,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与国家社会高校的创新资源或条件之间缺乏一个桥梁,具体的说应是缺乏一个切实有效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指导路径。为践行对这条路径的探索,本文提出设想,即从孵化器的基本理念出发,研究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的相关内容及其设计构建。致力于通过此研究可以解决现存问题,可以为大学生找到一条实现自主创新创业,提升人生价值的路径,也可以为国家社会高校输送大量创新和创业人才探索道路。本文将会把“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创新型人才孵化平台的研究,并在对现存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人才孵化平台的具体构建与设计。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概述

(一)高校孵化平台的定义

本文参照孵化器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定义为:一个为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在高校范围建立的;可以联系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校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创新创业相关机构组成的网络体系以及嵌入在网络结构里的物质、知识、技术、人才和政策服务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研究—实践—创新—创业四个方面内容的;孵化对象为高校大学生及其作品或其他形式的创意,并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孵化服务与专业指导,培养高校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的参与主体

在“互联网+”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主要由大学生及其团队、高校、相关政府部门、创新创业投资机构、民间组织团体等五大主体组成(如图1)。相关政府部门、创新创业投资机构、民间组织团体中每个主体在平台中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大学生创业孵化网络平台应建立在各个区域乃至全国的范围内,并与国内其他创业孵化平台联系起来,实现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交互,共同组成全国各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

图1 参与主体网络图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的构建设计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的内容方面的设计构想

以创新、创业、实践、研究四个方面为内容总体划分标准,构建平台的四个内容模块。(如图2)创新主要针对创意灵感以及专利的内容提供孵化。创业从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多方面提供孵化服务。实践主要涉及实习与社会实践两个部分。研究方面则会联系到产学研和研究项目等内容。除此之外,创新、创业、实践和研究这四个方面都可针对相应的比赛项目提供孵化与指导。

此设计融入“创新、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理念,致力于使创新、实践和教学这三方面两两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更优化更高效的人才孵化的目标。

图2 平台内容构架图

(二)高校孵化平台的功能结构

从精神层、行为层、物质层、制度层四个层面为出发点进行架构,并将此糅合为三个维度进行平台设计,它们分别是激励文化、资源配置、孵化氛围。

激励文化角度是从精神层面切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创业精神、风险规避、合作意识、正确态度等心理素质。关于创新在精神意识层面上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培养是高校所普遍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从意识的源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创新创业活动的第一步。

资源配置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并细分为五大类:物质实体资源、人才智力资源、金融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政策服务资源,为大学生分享全面的有效资源,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孵化氛围意在从创新创业实践的氛围入手构建咨询交流平台,同时也构建人才聚集平台。在此维度下,通过推送经验、干货等网络信息渲染创新氛围,通过咨询、讲座、培训等服务实现指导功能,通过设置讨论区实现团队组建和人才聚集功能。(如图3)

图3 功能结构图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的构建可行性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本身就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型的技术支持与平台支持,再加上互联网的自身特性和近年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象使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的构建具有可行性。

1.互联网技术角度。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APP应用、独立网站以及潜入校园网等技术平台得以建设。从而实现高校大学生、服务指导者、运营管理者这三方能够随时地在平台进行零距离且无障碍地交流与讨论,使创新创业资源需求可以被及时的得到满足。

2.互联网的特性角度。互联网具有以下特性: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信息更新速度快、低成本、信息交换互动性、信息储存量大等,这些特性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的构建更加可行。

3.互联网应用广泛性角度。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中统计,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活跃数达到8.99亿部。以上数据表明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达到广泛普及的程度。以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互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常态。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致力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高效便捷的孵化和指导,以及实现创新创业有效资源的信息共享,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实效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平台通过凭借互联网,从创新、创业、实践、研究四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指导,以期对大学生在“创知、创意、创行”这三个层面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较大的帮助。

【注释】

①杨建辉,林焰,李蓬实.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股权融资平台建设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8(09):89-99.

猜你喜欢

孵化器网络平台互联网+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
孵化器的春天